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高增长态势之后,今年城投债再度快速扩容——截至目前共发行城投债221只,融资总规模达2723.2亿元,是去年一季度的2.3倍。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信贷的收紧,再加上城镇化建设面临大量资金缺口,债券市场,尤其是城投债将在地方融资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城投债也面临着发行资质不断下沉后的信用风险。
城投债快速扩容
在债市不断扩容的大背景下,城投债发行规模也水涨船高。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27日,在扣除因交易场所不同导致的重复计算因素之后,共有221只城投债成功发行,融资总规模达2723.2亿元,是去年一季度1177.6亿元的2.3倍。
中债登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城投类债券累计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同时,2012年城投债发行量占银行间市场当年发行总量的比例达11%,较上年同期上升7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在2012年宏观经济稳增长基调下,城投债无论绝对发行规模和占比都大幅提升。对此,有分析称,地方融资平台承建大量基建任务亟需资金,而已有债务到期更是加重其资金压力,在遭遇银行信贷收紧情况下通过债市融资便不难理解,而监管层加大直接融资比例的政策也为城投债发行创造了良好条件。
“整体来看,地方融资平台需求很大,不过因为目前发债门槛被卡住,很多平台不能发债,一旦公开发行放低门槛,融资需求就会更大”,一位资深券商投行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债一直以来在政策上比较稳,城投债是其中最大一个品种,能有资质发债的城投公司都抢着去发,但由于发改委有指标限制,也只能排队等指标。”
在该人士看来,很多企业发债余额已经触及净资产40%的红线,而私募发行方式却不受此约束,因此今后可能会有更多债券以私募方式发行。
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流动性充裕,机构抢债现象比较多,与需求相比,城投债显得供不应求。“今后大的方向还是让城投公司在融资上更加市场化”,石磊称。
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分析师霍志辉认为,相对于地方政府每年4万多亿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来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杯水车薪,无法满足地方政府基础设施融资需求。如果2013年银行继续收紧对融资平台贷款,则必然迫使政府融资平台在公开资本市场上进行举债融资,因此,预计2013年城投债券发行规模仍将很大,有可能维持在2012年水平,甚至超过2012年水平。
城镇化催热城投债
在市场形成城投债继续扩容预期同时,业内人士认为,城镇化快速推进背后数以万亿计的资金需求也将通过债市得到满足,这也会催热城投债的发行。
目前,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大背景下,未来几十年中国最大的发展潜力在城镇化已经形成共识。不过,由于城镇化过程中各项基建任务主要落到地方政府头上,而地方财政实力有限,如何筹集数以万亿计的资金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挑战。而综合大多数国家情况,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政府税收;二是基于使用者付费原则的项目收益;三是通过发行市政债或类似债务工具从金融市场融资。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政府税收增长有限,很多公共服务类项目不宜收费,而在严格预算法限制下,再加上破产机制、财政紧急状态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短期内发行市政债可能性不大。
同时,不容忽视的是,以往通过设立地方融资平台,以土地或其他固定资产为抵押向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目前受到愈发严格限制,银监会更是多次下文要求降旧控新缓释风险。
“虽然银行信贷在城镇化过程中还会发挥很重要作用,但是单靠银行是不行的,因为银行资金比较短期,所以债券市场会承担更大的作用,提供长期资本进入城镇化当中,这也是国际惯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华泰证券分析师吴晓晖认为,我国城投债的产生是分税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结果,是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与法律约束下的产物。站在城镇化推进的大背景下,城投债的引导已悄然开始。
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融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记者表示,城镇化是一个“大包”,包括经济类、民生类和社会类不同项目,应根据项目性质和功效,建立不同融资机制,而只有经济可行项目才可以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如果通过发债募集资金,应该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确定融资平台法律地位,按照公司法要求运作,并满足资产负债率和相关财务要求,二是未来现金流要能够覆盖本金和利息支出。
赵锡军还表示,应警惕在资金用途和未来现金流不明情况下,地方融资平台打着城镇化旗号的融资行为,另外,如果发债和偿债主体不明确,一旦债务出现违约,必然会出现企业借债政府兜底的结果。
发行资质或进一步下沉
由于地方融资平台目前融资途径仍以银行信贷为主,为继续推进平台贷款风险管控,银监会此前下发了《关于加强2013年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讨论稿)》,要求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压缩县区级平台及高资产负债率平台的贷款规模。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平台贷新政将迫使县区级平台以及部分财力弱、负债高的地级市平台转向债券市场,城投债供给将继续放量,并且资质会进一步下沉。
“资质好的能发债的平台都发的差不多了,发行人信用等级处于一个往下沉的过程,其他企业债也是这样”,平安证券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石磊对此表示认同。
来自中债登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城投债的发行主体资质呈现出逐渐多元化的形态。特别自2008年以来,城投债中AAA级发行人发行的债券规模呈明显下滑态势,已由2008年的40.11%下降到2012年的15.86%;而AA等级发行人的城投债发行量占比则从2008年的32.38%上升到2012年的47.34%。
在中债资信评级业务部分析师霍志辉看来,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券规模的快速增长,个别累计发行债券规模较大、信用资质较低的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将会加剧。
在城投债发行资质降低的同时,其背后各项问题及风险也不断暴露。“城投企业大多受到地方政府较强的干预,在城投债融资过程中存在假借保障房建设名义融资;政府随意注入资产;资产、营收质量存在水分;评级、担保虚高等多种问题”,华泰证券分析师吴晓晖指出。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提出警示,由于城投债所筹集的资金大多投向投资周期长、短期回报率低的准公共物品,未来能否产生覆盖本息的现金流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再加上过于依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城投债后续可能产生的信用违约风险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