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时间23日,苹果公司发布了截至6月29日的第三季度财报,大中华区实现收入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43%,这是苹果开始公布大中华区收入以来,该地区首次出现下滑。
今年1月份,苹果在发布2013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12年12月29日的一个季度)时第一次将“大中华区”单列,同比67%的营收增长远超美国15%和日本25%的增幅。在第二季度财报中,唯有大中华区的收入环比增长20%,其余全部下降,显示了强有力的中国消费。
然而,在第三季度财报中,苹果却在经济平稳的中国市场遭遇了收入大幅下滑的尴尬。该季度,苹果除了在大本营美国市场实现收入环比微增3%,其他区域收入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温”,以中国的降幅最为明显,当季46.4亿美元的收入几乎是上季度82.1亿美元的一半。
在收入结构中,智能手机iPhone是苹果的“主力军”,该季度实现收入181.5亿美元,占总收入的51.4%,其次是平板电脑iPad,占总收入的18%。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说:“对于该季度iPhone销量超过3100万部感到骄傲,来自iTunes、软件和服务的营收也实现了强劲增长,将在今年秋天和2014年推出新产品。”
实际上,这一令人骄傲的“主力军”销量,虽然同比增长了20%,但是环比减少了17%,营业收入也随之环比下降了21%。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受行业淡季以及苹果自身产品线单一、缺乏创新的影响外,流失的销量还来自于中国本土手机的逆袭。
“苹果iPhone5虽然在产品性能上具有优势,但是它的屏幕不够大,无法赶上市场主流趋势,满足不了国内大量用户的需求。”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说,相应地,现在本土手机不仅外观新颖、屏幕够大,性能也比过去要好,价格又便宜,给苹果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网友“石正山哥”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消费者购买手机已逐渐趋于理性,品牌已经不再是购买手机的唯一主导因素。相比之下,国产手机的高性价比、精细化市场定位更加吸引普通大众的眼球。”
在上海徐汇区工作的高先生在用了多年iPhone后,由于手机出现故障修复费用较高,而在近日果断地选择了一款华为的智能手机。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俊说:“本土手机和苹果手机的潜在消费者属于不同细分市场,看似没有正面抢夺,但在实际销售中还是会产生一些交叉,例如降价的苹果老款手机和本土品牌新推的中高端手机,2500价位左右。”
易观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不含水货和山寨机)整体销量为9054万部,环比增长23.5%,同比增长34.8%。其中,智能手机销量为7528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41.5%,环比快速增长32.2%。“中华酷联”(中兴、华为、酷派、联想)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3%、8.8%、8.9%、11.6%,除中兴以外,均有所提升。
“苹果原本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将被突飞猛进的国产手机蚕食,这是一种很明显的趋势。”电信分析师付亮说,苹果一年一款的新品周期,刚开始会令消费者觉得很新鲜,但在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已经显得有点跟不上,许多“果粉”也都“移情别恋”了。
一些手机经销商也表示:“水货市场对苹果新机的炒作程度已没有那么疯狂,以iPhone5为例,刚出来时的预订量就不如前几款。”此外,面对竞争对手层出不穷的新品,苹果在“一对多”式的竞争环境下,显得有点招架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