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大宗商品价格一路下跌,但这不只反映出悲观的一面,同时也有积极的一面。
不利的一面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暗示全球经济形势低迷,而有利的一面则是这一跌势使得饱受物价上涨之痛的消费者得以喘息。
CRB商品指数现已较去年秋季触及的高点下跌13%,金价较历史高点下跌近30%,而铜价也跌至18个月低点。此外,油价触及10个月低点,仅上周一周就下跌了约7%,预计油价未来仍有可能进一步下挫。
大宗商品价格此轮跌势可能对通货膨胀产生巨大影响。
尽管此次金融危机是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而且也是许多国家经历的最严重一次经济滑坡,但发达国家基本都避免了通货紧缩。
不过,过去五年物价水平一直保持正增长趋势主要是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因为在大规模货币刺激政策的环境中投机者大举买进对冲通胀的资产。
剔除大宗商品价格的初始及次生效应,通胀水平实际上要低得多。事实上,由于发达国家通常是原材料净进口国,目前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普遍对其产生了潜在的通缩效应。这种情况在英国尤为明显,该国通胀水平一度远超收入增幅,导致实际收入被大幅侵蚀。
因此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将有助于扭转家庭收入被侵蚀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对于央行来说也是有利的。如果大宗商品价格是受全球经济疲软影响而下跌,那么低廉的价格将促使进口国家的需求上升。
不过,央行很可能会通过进一步放松政策来应对商品价格下跌,因为他们担心如果通缩局面确立,那么将会把过度杠杆化的经济推入下行漩涡。
但是央行如果出手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进而刺激通胀,那么可能再度激发投机活动,反而又把经济推向通胀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