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新三板”迎来新一批25家公司挂牌。该批企业于6月26日被证监会一次性核准申请,相对于场内市场超过半年的发行暂停,场外市场表现出越来越快的审核节奏。
另一方面,6月以来,A股走势的持续低迷似乎并未减缓拟IPO企业的上市热情。自证监会4月重新接受IPO申请材料以来,新增排队企业增加了近100家。
场外市场能否纾缓IPO“堰塞湖”压力?
IPO“堰塞湖”依然庞大
自去年11月至今,A股市场IPO实际上已经暂停。在经历了一场号称“史上最严”的财务专项核查后,1/3拟IPO企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然而,在这场核查进入尾声之际,新申请上市的企业逐渐增加,再度形成了新股“堰塞湖”。
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企业多达715家。如此大规模的拟上市新股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股市之上,令投资者不安,更让监管层头疼。
目前,监管层已经明确,疏导“堰塞湖”的重要思路之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排队企业转向“新三板”和债券市场融资。如鼓励现有的四个“新三板”试点园区充分发挥其在各自覆盖区域内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鼓励企业利用债券工具融资。
从实际行动上看,自去年4月证监会提出筹建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以来,相关政策的推出从未间断。去年8月“新三板”成功扩容至上海张江、武汉东湖和天津滨海;今年以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揭牌,相关法规也相继出台。
6月,证监会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强调,拟IPO在审企业可申请先发公司债,并将积极探索和鼓励企业以发行普通股之外的其他股权形式或以股债结合的方式融资。
场外市场发展三硬伤
近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逐渐缓解,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场外市场仍难掩自身“硬伤”。
记者在日前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达212家,债券市场存量也已达到27万亿元的规模。
尽管如此,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场外市场发展仍面临三大硬伤,主要为同质化严重、资源垄断、职能缺失。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总经理张云峰指出,首先,几乎所有市场都严重同质化,这些市场的上市条件、服务对象、服务手段,甚至预期目标都几乎相同,这是一种资源浪费。
其次,绝大多数市场目前仍不能发挥其职能。各个地方政府行政化的资源垄断又导致了区域化概念,而强制性要求本地区企业到不能发挥职能的市场里去,企业反受其害。
最后,整体市场职能发挥欠佳。目前全国的场外市场在融资能力方面都偏弱,有的市场甚至没有融资。“如果没有融资,就不能给企业很好的定价。而资本市场的功能实际上就是资源配置和再配置,如果这个市场失去了融资和交易的功能,这个市场实际上就没有多大意义。”
开辟新融资途径有重要意义
场外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对于解决我国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庚认为,场外与场内市场应针对不同的企业群体和投资人群体,打造不同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提供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服务。
刘世安建议,场外市场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运行体系,以形成差异化竞争模式,从而和场内市场形成一种有序的竞争关系。“比如,在融资和再融资方面,场外市场应该坚持定向私募的原则;在交易机制选择上,场外市场应建立一种以做市商制度为基础的协商交易机制,而不应盲目地去实现场内市场面向大众的竞价或者撮合式的交易机制;在投资者准入制度上,场外市场应作出严格的限定。”
张云峰提出,政府要有所规划,不能让场外市场遍地开花;在行政布局的情况下,要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鼓励各市场间的公平竞争;此外,还要鼓励各个市场差异化发展。
毕马威中国合伙人王国蓓认为,只要场外市场与场内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必将为更多地区的中小企业开辟新的融资途径,而不用再去挤A股上市的“独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