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41个世界环境日,为了支持和参与环境保护,体现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保护部于6月4日发布了《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据环境保护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2433.7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53.6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3.05%、2.62%。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17.6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337.8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4.52%、2.77%。虽然废气排放有所减少,但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形势依然严峻。
污染依旧严重
环保部长周生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近年来中国部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控制,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又日益突出。“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人们正常生产生活。”
据《公报》显示,2012年,32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仍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据此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为91.4%,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后,达标城市比例仅为40.9%;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比例为88.5%,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评价,达标城市比例仅为23.9%。酸雨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沿线及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酸雨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2%。
种种数据显示,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国家急需采取政策改变现状。
发展模式需转变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学者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要想改变国内环境污染的现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最根本的手段。
他认为,种种环境污染的问题,多半是拉动我国GDP增长的产业造成的。“让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比如造纸,建材,电力等等。不仅污染了大气,还污染了我们的水源。”该学者称。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煤炭、石油、钢等能源消耗全世界第一,建材消耗全世界第一,原材料进口全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我国的江河水系70%受到污染,40%的严重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化学物质处理率不足30%。1/3的国土被酸雨覆盖。3亿多农民喝不到干净的水,4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干净的空气,其中1/3的城市空气是严重污染。世界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国占了16个。
“所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要转变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上述环保学者指出,国家不仅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产能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还需要积极发展绿色能源,国家也应该给相关节能减排的企业进行补贴和奖励。
执法难成“正常现象”
有业内观点指出,应该让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因为这是一个人人环保的时代。国家在环境保护上出台各种政策的同时,更需要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有法律人士对记者表示,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固然很重要,但是法律的强制性的辅助也是关键的。“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并不完善,更严重的是,相关部门还存在着‘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环境保护执法难成了‘正常现象’。”该人士称。
环境执法难是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障碍。“环境执法难不单纯是一个法律问题。很多时候牵扯到当地政府的相关利益,执法力度就会大大的打折扣。”环境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部门也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让群众参与环境保护行动,发挥公众参与的监督作用和参与价值,加强环境执法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