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可能正以令人忧心的速度放缓,但目前还看不到中国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的迹象。
出台宽松货币措施的可能性依然不大,事实上,中国央行通过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在本周升至19年新高,反而释放了希望保持政策紧缩的信号。
未来几周,中国的这种相对强硬的政策立场很可能会打击风险偏好,随着全球经济前景变坏,新一轮购买避险资产的热情将被激发。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势头超出预期的担忧本周卷土重来,因为反映中国制造业活动的官方和非官方两项指标均出现下跌并进一步逼近50荣枯线。
更重要的是,中国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滑,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和欧元区这两个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担忧。
这种对中国以及其他主要经济体未来走势的关切已经给大宗商品乃至澳元等大宗商品货币带来压力。
人们不禁要问:面对中国经济放缓,中国央行为什么要持放任态度呢?答案只有一个:通货膨胀。
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去几个月已经缓解,但问题是,中国的食品通货膨胀虽然从6%的高点回落,却依然高达2.7%,而食品价格是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中国政府还希望避免其他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避免发生新的一轮房价泡沫。
另一个问题与海外许多主要经济体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大背景有关。在这些超宽松政策促进下,大量国际资本为寻求更高的回报而涌入新兴市场,中国则希望对这些热钱加以把控。
因此,除了有选择的支持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外,中国不会采取财政刺激措施,货币政策也将保持不变,此外还会实施一些限制性举措以求控制房价上涨和金融风险。
这意味着,中国很可能放任经济增长在未来数月进一步放缓,使全球经济复苏更加步履维艰,并让近期一直支持风险市场的投资者黯然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