中国人民银行8月2日发布《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协调性,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把握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防风险的平衡点,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
记者注意到,与以往对货币政策的提法相比,央行在某些措辞上发生了变化,不似此前“增强政策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此次央行更加强调的是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此前强调“灵活性”表明央行更关注货币政策本身,而此次强调“协调性”则表明货币政策的调整还要兼顾其他,比如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与其它政策要协调统一发挥作用。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央行此次“协调性”的提法和此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精神“一脉相承”。7月30日的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提高针对性、协调性,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和微调,稳中有为。”
连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货币政策本身对市场的方方面面影响比较大,政策有针对性是一方面,也要兼顾到对经济其他方面的影响。“协调性是强调了货币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的关系,宏观政策不只是某一项具体的政策,要多个工具多种政策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作用。”连平表示。
央行在展望下一阶段政策时还表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继续根据国际收支和流动性供需形势,合理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及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常备借贷便利等工具组合,管理和调节好银行体系流动性,加强与市场和公众沟通,稳定预期,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报告指出,截至6月末,央行常备借贷便利(SLF)余额为4160亿元人民币。实际上,央行于今年年初创设了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和SLF,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相互配合和补充,以进一步增强央行流动性管理的灵活性和主动性。报告称,6月份在货币市场受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出现波动时,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常备借贷便利操作,接受高等级债券和优质信贷资产等合格抵押品,向贷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审慎要求、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总量和进度比较稳健的金融机构提供了流动性支持;对流动性管理出现问题的机构,也视情况采取了相应措施提供流动性支持,维护金融稳定。
与此前的报告相比,央行在《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还提出了“盘活存量、优化增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央行指出,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发展消费金融促进消费升级,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的信贷支持,更好地推动重点领域和行业转型和调整。
央行还强调,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落实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保障性住房、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费,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