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公司新闻发言人就发布2012年年度报告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投公司”)于2013年7月26日发布了《2012年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这是中投公司自成立以来发布的第五份年度报告。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公司投资收益与治理情况如何?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怎样?中投公司新闻发言人、公关外事部副总监刘芳玉(以下简称“发言人”)就《年报》相关问题接受了新华网记者采访。
记者:2012年《年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发言人:中投公司从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财年起就发布《年报》,每年都披露公司的主要投资、经营管理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始终保持较高的开放度和透明度。2012年《年报》延续了往年的风格和框架,主要从企业文化与核心价值、公司治理、投资战略与管理、风险管理、人力资源、对外交流与合作、2012年财务报告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投公司去年所做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展。
在《年报》开篇,公司新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学东和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楼继伟先后致辞,对公司五年多来的发展历程和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规划和展望。
记者:中投公司2012年收益及投资情况怎样?
发言人: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从整体上延续了金融危机以来经济风险较多、收益率降低、波动性加大的态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我们认真研究、积极应对,适时优化调整了配置策略与投资组合,较好把握了投资机遇,为股东赢得了较为理想的回报。截至2012年底,公司境外投资组合全年收益率达到10.60%,自公司成立以来的累计年化收益率为5.02%。
中投公司根据战略资产配置和审慎风险管理原则在全球开展投资,范围涵盖广泛的行业和资产类别,资产配置框架包含现金、公开市场股票、固定收益、绝对收益和长期资产。我们2012年的境外投资运作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对新增资金按照配置方案进行了投放,加仓了公开市场股票等资产;二是稳步开展基础设施、能源矿产、房地产等长期资产投资;三是在深入研判市场形势的基础上,适时开展了多次组合调整与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来看,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投资组合中,长期资产和公开市场股票的占比位居前列,分别为32.4%和32%。在这一年,公司着重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农业等稳定收益类项目的投资,为组合提供了稳定现金回报,改善了组合的风险收益特性。在公开市场投资方面,公司还是保持了较大比例的指数及指数增强策略,从地域分布看,美国股票占到49.2%,非美发达股票和新兴股票的占比分别为27.8%和23.0%。股票行业分布上,金融占比最大,达22.3%,其次为信息科技,占比11.6%。其他行业依次为弹性消费品、非弹性消费品、能源、工业、医疗卫生、原材料、电信服务、公用事业等。另外,在公司境外投资组合分布中,固定收益、绝对收益和现金产品分别占到19.1%、12.7%和3.8%。
记者:除了投资收益外,中投公司的经营管理与企业建设还有哪些新的进展?
发言人:2012年适逢公司成立五周年,也是公司快速成长、取得重要进步的一年。年初,公司董事会批准通过了《中投国际2012-2016年战略规划》,作为未来五年公司境外投资业务的重要指导。同时,公司还制订了《2012-2016年度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确定了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和措施。年中,公司发布《中投文化共识》,明确了中投公司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确立了完整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投资与管理方面,公司总结了5年来大型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探索和经验,明确继续以捐赠基金模式为基础配置资产,并在2012年设立了“政策组合”,由此形成了包含战略资产配置—政策组合—战术资产配置三层架构明晰的资产配置框架,囊括了长期指引、中期方案、短期调整的各个方面。同时,公司进一步坚持“中投组合”的概念,以更好地从总组合角度规划投资策略、开展资产配置和组合分析、进行组合管理。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涵盖项目立项、投资决策、投后管理、退出的全流程项目管理体系,为公司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项目投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2012年,中投公司是如何提高投资管理与支持能力的?
发言人:2012年,我们继续以投资活动为核心,深入开展激励相容机制建设,努力建立健全权责明晰、沟通顺畅、配合高效、支持有力、管控严密的投资支持和管理体系。一是不断提高研究对配置和投资的支持水平,对宏观研究力量进行整合,并积极探索投研合作模式,努力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二是加快总组合分析系统建设,完善组合分析和报告机制,加强对组合敞口的动态监测和深度分析与管理。三是强化长期投资的投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按不同产品建立专业化支持服务团队,提供积极深入的投后运营服务;继续推进项目管理体系建设,确保投资操作的规范化,做好自营投资交易前中后台直通式处理应用系统的优化完善工作。四是全面梳理和优化公司信息系统架构,实现了基础数据的集中化、标准化管理。五是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机制,规范预算执行、调整与事后考评机制,并加强司库管理能力,确保公司的现金收益和流动性。六是进一步提升法律支持能力,持续更新完善各类投资协议及相关公司文件的法律条款模板,有效建立和积极运行海外投资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和管控流程。
记者:中投公司是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的?
发言人:良好的风险管理是中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成立五年多来,始终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机制,完善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架构,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做好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测和管理工作,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针对投资活动中的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战略、法律、声誉和国家等各种风险,中投公司建立了包括执行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各相关部门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对风险实行分类、全面管理。风险管理活动覆盖公司所有部门和岗位,贯穿投前、投中、投后各个阶段,涉及投资总组合、资产大类、投资策略/子策略等各个层级。
2012年,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中投公司继续完善风险治理架构,设立了操作风险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各部门自控、风险部门监控、内审和监察部门监督评价”的内控管理三道防线,完成了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建设;同时公司启动了涵盖业绩衡量、归因分析、风险计算与分析等核心内容的丰业系统建设并自主构建开发了主权风险内部评级模型、公开市场超额收益业绩归因模型,进一步提高了风险管理能力。随着投资业务进入平稳发展期,中投公司未来将进一步深化和细化风险管理工作,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记者:中投公司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发言人:中投公司重视延揽和储备重点人才,及时、主动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截至2013年6月30日,中投公司员工总人数为583人,其中,境外投资团队为443人,60%以上拥有海外工作或学习经历。
同时,中投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成长,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开展多元化、系统性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2012年,公司全年共组织完成了5大类、62个培训项目,员工平均培训天数为5天。
此外,中投公司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选用方式,完善和优化薪酬福利体系,逐步建立了与发展战略相匹配、导向清晰、符合公司企业文化、相对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并遵循
“向投资部门倾斜、向核心人才倾斜”以及“以业绩为导向、与绩效目标挂钩”的原则进行分配,使之成为激励和留住骨干人才的有效手段。
2012年,公司研究制定了《2012-2016年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提出了培养优秀投资人才、运营服务人才、直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股权管理人才四支人才队伍的方向,从人才发展的战略管理机制、岗位体系管理平台、选人用人机制、考核制度流程、差异化薪酬体系、学习型组织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等七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打造金融行业人才高地”规划了路径。
记者:中投公司境外分支机构及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情况如何?
发言人:2012年,我们继续充分发挥境外分支机构作用,不断提升跨境投资的运营能力。中投国际的境外子公司—中投国际(香港)已初步完成投资组合迁移、运营系统测试运行、组织架构搭建、人员招聘等工作,并建立了投资审议会制度和风险管控体系,各项投资活动有序开展,所负责的全球信用产品和中国概念股投资业绩良好。多伦多代表处在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市场机构和公众沟通交流的同时,积极帮助总部寻找该地区的良好投资机会,配合开展市场研究与尽职调查等工作。
作为“主权财富基金国际论坛”的创始成员,中投公司继续履行对《圣地亚哥原则》的承诺,为论坛各项工作持续推进发挥了建设性作用,积极促进国际资本和跨境投资的自由、开放与合理有序流动。过去一年,中投公司积极参与国际对话,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投资环境与监管议题,努力消除投资保护主义的影响,为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和非歧视性的国际投资环境做出了贡献,受到投资接受国和合作伙伴较为普遍的认可,提升了作为负责任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和有价值的合作伙伴的国际形象。
记者:中投公司五年多来发展经验是什么?未来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发言人: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中投公司在公司治理架构、战略研究、投资决策、风险管理、投资支持、队伍建设、对外交流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拓展国家外汇资产使用渠道和方式做出了有益探索,基本实现了受托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
未来五年,中投公司将致力于发展成为稳健、专业、有声望和负责任的全球一流的主权财富基金。对外继续通过专司境外投资业务的中投国际,稳健开展多元化投资,坚持长期化、多元化的投资理念和商业化的投资导向,构建完善的研究配置、投资决策、风险管控、运营支持和全流程项目管理体系,搭建职责明晰、沟通顺畅、配合高效、支持有力的境外投资管理平台;对内继续充分发挥汇金公司国有金融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坚持并完善独具特色的、市场化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模式,进一步厘清治理实践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积极配合并推动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