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2005年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个国家签署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该协议,TPP遂被广泛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重要步骤。
今年3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日本将正式加入TPP谈判,一时间,TPP一词再度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源起APEC四国
TPP,全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即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最初由新加坡、新西兰、智利和文莱四个国家于2005年在APEC框架内签署的小型多边贸易协定。
和自由贸易协定(FTA)和经济合作协定(EPA)等常见的贸易机制相比,TPP的最大特点是百分之百废除关税,且原则上不承认例外,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彻底的自由贸易机制,且增加了“战略合作”内容,涵盖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环境标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内容。成员之间彼此承诺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以及投资等领域相互给予优惠并加强合作。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关税减免,即成员国90%的货物关税立刻免除,所有产品关税将在12年内免除。协议采取开放的态度,欢迎任何APEC和非APEC成员参与。
2006年,TPP对新西兰、新加坡和智利生效,对文莱于2009年生效。
2008年,美国宣布加入协议,并就金融服务和投资一体进行了三轮谈判。当年,澳大利亚、秘鲁也先后加入谈判。
2009年,美国正式提出扩大跨太平洋伙伴关系计划,澳大利亚和秘鲁同意加入。美国借助TPP的已有协议,开始推行自己的贸易议题,全方位主导TPP谈判。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也更名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2010年马来西亚和越南成为TPP谈判成员,TPP成员数量扩大到九个。
2010年3月15日,TPP首轮谈判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参与谈判的共八个成员:美国、智利、秘鲁、越南、新加坡、新西兰、文莱和澳大利亚。此次谈判涉及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电子商务、服务和知识产权等议题。
2010年11月14日,与会九国同意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提案,于2011年11月的APEC高峰会完成并宣布TPP纲要。
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表示,已经就TPP达成基础框架。TPP将创造一个高水准的贸易协定,不仅潜在适用于亚太地区,也可以应用到全世界。当年,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入谈判。
2012年,墨西哥正式成为TPP第十个成员国。加拿大也宣布正式加入TPP。
日本外相冈田克在2009年的新加坡APEC会议期间曾表示出对这个架构的浓厚兴趣,但日本内部有比较大的争论。2011年11月,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日本将朝着加入谈判的目标,开始与美国等相关国家进行协商。2013年3月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宣布日本加入TPP谈判。
“重返亚洲”平台
TPP被广泛认为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美国重返亚洲,或者说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从前总统克林顿开始。反恐战争拖慢了这一进程。随着从伊拉克完全撤军和2014年计划从阿富汗完全撤军,美国又开始可以推进其东移战略。
近年,美欧经济深陷危机,积重难返,新兴大国迅速崛起,在今后的10年中,美国不得不关注那些有重大机遇的地方,亚太地区正是这样的地方。希拉里曾经称,“美国自身长期的安全和繁荣系于此”。
奥巴马最初上台的一段时间里,TPP一度似乎不受重视,不过,之后一些美国国内学者反认为,TPP是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和经济领域退出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战略框架。
2011年,美国“重返亚洲”势头猛烈。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长篇文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高调宣布美“重返亚洲”战略。她提出“太平洋世纪”概念,并表示,“是时候做战略转移了,美国将从耗费高昂的中东战场移向亚洲。”
此后,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本人及美国国务院各层级的官员都在不同场合对此政策进行了强调和说明。
TPP是美国依托贸易重返亚洲的平台。奥巴马总统的考虑很明确。“如果我们不为亚洲确立游戏规则,那中国就会。”因此,在美国主导TPP谈判后,游戏规则的制定基本都朝着符合美国利益的方向发展。
美国的利益
TPP最初成立是为了推动贸易自由化,但美国入伙后,认为是其重返亚洲并遏制中国的机会,而且提供了试验自由贸易协定(FTA)新模式的机会,也是其改变贸易逆差的机会。
根据IMF的数据,2010年TPP九个成员国的GDP总量达到16.9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27.2%;如果算上日本,TPP的GDP总量将达22.3万亿美元,占世界的35.5%,TPP也将因此成为世界最大的自贸区。
2011年11月,奥巴马在达成TPP基础框架之后对与会八国领导人说,TPP将帮助美国实现出口翻番,支撑美国数以百万计的工作机会。他说,把TPP八个成员合在一起将成为美国第五大贸易伙伴,美国已经和这些经济体实现了2000亿美元的年贸易额。
数据显示,如果TPP得到广泛推广,美国2015年对东亚国家的出口将较2009年水平出现双倍增长。
美国著名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亚太自贸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
美国商会官员奥弗比说,美国公司95%的消费者在国外,而经济不断融合的亚洲更是重点市场。所以,TPP成为美国企业进一步打开亚洲市场的法宝。
日本、加拿大和墨西哥也提出要加入谈判,特别是第三大经济体日本的加入,让美国倍感振奋:日本平均关税高达21%,远高于美国的5%,且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多个市场受到高度保护。更重要的是,用美国商会官员奥弗比的话说,“这是日本重新确立和美国联手在亚洲的领导地位。”
或架空APEC
从见诸报端的各种观点看,绝大多数人认为TPP的建成对中国不利。这主要是基于中国被排斥在TPP之外这个前提。
从TPP框架看,假定其能够成功,对亚太地区的格局重构产生影响是毫无疑问的,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战略优势显然会增加,并且对中国产生不利影响。
美联社曾报道说,TPP已经成为美国在自贸协定和WTO之外推动自由贸易的新途径。TPP更加关注贸易规则的制定,并试图为国际贸易制定新标准。从国际贸易角度看,TPP提出的“战略合作”内容更有助于美国推行有利于自己的贸易标准。有文章指出,TPP使目前已经存在的APEC面临被架空的危险。
安邦咨询业表达的论点认为,现在TPP所有规则的谈判其实还是“瞄准中国”,即为未来中国可能的加入做准备。“目前中国在亚洲参与了多个多边贸易机制,随着TPP的不断壮大,对这些机制甚至APEC都具有极大的代替性。”
TPP涵盖商品贸易、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和部分高级商品贸易谈判,不可避免将涉及政府补贴、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等贸易伙伴国国内政策的制定。TPP关注贸易规则,并试图在谈判中统一规则,并为国际贸易制定标准,美国希望借助TPP在这个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统一规则。
如果TPP成功,美国在自贸协定的制度竞争中要全方位领先中国。自贸协定会给成员国带来额外的贸易创造,给非成员带来负面的“贸易转移”。美国目前仍是东亚的主要出口对象,中国在对美出口上和东盟、日本、韩国存在直接竞争,这意味着中国产品会由于美国和其他TPP国家之间的关税免除而遭受变相的成本提高,导致竞争力下降。
尽管美国官员表示,从一开始TPP就强调,这是为亚洲和太平洋国家自由贸易设立的协议,而且同意加入TPP不意味着一国必须认同TPP的所有条款。但被称为“新一代、更高级别,超越WTO谈判”的TPP,对中国而言,进入门槛很高。比如,降低环保产品关税、降低GDP能耗、国有企业在买卖商品和服务时,必须以商业方式进行运作等。中国要想加入TPP需要先修改贸易政策、管制措施,才有可能被其他成员国接纳。
此外,自贸协定通常是对国家政治和安全关系的一种附加和再认可。比如,美国选择订立自贸协定的伙伴绝大多数都是美国的政治或军事盟友,以巩固美国与东亚相关国家的战略联系,强化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存在。考虑到美国的东亚战略仍然体现出鲜明的防范中国特征,这或多或少对中国在东亚的政治和安全地位带来消极的影响。
日本的算盘
在日本,以经团联为首的工商产业界极力主张加入TPP谈判,宣称加入TPP是日本搭乘贸易自由化快车的最后机会。而以农协为代表的农业界则视TPP为洪水猛兽。
日本横滨APEC会议前夕,时任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明示,日本正在研究加入TPP谈判,但在党内和农业等行业强烈反对下,此事无果而终。
对于野田而言,重提TPP,除了顺应工商界的呼声,也有通过加入TPP谈判呼应美国重返亚太的外交构想考量。围绕日美关系出现的波折,野田政府希望在TPP问题上向奥巴马示好,以此修复磕磕绊绊的日美关系。
今年,安倍正式宣布加入TPP谈判,政治上的考虑似乎更大。日本希望通过TPP在政治层面上获得美国更加稳固的信任,由此带来更为稳固的地区安全感。
野村证券曾推算过有关加入TPP的经济效果:仅取消关税,10年间的经济收益为2.4万亿至3.2万亿日元(307.7亿到410.3亿美元),年均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0.1%。而日本农林水产省一份测算显示,加入TPP将使日本农业产值减少7.9万亿日元(1013亿美元),农业部门就业岗位减少350万个。仅就此看,经济方面日本并不划算。
2011年,日本京都大学副教授中野刚志指出,如果日本加入TPP,日美经济规模占目前TPP框架内整体经济的九成,实质是一种日美FTA,没有中国、韩国等亚太地区其他主要经济体参与,TPP无助于日本借重亚洲重塑经济活力。
另有日本学者认为,加入TPP或许是推动日本农业和产业界改革僵化体制的契机,但日本同时也应继续深化与中韩等亚洲伙伴的经济合作,避免单纯追随美国。
日本正式决定参与TPP谈判更像是对美国继续向其提供战略荫护和政治支持的回馈,是在履行向美方做出的战略、政治承诺。被誉为“财界首相”的经团联会长米仓弘昌认为,“不加入TPP,日本将沦为世界的‘孤儿’。”但日本不可能完全抛开自身的经济利益得失。
相关链接
中国:挑战与机会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