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比赛,如果裁判带头无视规则,大概会引来嘘声一片。本该站在监督和仲裁纠纷位置的裁判,一旦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不管站在哪边,都是另一边的灾难。 市场也是如此,本该担任裁判员的政府部门,一旦找不准定位,立刻会造成混乱。近期关于政府干涉市场的事件,最典型的就是微信到底应不应该收费的问题。以发改委和工信部为代表的官员在公开和私下场合不约而同地表示,微信收费是为了腾讯将来的发展着想,不收费的服务无以为继。 如果这些官员的身后没有中国移动等网络运营商运作的身影,他们的发言一般会被市场视为笑谈:皇帝不急那谁急。可一旦涉及到网络运营商的身影,利益链条立刻浮上水面,到底是谁必须去向微信收费,微信收费的最大受益方是谁? 答案连普通民众都能回答上来,如果微信真的收费了,本可置身事外起监督作用的政府部门可谓名声扫地。即使没有发生利益输送,也会令人产生瓜田李下的联想。 而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则更令人啼笑皆非,上月28日有关部门表示,由于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符合国家食品包装用具相关标准以及有利于节能等特点,决定将这种产品从产业结构指导目录淘汰类中删除,允许生产使用。久别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就此悄悄回到我们身边。 这次解禁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速度出人意料地快。面对公众的质疑,有专家出来解释说,因为现在的废品回收和处理能力得到提升,因此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又不会因为无法分解而影响环境了。 短短14年内科技竟然如此进步,真是可喜可贺。在市场并未产生对发泡餐具的需求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又一次将这一危害不明的物品推向市场,难怪民间有谣传说有关部门收了发泡餐具生产企业的450万元“公关费”。 站在冷静的旁观者角度必须公允地说,管理部门绝对不会为了450万元折腰的。但如此突然改变的两极政策态度,不由得不让人浮想联翩。为了别被怀疑成黑哨,裁判应该想清楚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 此外还有官员对于“禁酒令”表示出了忧虑,认为这会影响到内需。 面对市场,很多政府部门经常出现各种好心办坏事的情况。要说为国民经济操心的心,相信这些部委的官员都具备。但怎么操心,如何保证经济快速稳健发展,并不是管得越细越好,也不是亲自上场以身作则好。 古话云无为而治,对于有些爱操心的部门应该有借鉴作用。该管的管,不该管的就别瞎插手。微信到底应不应该收费,让运营商和腾讯等软件供应商去辩论,无论最后收还是不收,都是市场博弈的结果。 而官方一旦介入,无论微信收费与否,都变成了一种政策意味浓重的事件,甚至会影响到将来的相关产品收益分配。 善良地劝一句,您又没拿黑哨的钱,何必做那黑哨的事儿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