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6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增幅比5月回升1.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14%。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家表示,用电量持续弱势回升说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平稳,预计下半年经济将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积极+稳健”的政策基调在下半年不会改变。
2012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变化图 |
|
|
|
数据来源:国家能源局 |
|
数据 上半年用电量增5.14%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全社会用电量43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比去年同期高2个百分点。这一数字比5月5%的增幅明显回升,也将1至6月的同比增幅拉升至5.14%,延续了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弱势回升趋势,今年1至3月、1至4月、1至5月的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幅分别为4.3%、4.9%、4.9%。
分产业来看,与5月相比,除第一产业同比增速下滑至-7.11%外,其他产业用电量情况均有所好转。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的上升幅度最大,达到5.03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和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则分别上升1.84个百分点和0.93个百分点,至10.53%和5.73%。
季节性因素是导致用电量回升的一个原因。“6月气候开始变热、空调负荷上升,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大幅增加,对当月全社会用电量增幅上升的贡献率比较大。此外,一些重化工产业作为耗电大户,其增长也带动了用电量的上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用电量是带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达7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产业用电,这说明用电量的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1至6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82,比去年同期高1.12个百分点,也好于1至5月4.64%的增幅。其中,6月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69%,比上月回升了1.0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虽然受出口订单减少影响,轻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从5月的6.77%下降到了4.33%,但重工业用电量则从4.25%上升到了5.97%。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重工业用电量是观察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从4月的7.9%到5月的4.3%,再到6月的6%,第二季度的重工业用电量呈现出不稳定性。
在他看来,这与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转型不无关系,“这是一个从依靠第二产业逐步转向依靠第三产业的过程,我国下半年经济趋势可能会一直呈现出缓慢变化的特点。”
欧阳昌裕也表示,从今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经济因素对用电量的拉动是比较平稳的。“预计三季度的用电量情况会好于二季度,下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在5%到7%。不过目前经济并没有真正回升,下行压力还是有的。”
预期 下半年经济有望企稳
6月用电量上行无疑对工业乃至整体经济都算是利好消息。9日李克强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表示,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上保持平稳,主要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用电量数据无疑为总理的讲话做了背书。
实际上近两个月工业已经出现了回暖迹象,水泥等建材行业生产在加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增长,到了6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也开始收窄。据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介绍,随着国家“四化并举”等扩内需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城镇化的推进等,很多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相比于2012年上半年有着明显的好转。
但是本月初官方公布的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仅略高于荣枯线,使得市场比较悲观。对此,联讯证券宏观及固定收益高级分析师杨为敩认为,当前PMI对经济的指示性可能不足。
他说,测算显示,只有当工业增加值在13%以上时,PMI才有趋势性上行的动力。如果按照现在9%左右的工业增加值水平,历史上PMI的理论位置应为45%左右,然而当前的官方PMI仍然在临界值以上,说明荣枯线对数据的支撑确实很大,形成了一种“地板效应”,短期PMI值或在50%至51%之间浮动。
展望下半年,经济企稳甚至略有回升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今年的经济增速可能会比去年略有提高,至少不比去年差。”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判断,他从三大需求的角度进行了展望。刘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当前美国、欧洲、日本都在印钞,刺激态势非常清楚,短期看会使经济得到恢复,这有助于中国出口回稳;国内投资情况要比去年好,主要是2012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较低,所以2013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升比较容易,此外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可能会有所回升;消费情况由于收入增长放缓可能不如去年,但是总体稳定。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称,2013年中国经济二季度将环比改善,三季度将同比改善,预计二、三季度的GDP同比分别为7.5%和7.8%,全年GDP增长7.7%,经济走势维持平稳,弱反弹态势持续。在他看来,下半年略好于上半年的动力,一是来自政策效应,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来自基数效应;三是来自外需的逐步回升。
人民大学经济所联席所长毛振华也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依然存在增速反弹的基础。他说:“我们预测今年全年的增长同比在8.1%,这意味着下半年会有比8.1%更高的增长。”
研判 政策基调保持不变
如果下半年经济走势确如学者预料的那样,最近议论纷纷的经济下限话题有望终结。
总理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强调,宏观调控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使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经济增长率、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价涨幅等不超出“上限”。这一论述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政府将加码宏观调控政策,这一说法可能偏于片面。总理在广西考察时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继续稳中有为,经济学者们认为这说明政策基调不会在下半年出现改变。
在上周末召开的“2013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稳增长是为了保底线,是约束条件,调结构是为了经济能够长期持续稳定的增长,是我们目前的目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稳增长的底线应该是就业,考虑到现在中国的一般就业情况并不严重,最核心的是大学生就业,或者说是年轻白领层面的就业。为了保证这些人的就业,就目前的情况来看,7%的增长恐怕才是底线。而且这个数字还是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不断改变的。
刘伟表示,总理强调稳中求进,也就意味着“积极+稳健”的基调不会改变。“稳”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当前经济仍同时面临增长放缓、物价上涨两方面压力的情况下,政府倾向于采用财政、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来降低风险。所谓“进”,则应该指的是今年经济增长情况要略好于去年,“根据我们的分析,即使政策不加码,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来自资本市场的研究者也普遍判断,货币政策将在下半年继续保持中性。中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社会融资总量在4月、5月有所减少说明,当前经济在持续下行,但是尽管今年被称为大学生最难就业季,从总量上看就业情况仍较为充分,所以当前货币政策并无放松的理由。6月出现的流动性短缺问题迄今为止尚未影响到经济增长层面,而且监管部门应对得法,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已经开始持续下降。
中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研究员付兵涛认为,虽然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疲软,但是货币政策放松的可能性仍然较小。首先,政府基本认可当前的经济增速。其次,货币存量及增速仍然较高。最后,房地产价格高涨掣肘货币政策放松空间。
德邦基金首席策略师雷鸣则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由于经济低迷、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消费者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降低,控物价的需求更加强烈,这将迫使货币政策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