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芯片产业在最近十年里发展迅猛,但产品依然90%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超过石油的事实让人忧心。在信息业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战略性产业背负怎样的沉重包袱?该如何在竞争激烈的世界格局中“突出重围”,实现弯道超越?
小小芯片连着万亿产业
近日,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武汉)主任邹雪城说,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芯片1元的产值可带动相关电子信息产业10元产值,带来100元的GDP,201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收入预计3110亿美元。
在如此丰厚的市场规模的诱惑下,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将芯片产业列入国家战略产业。世界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和代工厂大笔投入资金研发新技术、扩充产能,抢占产业先机。2012年,韩国三星投资额达到142亿美元,美国英特尔达到125亿美元。
与之相比,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直到2000年,芯片产业的从业人员只有2000余人,所生产的芯片只占全球市场的3%。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从业人员数已经将近3万人,生产份额占到全球芯片市场的10%左右。
同时,我国也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比如中芯国际、华虹、宏力、海思,展讯等,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正逐渐地缩小。邹雪城认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基础较好,规模、技术、人才等方面都具有发展潜力。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高端装备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继计算机、网络通信、消费电子之后,推动芯片产业发展的新动力。邹雪城预测,到2015年,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本土芯片企业未来将“大有作为”。
产业发展背负多重束缚
芯片被形象地比喻为国家的“工业粮食”,它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普遍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等各大领域。
目前,我国芯片产业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总体而言,资源分散、资金匮乏、技术落后、自主知识产权不足、缺乏高端人才仍然是制约我国芯片企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我国芯片产业起步较晚,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设备、原材料等长期依赖进口。据统计,国内芯片制造企业几乎都是代工厂,由于缺乏自主创新,占领的大多是中低端市场。再加上芯片的更新换代十分快,有些产品在尚未量产前就已被淘汰。
“虽然我们制造出一批技术一流的芯片,但这些产品在规模化生产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往往是技术含量高,实际应用率低。”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平说,企业不以市场为导向、盲目跟风让中国芯片走了十几年的“弯路”。
资金短缺也是牵绊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芯片是个烧钱的产业。比如设计,使用国外的软件,一个授权证书100万美金。单靠企业自身无法支撑庞大的资金投入。”邹雪城说,我国芯片产业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500多家设计企业总规模之和不及美国高通公司收入的一半。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教授缪向水说,由于芯片研发设计技术含量高,产品种类多,相关人才非常紧缺。
“弯道超车”需多管齐下
中国芯片如何在竞争白热化的世界格局中“突出重围”?
业内人士建议,应瞄准芯片产业发展中的新兴领域,通过集聚企业资源,投入资金支持,引进高端人才,实现弯道超越,摆脱依赖进口的困局。
工信部去年2月份颁布的《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培育5—10家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骨干设计企业,研发出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强化长三角、京津环渤海和泛珠三角的三大集聚区,形成以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为侧翼的产业布局。
在政策指引下,各地积极采取行动,将芯片产业提升至战略新兴产业予以扶持。仅武汉去年就投入13亿美元到新芯项目,65纳米及45纳米闪存已全面量产,5年内月产能将达到10万片。上个月,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三星闪存芯片项目落户西安。
缪向水建议,我国应尽早构建完善的产业链,也就是集国家之力推动从材料、设备、芯片设计、芯片制造到IP建立的完整产业链,以实现本土化的低成本高利润的产业结构。同时,努力创新,着手更大范围的垂直立体产业布局。
“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我们应建立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发挥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邹雪城说,在高校集中地区建设微电子专业培训基地,培养业内高端人才,并落实好相关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
李平则建议,克服分散重复,推动产业资源整合,集中投资重点扶持有潜力的企业。“面对全产业链的竞争,我们必须向上下游延伸,发挥龙头企业的聚集效应,要凝成一股力量,中国芯片产业才能迎来春天。”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