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底,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将在南非召开,核心议题是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和金砖国家货币储备库。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一旦各方落实相关议题,将深刻改变二战后形成的国际金融秩序,大大提升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大国的金融话语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金砖五国金融机制的强化,或将深刻改变全球经贸合作格局,加速全球治理结构优化的演进。 从必然性分析,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经济低迷,市场需求不足,新兴经济体普遍减速,客观上倒逼发展中国家抱团取暖,强化南南合作。应该说,较金融危机前,金砖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大大提升,合力谋变、合作取利的动力进一步增加。 从可能性分析,金砖五国都是新兴经济体的领头羊,都是转型中的发展中大国,普遍酝酿或推动结构性改革,而相关改革政策的落实,将释放出更多合作机会。 譬如,俄罗斯提出调整经济结构、平衡区域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改革计划;印度着力推进零售、运输、广播电视等多领域市场化改革;巴西致力于构建自由市场、实施社会收入分配改革;中国则进入改革“深水区”,致力于促进效率与公平,强壮市场之手,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另一方面,金砖五国经济互补性十分突出,具备强化经贸和金融领域合作的基础。譬如,中国是制造业大国,长于资本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而印度则在IT产业和人口资源方面见长,外包服务业较为发达;中国是能源和资源消费大国,而俄罗斯、巴西等国则是全球主要能源资源供应商。在人口红利、资源红利萎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走出去的压力,而南非、俄罗斯等国则急需以外来投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事实上,新兴经济体之间强化经贸合作的进程早已开启。从2001年至2011年,金砖国家间贸易规模增长了大约6倍。目前中国已成为巴西、俄罗斯、南非和印度最大贸易伙伴。此外,在相对充裕的外汇储备支撑下,金砖国家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货币互换、区域经济谈判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 澳大利亚经济学家郭生祥指出,上述条件决定了,金砖国家完全有条件、有必要深化合作,建立自己主导的新型国际经济金融合作秩序。在美国意图主导TPP谈判,欧美意欲建立自贸区,全球区域化集团化经贸竞合态势渐次明朗之际,金砖国家深化合作层次、提高合作水平的紧迫性尤其突出。而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和金砖国家外汇储备库,正契合了后危机时代的历史趋势。 建立金砖国家货币储备库,有利于调剂和优化配置金砖各国外汇储备,深化货币互换,促进贸易和投资效能;建立金砖国家发展银行则有助于分散外汇投资渠道,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促进国际金融机构多元化。 从中国角度看,中国国际金融合作以人民币互换为核心,目前中国已经同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货币互换协议。这次如果能够通过金砖五国峰会成立上述两个机构,相当于把货币互换向前推进了一步,将为中国今后可能与非盟、泛美银行、OECD等国际组织实现类似合作创立蓝本,极大地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资走出去。 从全球治理角度看,金砖国家的合作或许将成为克服当前全球困境的一剂良药。人们热切期盼,“金砖”能够承担起破旧立新的使命,撬动全球变局,创造一个更为公平、更为高效、更为可靠的全球新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