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M2余额高达104.21万亿元。如此充裕的资金流动性,却并未让实体经济感受到“如沐春风”。
   巨量流动性,究竟流向了何方?
  房地产强势“吞噬”金融资源
  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只是在短时间内打压了市场对房价上涨的预期,但长期来看,房价进一步上涨的市场预期依然存在,这就不断吸引着新的购房者投入资金,随着抱有获取高收益心态的投资资金持续增加,市场明显已经感受到房地产价格远远高于与之对应的实体价格,已经感受到了泡沫还在吹大。…【全文】
 
 精彩阅读
  地方融资平台负债加速“吸金”
  一些地方政府正处在一种恶性循环中:地方政府卖土地,搞基建,地价高涨,房价下不去,高房价套牢了购房者,其他消费无法释放,进而愈发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而实体经济却难有起色,税收上不来,地方又想办法卖地,再搞基建……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地越来越少,最后无地可卖。
  利润回报率低勒紧资金瓶颈
  两次信贷调控在加大信贷投放时客观上都强化了铁公基的投入,收缩时,大项目大企业资金收不回来,客观上就收缩了实体经济,很多中小企业钱出去了回不来,资金链被打断了。
  大量资金流向背离实体经济
  据小张介绍,现在很多企业从香港离岸市场融入人民币靠的是“内保外贷”政策。所谓“内保外贷”,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给银行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
 
 
  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背后助推了我国流动性的高企?业内人士认为,长期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伴随贸易套利汹涌而至的热钱是中国货币总量迅猛扩张的最主要因素,而近年来包括银行信贷在内的信用扩张的高速增长则进一步加速了流动性泡沫的形成。
  8年外汇占款余额增长超5倍
  为了对冲包含贸易顺差在内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人民币升值和中外利差在内的因素造成的套利交易形成的热钱流入等,央行近年来投放了大量基础货币,这是我国M2(广义货币)高企的主要原因。…【全文】
 
 精彩阅读
  新兴市场资本净流入年均增40%
  2005年7月汇改之后,人民币整体呈现单边升值趋势,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0%。只凭此一点,不必花费心思寻找很高利润率的项目,仅把钱押注在中国,就是一桩稳赚不赔的生意。
  信贷近三年年均增长超8万亿元
  从整个货币结构来看,我国是不合理,更多的货币停留在银行体系。中国整体上流动性相对过剩,但实体经济资金却供应不足,实际上是股票和债券等资本市场等直接融资渠道发展不足。
  业内:热钱“贸易套利”的秘密
  据小张介绍,现在很多企业从香港离岸市场融入人民币靠的是“内保外贷”政策。所谓“内保外贷”,是指由企业内部的总公司给银行担保,银行在外部给企业解决贷款问题。
 
 
  在收缩流动性、主动去杠杆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将受到何种冲击?以楼市为代表的资产泡沫是否会被刺破?专家认为,连续数年过剩流动性下的中国经济,必须警惕流动性收缩之后的风险,防范金融市场短期动荡演化为实体经济的局部危机。
  银行间市场“资金地震”
  6月20日,银行间市场发生了一次里氏九级的“强烈地震”,资金价格水平飙升,债券大跌。当日,隔夜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狂飙至13.44%,午间,某大行隔夜拆借利率达18%,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最高成交于28%。整个货币市场出现资金断流。…【全文】
 
 精彩阅读
  美联储转向 资本回流
  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美国退出QE政策的预期愈发明显。这一预期引发美元升值,并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给新兴市场带来较大冲击。
  流动性管理出现显著变化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央行的流动性管理有明显变化,导致银行流动性偏好上升。虽然资本流入减少是触发因素,但更重要的因素是银行的流动性偏好上升。
  短期动荡长期利好
  杨文斌认为,央行甚至更高的决策层正在主动挑破泡沫,短期金融市场会产生动荡,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对于中长期金融以及经济发展一定是好的。提早挤破泡沫,让资金回归实业,把地方政府、银行以其他金融机构的杠杆比率降下来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