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住房公积金,快速高效,三日到账……”如果你仔细留意的话,会发现身边有这样一种小广告:在百度搜索“提取公积金”关键词时,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在公共场所建筑物的墙上等等地方,甚至手机也会收到这样的短信。
按照相关规定,购买、建造、翻建、大修等原因都可以提取公积金,但是提取的各种标准却也很严格。如果不按照规定的用途,住房公积金是很难提出来的。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我国很多城市,“套取公积金”已成为半公开的地下产业。此前上海证券报曾报道,自2010年起,一犯罪团伙在广州收买银行员工以及出租屋管理中心人员,非法提取公积金。他们不仅在大街小巷派发“牛皮癣”广告,还公然在报上刊登咨询广告。不到两年半,共涉嫌为他人非法套取住房公积金1470宗,总计金额高达6942万余元。
显然,“代取公积金”已成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非法套取公积金的那些招数
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找到一些标明“公积金提取”相关信息的网站。点开发现,网页内容和风格与真正的官方正规网站很像。有的网页上还会提供了“个人住房公积金查询”、“个人贷款查询”等链接,甚至还会介绍公积金相关政策法规的内容。
记者根据其中一家网站提供的公司信息,在北京工商局网站查询发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仅限于销售化妆品和日用品,是不包括这样的咨询和代理服务的。
随后,记者随意拨通一个号称能够“提取公积金”的电话,对方简单明了直接进入话题:“你公积金在那个区上的?”随后又询问了记者想要取用多少钱?记者表明只提用1万5千元。对方表示:“我们这边会收700元费用。”此外,其还称,“我给你租房合同发票,然后你拿着我给你的材料找单位办就行了,材料是快递给您的。”
记者对于这项业务的可行性表示质疑,对方直截了当称:“如果我材料有问题的话,不成功,不收费。”“会不会不合法,出现任何纠纷?”对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此前也有很多相关报道,揭露中介套取现金的手段。据金陵晚报报道,一位刘姓中介透露:“现在满大街都是住房公积金套现的广告电话,早期这些中介大都是拿假的材料,找熟人走相熟的银行‘冲关’。简单说,就是办理全套假买房程序,假的房产证、土地证、税票什么,并没有实际到房产局过户。这种确实提点低,因为没什么成本,但是风险也大,很多根本就提不出来,主要针对那些想讨便宜的客户,但是说实话,办不下来除了耽误点时间,双方也没什么实际损失。”而他声称自己所用的是“真证”:“用买卖房产的真材料。唯一就是办个假结婚证,上面贴你本人的真实照片,就可以走正规流程,以夫妻一方买房的名义,提取自己的公积金,百分百安全!但是成本高。”
中介解释说,这样做的原因是,房产、贷款材料过程复杂、很难做假,很多信息都已经联网,一查就查得出来,但是婚姻信息并没有与房产信息联网,结婚证件办假更简单。
“鸡肋”的公积金
为何人们会有这样的需求?为何明知采用这样的手段是非法的,并且要交付一定比例的费用,还要这样去做?若是仅仅一味指责“非法提取公积金”行为,就会忽略了这些深层问题。
有专家表示,对各地频现的“非法套取住房公积金”行为,应该理性看待,并对“猫鼠博弈”背后的深层问题有所反思。
日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了2013年4月份的全国百城住宅房价报告显示,4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0098元/平方米,环比3月上涨1%,连续第11个月环比上涨。其中,北京、上海等十大城市住宅均价为17023元/平方米,环比上月上涨1.31%,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7.89%。
而此前房价曾涨势惊人的北京,4月的统计数据显示,主城区二手住宅样本平均价格是38061元每平米,新建住宅样本平均价格是26821元每平米。这样的房价水平,即使是缴纳了公积金,但对那些中低收入者也是难以负担的。
高企的房价对上“囊中羞涩”的公积金账户,这种情况让公积金成了一笔看不到摸不到,只有心里才知道的“鸡肋”资金。资深财经评论人朱大鸣表示对记者表示,公积金制度是为了改善居民住房而采取的强制储蓄措施。然而,随着房价上涨,一些人由于收入低,付不起首付款,缴纳公积金收益很低,甚至变成了死钱,很多人感到吃亏了。有这么大的市场需求,才会出现非法套取公积金的潮流。
的确,由于公积金的存款利率低,缴存人的资产面临贬值风险。据悉,住房公积金增值途径只有三种:第一是住房公积金贷款,赚取存贷利差;第二是存在银行作中长期存款;第三则是投资国债。而职工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存款收益,1999年9月21日央行规定:“个人的住房公积金存款,当年归集的仍按结息挂牌公告的活期存款利率计息;上年结转的仍按结息日挂牌公告的三个月整存整取存款利率计息;个人住房公积金存款按年结息”,这个规定至今一直没有变化。
此前备受关注的公积金入市问题,也被公众普遍认为,是在拿百姓的“私房钱”,去做救市工具。人们担心住房公积金入市一旦亏损,这个损失该由谁负责。
谁是真正的受益者?
“公积金设计之初,是为了筹集开发资金的不足,用于房改和危房改造,这些年来,公积金成为支持职工住房贷款以及支援保障房建设。”朱大鸣指出。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我们会发现,贷款购房者绝大多数是中等以上收入者,真正的低收入家庭仅靠工资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很难购置得起。可以说,中低收入者缴存的公积金被用于向收入相对更高、能支付得起首付的人贷款,并以廉价的公积金贷款买房。这也是有人将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形容为“劫贫济富”的原因。
既然中低收入者难于从中得到帮助,那么,真正的受益者是谁?
此前就有媒体多次报道,我国各行业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数额存在很大差别,有网友晒收入发现,最高与最低之间的比例竟超过30倍。更有银行职员称,在一些银行,住房公积金缴存数额超过万元。而另据半岛都市报报道,坊间有传言称,烟草、电力、两桶油等垄断行业较银行更为暴利,公积金自然丰厚。
朱大鸣认为:“这与公积金制度设计缺陷有关,住房公积金贷款以个人账户余额为基础来确定贷款额度,账户余额的多少与《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16条的个人和单位缴纳比例以及18条的不得少于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挂钩,这就导致了工资越高、福利越好人群的能够支配的公积金贷款额度越多,而工资越低、福利越差的人群能够支配的贷款越少。”
此外,他还表示,“按照‘个人缴多少,单位补多少’的原则,效益好的企业可以通过变相福利,违规多缴多贴,反之,效益不好的单位往往还会出现欠缴、少缴和不缴情形,一些居民由于下岗等原因尚未被纳入缴纳对象,这也会成为公积金实际支配权力差异很大的原因。”
除却垄断行业职工在公积金上所得颇丰,成为得益者外,地方政府及国有商业银行也同样“受益匪浅”。
2009年之后,“闲置”公积金大量进入本该由政府财政负担的保障房建设。据南方周末报道称,住建部按国务院131号文要求,允许各地闲置住房公积金用于保障房建设,很多城市“踊跃试点”,约400亿公积金以直接贷款形式投入到保障房建设中。
此外,公积金在一些地方并未“专款专户”,而是直接成为政府部门的准财政资金。比如2006年,审计署发现沈阳铁路局集中管理的住房公积金存在与生产运营资金混存混用的问题,促动该局32.62亿元住房公积金限时实行专户存储。
国有商业银行是另一受惠者。它们享有接受公积金低息存款的特权,在公积金项目上其存贷差约为5%,按目前公积金缴存余额2万多亿元算,银行获利应为1000亿元。这还不算商业银行每年向公积金中心收取的归集手续费和贷款手续费。
公积金不该是少数人的“盛宴”
高涨的房价,让住房公积金渐成“摆设”。中低收入人群纵使有公积金,仍难以负担首付,何况要用公积金买房,就要先支付了首付,然后才能提取公积金还房贷。而对于很多中等偏低收入的人群,又没有达到申请政府保障房的条件,反倒变得两面都享受不到“好处”了。
这样的背景下,的确会有很多不符合提取条件的人,想要提取账户内的钱用于生活。在一些地方,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已被扩大。如太原市规定,因职工本人或家庭成员患恶性肿瘤、尿毒症等25种重大疾病的,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治病。但是,可使用范围仅限于重大的疾病,这样的情况下,仍会有很多低收入人群被排除在外。
此外,对这一重大疾病可提取公积金的规定,也曾存在争议,有人认为,目前房价高企,住房公积金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的功能有越来越弱化的趋势,应该进一步强化这一功能。
有专家指出,对于层出不穷的住房公积金套取行为,一方面要严厉打击,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也应统筹规划,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必须改革公积金制度。杨红旭表示,公积金制度的发展似乎已经偏离了最初的预想,甚至走向了相反的方向。首先说该不该打击。公积金钱是职工个人的钱,不属于什么政府机关也不属于银行资金,现在只是说个人的资金委托公积金管理中心去管理。个人去提取这样的资金,虽说政策有要求有条件的限制,但是至少目前的公积金条例中并没有针对个人违规提取公积金有惩罚措施,一般是公积金管理中心或某些官员机构非法挪用公积金用于私人或部门的一些特殊利益时,会受到惩罚。因此,没有必要对个人这种违规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此外,杨红旭还指出,制度规定是买房修房,租房的话,房租是要超过个人家庭工资收入的某个比例之后才能用作房租的提取,所以说制度已经僵化了。僵化之后需要我们去改革,使它更加灵活化。
朱大鸣认为,最重要的是扩大公积金覆盖人群范围,回归其保障职能,而不是促使穷者越穷,富者更富。公积金应当避免成为推广房价泡沫化推手,区分刚性购房和投机性购房。丰富公积金的投资渠道,避免贬值和被挪用。
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9日报道称,住建部正在全国各地调研住房公积金制度,其中,住房公积金覆盖面是调研组关注的重点之一。一位参与调研的住建部人士表示,从初步调研的情况来看,住房公积金覆盖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有待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住房公积金缴纳在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差异较大,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缴存比例普遍偏低。
总之,正如有评论所讲,对套取公积金既要依法打击,堵塞漏洞,但也要合理疏导需求,放宽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的条件,保障职工享受到应有的公积金收益。如此堵疏结合、疏导为重,套取住房公积金产业将难有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