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5日正式对外发布。这份被称为金融“国十条”的《意见》,意在加强引导金融对经济结构调和转型升级的支持作用,并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盘活存量、用好增量”。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推动外汇改革等提出了明确方向。
一面是广义货币的高增,一面是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企业发展缺乏大量资金,资金在金融领域“空转”,这已成为当下最突出的矛盾。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新闻发言人杨家才表示,该文件的核心是统筹金融资源,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目标是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切实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和资金分布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要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破解“融资难”
从当前企业的融资状况看,一方面大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等大量占用了金融资源,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融资难”状况并未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近期,银行体系内资金成本上升被许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使得实体经济的可贷资金愈发有限,给“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
针对小微企业发展和融资问题,《意见》明确,将逐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盘活资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适度放开小额外保内贷业务,扩大小微企业境内融资来源。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支持小微企业信息整合,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候,把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个工作从试点阶段逐渐转为常态化,可以为商业银行盘活存量创造一个重要的出口,就可以更好的利用市场潜力,来推动直接融资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表示。
他表示,当商业银行把一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后,就可以腾挪出更多的信贷空间,在保证资本充足率的情况下,更多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的成员单位,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稳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在现行制度框架下组织实施,进一步加强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支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
中债资信评估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杨彬认为,所谓的“钱荒”一方面暴露出银行流动性管理能力的不足,同样也凸显出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盘活存量,有助于改善银行信贷结构错配状况,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能减少银行资本占用,缓解资本补充压力,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丰富直接融资工具助力“调结构”
目前,增长较快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并没有对相关行业产生显著拉动作用,在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一个可能的原因,扩张的社会融资主要涌入房地产业和对利率不敏感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导致实际融资成本较高,反而对制造业部门构成挤压,而小企业所受到的挤压尤为严重。这意味着,国内的经济结构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
对于经济结构调整,《意见》指出,金融促进重点领域和行业转型和调整,必须坚持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发挥资金引导作用,增强资金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优化社会融资结构,一方面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金融支持,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杨家才表示,未来要引导银行理财产品对接实体经济,让银行理财成为债权融资、直接融资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还要大力推动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债券市场创新,扩展融资渠道,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谢多表示,“2013年1至5月份,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了3.75万亿,同比增长38%,目前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融资的比重已经从2002年的1.8%上升到今年5月末的18.4%。”
《意见》还表明,要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扩大公司(企业)债、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发行,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规范发展各类机构投资者,探索发展并购投资基金,鼓励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产品创新,促进创新型、创业型中小企业融资发展。
央行研究局研究员邹平座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将是未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要力量,启动资本市场才能迅速解决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同时,能够把高端的生产力要素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
监管层认为,用好增量资金主要是强调增量的重点投向。对此,《意见》明确,“对产品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要继续给予资金支持;对合理向境外转移产能的企业,要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积极支持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对实施产能整合的企业,要通过探索发行优先股、定向开展并购贷款、适当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对属于淘汰的落后产能的企业,通过保全资产和不良贷款转让、核销等方式支持压产退市;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严禁提供任何形式新增融资,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外汇改革提速支持企业“走出去”
在外汇改革方面,《意见》指出,要鼓励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要创新外汇储备运用,拓展外汇储备委托贷款平台和商业银行转贷款渠道,综合运用多种方式为用汇主体提供融资支持。
《意见》还明确提出,要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为重点,进一步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与此同时,逐步开展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央行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4万亿美元。如何利用好这部分存量,并利用其支持实体经济“走出去”也成为下一步政策的要点之一。“推动人民币的跨境使用是这几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些年这方面业务发展也非常迅猛。”谢多说,“今年1至5月份全国经常项目下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达到1.7万亿。下一步要研究要增加境外人民币的流动性,研究如何推动进一步拓宽人民币流出的渠道。”
谢多强调,要开始研究推动开展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在初期,要研究考虑将个体工商户工资薪酬、旅游、留学等经常项目下的个人人民币的跨境支付纳入到规范化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过去我们很多经常项目支付也是自由的,但主要是以美元支付,现在研究这部分怎样进行人民币跨境支付。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目前已经在义乌试点起步,下一步考虑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