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数据:稳中有忧 经济下行压力凸显
|
|
|
2013-07-01 作者:刘铮 王希 来源:新华网
|
|
|
|
宏观经济重要先行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7月1日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为4个月来最低水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6月份制造业PMI回落,表明未来经济有一定下行压力。但PMI绝对值仍然在临界点(50%)以上;1至5月份投资、消费增长大体平稳,剔除热钱扰动因素出口实际增速也未大幅下滑;企业库存水平是历史低位,进一步下降空间有限。“稳增长的政策效果还在进一步显现之中,经济增长仍然在趋稳过程中。”张立群综合各种因素得出判断。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认为,PMI回落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阶段,企业面临市场、成本等各方面压力。但PMI最近几个月其实一直在波动中,而中国经济7%到8%的增速也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了,总体还是平稳的。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报告也认为,当前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特征。从整个二季度看,各月PMI保持50%以上水平,均值为50.5%,表明经济整体运行平稳的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但应当承认,6月份PMI的回落确实比较明显,暴露出的问题值得警惕。从构成PMI的五大分类指数看,6月份均出现回落。其中,生产指数为52.0%,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50.4%,回落1.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报告指出,6月份生产指数高于新订单指数1.6个百分点,供大于求的格局积累到现在造成市场偏弱的局面。当前经济增长出现某种程度的稳中偏弱因素,主要原因在于产能过剩和产量释放过快。 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由于世界经济仍在深度调整中,而国内需求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目前都缺乏新亮点,房地产调控也处于胶着状态。在这种背景下,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中国经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增速出现一定的回落是必然的。 当前企业面临不少困难。调查显示,6月份制造业企业反映订单不足的比重为47.0%,比上月上升4.3个百分点;反映资金紧张的比重为40.9%,上升1.5个百分点;反映人民币升值的比重为13.6%,上升0.9个百分点;反映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比重为45.4%,上升0.1个百分点。 在这种情况下,宏观政策应如何应对?业界普遍认为,不能再寄希望于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计划,否则将加剧固有矛盾。在经济转型期保持增速基本平稳、为实现新的飞跃蓄积能量,需要新的思路。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报告认为,在科学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同时,更要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激发市场活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优化的市场环境。 “不能以未来前景为代价换取一时增速的回升,还是要通过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要抓住时机大力推动改革。”蔡志洲强调。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尚未触及底线,应该容忍增速的回落,着眼于推进中长期的改革和结构调整,但也要注意指标变化,防止经济失速。货币政策方面在保持稳健基础上对资金投放结构进行调整,特别是强化对中小企业信贷投放,使目前不断上扬的资金成本有所回落。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