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一词由法语“entrepreneur”而来,其原意是指“冒险事业的经营者或组织者”。在现实中,这个冒险事业的“一把手”可谓对企业的兴衰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我国,因为中央企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央企高管,尤其是“一把手”的任命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倾向。被委任者除了源于基层由下至上层层提拔外,更有一部分人是从政府直接向央企输送,也即跨界高管。那么,他们究竟要经过怎样的力练,才能步步登顶?行政化任命到底有何弊端?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这一现象?所谓的“公开招聘”为何进展缓慢?本专题将逐一为您解答。
(一)最大牌“一把手”:多为副部级
事实上,广义的中央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三类: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从经济作用上分为提供公共产品的,如军工、电信;提供垄断性产品的,如石油;提供竞争性产品的,如一般工业、建筑、贸易。二是由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管理的企业,属于金融行业。三是由国务院其他部门或群众团体管理的企业,属于烟草、铁路客货运、港口、机场、广播、电视等行业。
那么,这些央企“一把手”的人事权是怎样的呢?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在国资委网站列出的115家央企名录中,前54家企业“一把手”(指企业董事长、党委书记及总经理)多为“副部级”。他们一般由中组部发文任免,国资委协助考察。
同样,国有金融机构如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其董事长、行长、监事长也常被视为副部级官员,或享受副部级待遇,由中组部选拔和任用,也常有转任政府官员的通道。
“在现实中,我们习惯称这些企业为‘副部级’单位,但事实上,企业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只是‘一把手’多由中组部发文任免,因此才被惯称为‘副部级’。”许保利说。
为什么在国资委管理的企业中只有“前54家”企业才有副部级高管呢?许保利解释称,这54家企业大多为原来的国家部委撤消后,相应组建而成的国有企业集团,原先称“53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现在是54家,因为后期新成立了“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那么,又为什么此类企业的“一把手”多为“副部级”呢?许保利表示,大概是由于这些企业最初成立时的“一把手”是“副部级”,于是便由此顺延下来。
例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最初成立之时,相当于国务院直属局级,归口石油工业部领导,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担任总经理。
不过,这54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一把手”也并非全部都是“副部级”,有时也可能是“正部级”。如现任河北省省长的张庆伟曾担任国防科工委主任,该委员会于2008年被撤消后,张庆伟又以正部长级的身份出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除却54家“国有重点骨干企业”的“一把手”正职,其他副职以及剩余61家企业的人事权,据许保利介绍,均集中在国资委。
此外,业内人士称,“副部级”央企还包括中国四大国有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金融类央企;还有国务院直管类的,如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信集团。另外,中国烟草总公司也是“副部级”。
(二)近九成央企高管“土生土长”来自基层
据《国企》报道,任意选取了300名央企高管进行比对梳理。最后发现,多数央企高管的原始学历为本科。而且,尽管大学生在二三十年前堪称天之骄子,但这300名高管进入央企时,有281人最初的工作在生产一线,比例超过90%。他们绝大多数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工种,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会计师、科员等。
例如,1982年,在北新建材当了3年技术员的宋志平不满足于现状,决意改行做销售。尽管家人并不支持,但宋志平在这条道路上走了10年。回顾这段经历时,宋志平认为,这让他学会了处理与别人的关系。“让我意识到温和也是一种力量。”直到现在,当他偶尔被销售电话骚扰时,他也会礼貌地谈几句。1993年,36岁的宋志平成为了北新建材的一把手,成为业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如今,他是双料董事长: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外部董事、董事长。两家企业中,前者已经进入世界500强,后者正在努力进入。
再比如,1983年,孙兆学进入山西铝厂工作,最初的职位是调度员。12年时间,他成为第一矿的矿长。当时,第一矿的作业现场管理特别出色,工地整洁,工具摆放整齐。这些管理细节得到了当时来矿考察的领导的好评,孙兆学由此进入干部培养梯队。此后,孙兆学历任山西铝厂副厂长、厂长,中铝公司副总经理,并于2006年调任中国黄金集团总经理。
此外,还有一类“一把手”是由地方相应管理单位层层提拔而起,如中国电信的王晓初,曾任浙江省杭州市电信局局长,天津市邮电管理局局长,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现兼任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及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中国联通的常小兵,曾历任南京市电信局副局长,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副局长,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副局长、局长,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副书记,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现任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三)谁是最牛“跨界”高手?
除了源于基层由下至上层层提拔外,在央企大佬中,还有这样一个群体: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某一或者某几个阶段,是游离于企业之外的,即曾在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军队、高校任职。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
一是历史因素。原来的国家部委演变为企业,部委的各级官员自然就成为企业各级管理者。
例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最初成立之时,相当于国务院直属局级,归口石油工业部领导,由石油工业部副部长秦文彩担任总经理;
二是一些政府、高校、媒体的从业者进入央企后,积功升迁至高管。比如,据《中国广播网》提供的简历资料,1982年,毕业于湘潭大学中文系的刘平春进入湖南日报工作。8年后,已成为知名媒体人的他进入华侨城集团,先后担任办公室主任、总经理助理等职务,现任华侨城集团党委常委,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
三是直接从外单位调到央企担任高管,即所谓的空降高管。比如,原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调任鞍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原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任中国通用技术
(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奚国华出任中国移动集团党组书记和副董事长等。
此外,在党政要员中,有“央企高管”的履历的也并不少见,他们被称为“商而优则仕”
如有媒体统计,曾任北京市委书记的刘淇早年间曾任武汉钢铁公司经理;现任公安部部长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总经理;现任吉林省委副书记竺延风曾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总经理等。
(四)特殊身份高管:红色后代
不过,据《国企》梳理,在央企高管中,还有一些有着特殊身份的人--红色后代,详情如下:
现任华侨城董事长任克雷是广东省委原书记任仲夷的三子。任仲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和积极实践者。任克雷于1987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深化企业改革的探讨》的论文,作为国务院参阅文件转发。担任深圳市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期间,任克雷主持起草的《跨世纪的决择深圳赶超“四小龙”若干重大策略》成为深圳特区1991-2010年的发展规划。1993年,任克雷调任华侨城集团总经理。
毛远建,湖南湘潭人。曾在山西省军区服役,现年57岁的他为中国电科副总。其父是毛泽东的堂弟毛泽全。毛远建曾担任中铝公司总经理助理,并参与了中铝公司与秘鲁铜矿的谈判,2008年出任现职。
保利集团名誉董事长贺平,军衔为少将,是邓小平的三女婿,其父为1955年授衔少将贺彪。2010年,贺平辞去保利集团董事长一职,担任央企中唯一的名誉董事长。保利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小朝是杨尚昆同志的女婿,现年60岁。
现年52岁的中电投副总、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是李鹏的女儿。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她,曾因呼吁给全民建立道德档案而引发广泛关注。
(五)无法理顺的“级别”管理
由于央企“一把手”行政级别的存在,使得在现实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无法理顺的管理现象。比如副部级的国家能源局要监管的企业不少和它平级。
5月2日,国家能源局和电监会重组的新能源局确定了高层人事,从“一正四副”扩为“一正五副”。局长吴新雄为正部级,5位副局长中,史玉波、刘琦、王禹民为副部级。
对此,有分析认为,新能源局的低职高配更像是为应对监管对象。中国大型能源企业中,无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还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和几大发电集团,以及神华集团(主营煤炭)和国家核电,都是“副部级”央企。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星久认为,“一个副部级单位要去管那么多同是副部级的企业,只能把领导的级别配高,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政府想进一步解决能源领域群龙无首、权力过于分散的局面,级别达不到的话,可能影响决策和监管。”
与之相应,2011年,《第一财经日报》曾报道指出,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四家国有保险公司将升格为副部级,组织关系及人事权将统一归至中组部。
文章引用消息人士的观点认为,四家国有保险公司升级为副部级,是监管公平的体现。目前四大国有银行和交通银行即是副部级单位。就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等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而言,其高管的行政级别目前仅相当于局级待遇,与国有保险集团的地位和保险业的发展不相匹配。
(六)央企高管行政化任命受质疑
事实上,关于央企高管的行政化任命一直饱受质疑。2012年年底,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文章,认为央企高管的任命仍存在明显的行政化倾向,人事管理离市场化相去甚远。文章称:“很多时候,央企高管高薪金饭碗,被当成安排中央及省市年龄偏大、提拔无望官员的肥缺,成了攒养老钱、享享清福的待遇。甚至有网友戏称‘当不了省长就给你个行长,当不了大部长送你个董事长,年薪动辄数百万元,凭谁冲钱都想干’。”
此外,据人民网报道,全国政协委员陈振东曾总结了国企老总腐败案件涉案人数持续上升、涉案金额巨大垄断行业大案频出等特点,提出包括继续深化国企负责人党政分离,取消行政级别待遇制度在内的六大建议。
事实上,关于取消国企行政级别的规定,多年前已经出台。2000年9月,原国家经贸委发布了《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其中明确规定,企业不再套用党政机关的行政级别,也不再比照党政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确定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待遇。
但这套规范的推进极为缓慢,迄今只有少数地方实行。
在这场告别行政级别的战役中,上海成为了先行者,2008年9月,上海首次正式决定取消国企行政级别,企业领导人员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上海市委组织部秘书长冯伟曾介绍称,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到市管国有企业任职的,不再保留行政级别,其行政关系、社保关系、工资关系、组织关系随工作变动转移至企业,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到龄免职后在企业办理退休手续。企业领导人员退休后,不得在本企业、下属企业或关联企业任职或兼职。
大半年后,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和可视作的行政待遇;建立由董事会直接选择、考核与管理经营班子的新机制,实行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级分类管理等内容。”
另外,为探索市场化选聘国企高管的新机制,近十年来,国资委先后实行聘任制和试用期制。2001年以来,中组部、国资委已多次组织公开招聘,更以全球海选等形式招徕人才。
如2008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16名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工作启动,并为首次为“53家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备注:现为“54家”)公开招聘2名总经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和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后更名为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总经理。
最终,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兼北京赛迪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裁刘烈宏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时任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邹磊经过考察上位集团公司总经理。
这样的进步,也常常被人诟病为“体内循环”。北京科技大学刘澄教授认为,重要的问题在于央企的行政色彩太浓,外面的“空降兵”难以适应。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也曾就国资委的全球招聘提出质疑,称“招了半天,90%还是内部人才。”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公示的122名央企高管人选中,51人来自于原企业或原系统内部,占41.8%。57人来自具有国资背景的外部企业,占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