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生科、绿大地等一系列恶劣造假案例触目惊心,A股市场曾经风光无比的“绩优股”神话背后,竟是动辄数亿元的虚增利润。《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上市造假-入市圈钱-退市卖壳”屡试不爽,财报造假手法“十年一个样”。一系列造假事件的背后,负责把守上市审核首关的会计师显然难辞其咎。
“经济警察”成“造假帮凶”
审计机构沦为“造假帮凶”并非个案,近年屡见不鲜。从“造假四大天王”——
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蓝田股份开始,直至如今的绿大地、万福生科、新大地、海联讯等,其中的业绩“变脸”均被签字会计师放行。
在绿大地(现ST大地)案中,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庞某被检察机关认定存在合谋上市,并出具虚假审计报告;万福生科案的审计机构——
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则在万福生科发行上市和年报审计过程中,出具虚假的审计意见。
北京某券商投行部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造假公司往往通过财务虚构的手法,使业绩保持着高利润率。“存货周转极慢、毛利率虚高,类似万福生科的造假只要稍具会计常识就能发现。”
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热衷于更换审计机构的现象也颇“耐人寻味”。例如,前后虚增收入达5.4亿元的绿大地(现ST大地),就创造了3年更换4家事务所的记录。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认为,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与企业高管共谋策划了上市,并提供虚假年度报告。
上交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会计学系教授李若山指出,签字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财报的审计工作类似“把关”,目的是为股民确保业绩真实性。但目前行业惯例是签字收入与上市规模挂钩,企业竞相选择宽松的审计机构,相当于是变相鼓励浮夸造假。
更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个股被出具非标意见的比重下降明显,不到一成才会指出某些问题。而根据审计准则,会计师出具非标准意见,说明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合格。
业内人士分析,不少个股在被出具非标意见后,一般会借换所“改善”业绩,以满足配股、增发等要求。
财报造假手法“十年一个样”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发现,历年来,不法企业财报造假的金额不断攀升,数亿元已司空见惯;造假时段也不断提前,并贯穿上市前后。然而,尽管造假形式不断翻新,但其核心手法却堪称“十年一个样”。记者通过梳理历年造假案例发现,其手段不外乎三种。
第一,虚构产量放卫星。从臭名昭著的蓝田股份到新大地、万福生科等,农业公司始终是产量和利润“放卫星”的重灾区。
前有蓝田股份低投入、高收益的亩产神话,后有新大地“百吨原料造万吨有机肥”的奇迹,新大地2011年生产有机肥9254吨,成为其重要利润来源。但耗用的主要原料茶粕仅118吨,远低于招股书中同类项目45%的原料比。
第二,阴阳合同当收入。10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
这一数字曾造就了“郑百文神话”。然而,辉煌背后却是一地白条:一边让进货厂家以欠商品返利的形式打欠条;一边约定不据此还款,欠条用于以应收款名目,做成账面赢利。
依靠这类“阴阳合同”,郑百文成为A股史上最大的造假个案之一。被曝光后一度创下每股净亏2.54元的纪录,这意味着,该公司几乎无任何盈利能力,堪称前无古人。如今,类似的手法依然被绿大地等造假“后辈”沿用,俨然成为销售类企业虚构交易的惯常技巧。
第三,资金进出成空转。与直接虚构收入、产量不同,海联讯的“账面盈余”却是真金白银。记者查阅其招股说明书、审计报告发现,早在上市伊始,海联讯就从非客户方转入大额资金,以冲减账面应收账款,并于下一会计季度期初再转出资金。
借助资金的一进一出,该公司在2009年至2011年间,涉嫌造假的销售收入累计2.46亿元,仅2011年虚假冲抵应收账款约1.3亿元,堪称前述手法的“升级版”。
恶性竞争让审计成“橡皮图章”
随着越来越多的“注水”业绩被曝光,不少投资者质疑,素有“经济警察”之称的会计师为何屡屡不能尽责,让上市审核首关频频失守?
业内人士指出,审计市场竞争激烈是假账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个别事务所为了争夺客户,已竞相为企业上市隐瞒错误。
“绿大地”虚假陈述案代理律师之一、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透露,随着公司规模提升,审计费用总体必然走高。但证券审计业务出现低价竞争,事务所轮换时不仅竞相压价,一些中小上市公司也热衷借换所“改善”业绩。
一位供职于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直言,“假账你不做也有人做,出价还比你低得多。”
乱象频出,已然危及证券审计市场的长远发展。沪上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表示,尽管多数造假手段均可通过实地调查获得,但在执行期间,会计师并不是监管机构的代理人,对客户只有服务没有权力,过于“较真”难免给自己带来职业、人身风险。
近日,继上海公信中南后,上海东华会计师事务所提出申请,成为近年第二家自愿放弃证券期货从业资格的会计所。“业务不多,收费不多,检查不少,水又太深,干脆不玩了。”
近年络绎不绝的造假案件中,会计师往往因“外审免责”或仅负有连带责任,受到的谴责和处罚力度均不及保荐机构。会计师行业的乱象丛生,已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近日宣布,将综合治理注册会计师行业不正当低价竞争,重点打击近一时期资本市场披露的财务造假案件。实际上,自6月18日起,“中注协”就已经派出检查组,对安永华明等8家具有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实施执业质量现场检查。
随着新股发行改革日渐临近,如何改善作为股市基石的财务披露制度,挽回投资者的信心?
从国际来看,在上一轮金融危机后,各国证券监管部门普遍将打击财报违规,尤其是清理会计师事务所违规行为作为规范重点。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纽约州总检察官就曾就安永涉嫌参与雷曼民事欺诈案的行为提出正式诉讼。按照起诉书,7年间,安永从雷曼兄弟获取的服务费用不少于1.5亿美元。而安永为雷曼兄弟暂时性转移的资产高达500亿美元,让深陷泡沫的雷曼兄弟资产负债表看来光鲜亮丽。
近年来,从美国证监会起诉德勤、香港证监会起诉安永,到普华永道、毕马威卷入相关财务争议,直至近日因涉嫌哈萨克斯坦矿业公司ENRC欺诈案,被英国监管机构调查的普华永道……均表明,发达资本市场的监管机构对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对知名审计机构的协同造假行为始终保持着高压严打态势。
在我国,证监会已多次表示,将进一步强化会计师事务所IPO审计责任追究、提高IPO审计执业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充分关注发行人会后业绩变动事项。刚刚公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征求意见稿中,证监会再次明确将遏制发行人上市当年业绩大幅下滑及或亏损。
然而,专家指出,从证券市场已发生的造假案件来看,被称为“经济警察”的会计师行业在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监管缺口。
“一些堪称拙劣的造假手段屡试不爽,且数额越来越大,应当引起制度层面的反思。”绿大地虚假陈述案代理律师之一、上海华荣律师事务所律师许峰说。
上海一位会计师坦承,“关键在于,违法的成本和所得不成比例。”目前在中国,会计师参与财务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即使被发现,所受到的处罚也并不严厉。“中小股东的诉讼权限受到限制,‘起诉不立案,立案不审判,审判不宣判,宣判不执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在国外,审计机构参与造假将面临极高的法律风险。”
业界认为,恪尽勤勉、独立公正是会计师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如果没有了声誉,行业的价值就不复存在。因此,对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必须予以严惩,事务所的实际控制人也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鉴于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金蝉脱壳”之计仍然奏效,李若山建议,监管层应加强协作,改变目前多头监管的局面。司法、公安、中注协及财政部应及时跟进,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惩罚相关责任人,多部门协调共同整治。
“会计师事务所应对投资者负有连带民事赔偿责任和刑事责任,”上海证券交易所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指出,“首先,需尽快建立补偿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制度;其次,在市场禁入的同时,可关停惯犯机构并禁止业务转让;对于‘互谋者’个人,不仅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行业组织也要剥夺执业资格。”
胡汝银提醒,如果不追究其法律责任,则不法从业人员将因利益诉求与上市公司勾结,这些“互谋者”被处罚后甚至还可有偿转让业务项目,相当于将违规变成赚钱的方式,变相鼓励造假。
第二,要保障会计师职业权利,避免审计意见受影响,仍需完善一系列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建议,我国应及时修订完善《证券法》,重点追查帮造假公司包装的会计师事务所,对会计腐败“零容忍”。
许峰认为,当务之急应是建立有力的民事赔偿机制,在《证券法》修订中将罚款和造假金额挂钩。此外,多位专家建议,确定上市审计机构可采取匿名抽取机制,不再纵容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恶性竞争,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及“劣币驱逐良币”。
第三,进一步加大对中介机构的责任追究,以强化其责任,促进其勤勉尽责。
上海交通大学证券研究所所长杨朝军认为,对拟IPO企业的财务核查应常态化,即将审核阵地前移。他进一步呼吁,应对财务专项检查中抽查出现问题的企业及相关中介机构给予重罚。许峰则表示,建议将罚款金额与业绩虚增金额挂钩,直接追究审计机构的法律责任。
第四,严打会计师行业的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表示,一些地方已经开始探索建立治理不正当低价竞争的长效机制。如江苏、广东等地借助信息化,建设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报备防伪系统,并完善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湖北、广西等地则通过加强诚信信息监控体系,严把准入关等。
“财报及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决定资本市场的诚信度及长远发展的试金石。”资深投资者维权律师、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金作鹏认为,信息和投资环境值得信赖,才会有更多投资者和资金注入,企业才能在积极环境中充分融资,只有这样管理层的监管成本才会降低。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上半年,上证指数从2440点滑落,盘中一路跌至2009年以来最低点。13家上市公司因欺诈被查,新股发行改革进入倒计时……半年间,股市的红绿变换牵动千万人心。
5月以来,造假上市公司集中被曝光。这些股市“害群之马”的背后,均有为之放行的审计机构——
会计师事务所的身影。20多年来,本应承担“经济警察”重任的审计机构却利用监管漏洞,与造假公司狼狈为奸,变财报为虚报,令众多中小股民蒙受巨亏。
起底A股造假史“经济警察”劣迹斑斑
第一阶段:上世纪90年代
A股市场建立的前十年间,是地方保护主义与市场发行绑定最为严重的时期。此时,会计师事务所尚未与地方财政部门脱钩,且推动所属企业上市又与政绩密不可分。
“市场行政化的结果是中小企业市值严重高估,排队圈钱者络绎不绝。地方上市冲动往往仍在怂恿造假。”胡汝银说。
因此,上市“配额制”掀起了第一轮造假热潮。在这一阶段,会计师对财报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达到顶峰,约占同期审计报告的20%。
随着早期上市的配额制向审批制、发审制转变,财务数据成为投资决策的参考,打击污点企业背后的财报“造假”也势在必行。
1998年,海南中华会计师事务所、成都蜀都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违规受到中国证监会点名处罚。1999年,四川会计师事务所遭财政部及证监会处罚。此后一段时间,各省陆续有审计机构受罚。
第二阶段:2000-2006年
2000年以来,随着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脱钩改革,与挂靠或发起部门分离,审计行业也进入市场化阶段。但与此同时,由于行业进入市场竞争,中小会计师事务所一度遍地开花,鱼龙混杂。
这一时期,银广夏、蓝田股份等惊世大案纷纷上演,“经济警察”更是屡屡充当造假帮凶。
2002年5月,曾经的“中国第一蓝筹股”银广厦被认定虚增利润7.7亿元,涉案的会计师事务所深圳中天勤被吊销会计执业资格;2006年7月,参与炮制“蓝田神话”的华伦会计师事务所被判承担连带责任,赔偿总金额近548万元。
仅2005年,财政部就对8家上市公司、8家会计师事务所和23名注册会计师做出处罚,期间撤销深圳中喜所,暂停浙江光大所业务,责令普华永道中天等4家整改。2006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又开出176份罚单,将73家不符合设立条件的事务所移交有关部门,建议予以撤销。
第三阶段:2007年至今
2007年1月起,新会计准则率先在1400家上市公司中执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选择性合并报表、未确认投资损失等技术漏洞。但这一阶段频繁出现的主要问题是,证券会计信息失真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善、不及时。
Wind资讯数据显示,2011年安永审计上市的庞大集团、比亚迪业绩变脸幅度分别达-215%和-98%;2012年,同样是安永审计上市的浙江世宝在上市前夜大玩业绩变脸,上市首日暴涨六倍后,次日即以跌停价报收……
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审计上市的光一科技,上市前一年净利润达7269万元,同比增38.5%;而2013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净利润瞬间缩水至963.65万元,同比增长-34.58%。
2013年,绿大地案和万福生科案的审计机构——
深圳鹏城所和中磊所,因间接帮助发行人欺诈发行、虚假披露,均被撤销证券服务业务许可,相关责任人员则分别遭受行政处罚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
惩处违规审计机构:量刑仍偏轻
虽然,证监会正日益加大对违规上市公司及相关中介机构的惩戒力度。但业内认为,从2004年保荐制度出台以来,监管层对造假上市案件的处理来看,相对于保荐机构,对审计机构的量刑还是偏轻。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在影响较大的几起欺诈上市案件中,会计师受到的惩处如下:
2008年,立立电子因涉嫌“资产腾挪、二次上市”,被终止IPO,但证监会并未对其审计机构进行处罚。
2010年,胜景山河因涉嫌销量造假及虚增收入被撤销IPO核准决定,证监会撤销了其保荐人资格,并终身禁入证券市场;而对于违反了审计准则的签字会计师仅被罚在36个月内不得出具相关文件。
2013年,绿大地、万福生科的审计机构——
深圳鹏城所、中磊所虽然遭受重罚,但两家会计师事务所的其他团队却“金蝉脱壳”,通过事务所合并或者个人跳槽的方式规避了处罚。
据业内人士介绍,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证券服务业务许可被撤销后,相关团队和项目可以转移到其他所继续从业。“会计师事务所有点像加盟店,所换了名字,但审计的流程、人员、机构的核算等还是沿用原来的。”
而一位资深注册会计师认为,一个发生重大造假案例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持续发生审计质量问题的事务所,至少说明其内控机制有问题。“我认为理应暂停问题审计机构的项目。”
沪上一券商保荐人则指出,会计师是造假的直接责任人,其所担当的责任不应比保荐机构更少,“其实只要到现场,一般都能看出问题,所以监管机构对会计师的处罚还是太轻。”
尽管回首资本市场20年,打击欺诈者、保护投资者是不变的基调。然而,起底A股造假史,股市欺诈仍常常遭遇“屡罚屡犯”。投资者正在期待,即将到来的新股上市改革,能够让资本市场造假不再肆虐。本版稿件均由记者杜放、郑钧天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