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教父”退位
2013-03-25   作者:记者 李妍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字号

  十年间,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如同光伏一样,经历着波峰与波谷的大起大落;十年间,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像尚德一样,经历着“行业神话”与破产重整的大喜大悲;十年间,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家像施正荣一样,经历着“教父”与“掏空者”的荣辱毁誉。
  3月20日,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尚德电力”,STP.NY)发布公告称,经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尚德电力在国内的子公司、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下称“无锡尚德”)将实施破产重整。
  大锤落下,一个时代宣告终结,尚德电力及它的掌门人施正荣的造富神话最终破灭,中国企业史上最大的一起债券违约和最大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事件拉开帷幕。
  今年3月初已从尚德电力董事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施正荣,眼见着亲手创下的基业大厦倾覆却已无力拯救。光环散尽,“中国光伏教父”最终走下神坛。
  谁都无法忘记,尚德电力曾笼罩的光环。
  2005年12月,施正荣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成立100%控投无锡尚德的尚德电力,并携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微博]上市,发行价每股15美元,市值1.97亿美元,它不仅是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的光伏公司,也是我国第一家在美国纽约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
  而此时,距施正荣创立无锡尚德,还不到5年。
  此后,无锡尚德成为尚德电力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尚德电力95%以上的产能,也是其债务主体。
  一时间,无锡尚德如日中天,被称作“无锡名片”,成为中国最大的光伏企业,并跻身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列。2006年,尚德电力光伏组件产能达到2.4吉瓦,股价达到40美元以上,被视作代表整个光伏产业光明未来的“信心”。
  尚德电力在资本市场的一路“飘红”也迅速为施正荣带来了巨额财富。2006年底,施正荣以23亿美元身家登上“中国首富”宝座,被称为“太阳能之父”、“光伏教父”。

  最后一根稻草:巨额债权违约

  五年,登顶。七年,跌谷。
  2013年3月18日,曾向无锡尚德大开绿灯的债权银行联合递交了破产重整申请,截至2月底,包括中国工商银行(4.13,-0.06,-1.43%)、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在内的9家债权银行对无锡尚德的本外币授信余额,折合人民币已达到71亿元。
  银行对无锡尚德的信任度大幅降低,主要原因是致命的GSF反担保欺诈案。GSF是一家由尚德电力和施正荣出资90%的基金,在尚德电力的担保下,从国家开发银行手中获得了5.41亿欧元的贷款,而GSF提供的5.6亿欧元的德国国家债券涉嫌虚假反担保欺诈。
  面对质问,施正荣没有回应,而是交出了CEO之位,但尚德电力对外给出对GSF欺诈毫不知情的解释,在市场上招来了一片非议。
  同时,尚德电力的股价也跌至0.59美元,较之2008年近90美元的高点跌掉了99%。根据尚德电力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尚德电力的负债总额达到35.82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1.8%。
  即使如此,3月18日,美国花旗集团仍表示,维持对尚德电力的评级为“卖出”,目标价从1.50美元降至0.50美元,这意味着,如果中国政府不向债权人提供支持,尚德电力的股票将变得一文不值。
  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落下。2008年3月,尚德电力曾高企5.41亿美元的可转债,按照规定,这些可转债到期后,债券持有者可选择兑换为现金,也可以选择转换成股票,2013年3月15日,就是最后的期限。
  3月14日,尚德电力宣称,公司已经收到3%可转债托管人的通知,这笔可转债已经违约,债权人要求尽快付款。但尚德电力已与拥有可转换债券超过60%的持有人签订了债务延期协议,同意将其偿还日期从3月15日推迟至5月15日。
  但事实上,有信息透露,根据该债券的招股说明书,延期兑付需经过100%债券持有人的同意。
  尚德电力,陷入了巨额债券违约的泥沼,动弹不得。
  3月20日,尚德电力公告称,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
  这一方案将把尚德电力大部分债务剥离,但也剥离了作为核心资产的无锡尚德,剩下的海外电站项目,使尚德电力盈利能力堪忧。当然,也不排除尚德电力今后回购无锡尚德的可能性。

  大跃进:谁在拔苗助长?

  作为新兴产业,光伏帝国的崛起与政府推手的支持密不可分。
  就全国而言,“绿色能源”计划备受热捧,政府和银行对光伏项目大开绿灯,企业扩展增容成风。就地方而言,光伏产业成为各地政府招商宠儿,无偿土地、资金配额、电价补贴、低息贷款、免费排污……
  据彭博社2012年统计的数据显示,中国一直通过地方政府或者国家担保机构提供的贷款来支持太阳能企业的发展,尚德电力、赛维LDK、天合光能、英利绿色能源控股、韩华第一太阳能和晶科能源控股等12家行业公司,共计获得了超过432亿美元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承诺。
  大笔资金都用在哪儿?扩大规模。政府资金支持给了企业的初期建设环节,融资投资也依然投到了生产线的扩容再建,中国光伏产业进入爆炸式发展时期。
  十年间,光伏产业高速发展,据中国太阳能协会统计,2010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为45万千瓦,2011年达到290万千瓦,较上年增长近550%,2012年达到450万千瓦,增幅55%。
  2012年,《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对装机容量目标也再次做出了调整,由21GW调整到40GW。
  作为行业老大,尚德电力对规模的追求更加强烈。2011年9月28日,尚德电力举行了成立十周年庆典时宣称,10兆瓦产能扩大到近2400兆瓦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企业和全球最大太阳能面板制造商。
  面对产能“大跃进”的质疑,施正荣表示:“光伏产业是一个能源行业,能源行业是无限大的行业。我看不出来目前产能哪里过剩?”同时,尚德电力仍在加大融资、兴建工厂、加强产能扩张,大举外债也多是在这一时期。
  市场真的无限大吗?一组数据引发了讨论。2011年,全球光伏组件产能约为50GW,其中中国已有及在建的组件产能总量约在30GW,而2011年全球新增的装机容量只有29.7GW。实际上,光伏产业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问题,并由此带来价格的大幅下降,整个行业陷入低潮。
  2011年,美国反倾销反补贴立案,为维护企业形象,施正荣坚持增加产品出货量,结果是,尚德电力资金链及利润都无法得到保障,无锡市市长现场办公,为尚德电力拿到了中国银行首批2亿元资金。
  产能盲目扩张导致企业走向了冒进,2007年,多晶硅价格疯涨,薄膜电池被认为是中国企业的救命稻草,施正荣斥资3亿美元进入,并制定了在2010年形成400兆瓦产能的宏伟计划,但最终以亏损5000万美元、只产出几十兆瓦而告终。
  同时,面对多晶硅价格暴涨,尚德电力与美国MEMC签订了固定价格的多晶硅十年期长单。不料,进入2008年10月后,多晶硅价格暴跌,2011年,尚德电力不得不终止长单合同,并为此向MEMC公司赔付2.12亿美元。
  曾有专业人士评价说,政府对企业过猛的助推导致企业好大喜功,降低了对市场风险和低谷的警惕性,甚至有地方政府希望企业快速做大,给出具体的扩张要求,绑架了企业和企业家。

  硬伤:难以突破的利润

  尚德电力的规模化扩张带来了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却并没有改变薄弱的市场竞争力和利润率。
  光伏组件产业链可分为太阳能级晶硅提炼、硅锭铸造、硅片切割、光伏电池制造、光伏组件封装和光伏系统整合六大环节。尚德电力主要参与环节只有后三个,多晶硅和硅片等原材料主要通过和上游供货商签订长期协议来保障。
  根据全球知名光伏行业研究咨询机构IHSiSuppli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晶硅和硅片生产商的毛利率分别为50.8%和21.8%,但电池生产商毛利率为-9%。
  也就是说,在光伏组件产业链中,尚德电力主要从事的是低端、低利润率环节的生产制造,高端、高利润率的环节依靠进口。
  基于此,尚德电力的银行贷款负担越加沉重。统计显示,太阳能组件的价格已经从2010年1.4美元/瓦,下跌到了目前的70美分/瓦,行业利润率逼近为零。因此,虽然尚德电力的产能扩张不断加大,但在银行贷款方面,2005年末,仅为0.56亿美元,到2012年底,已攀升至37亿美元。
  施正荣也曾尝试走垂直整合之路,2008年5月,尚德电力以9890万美元,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英联(Actis)和伟俊(Waichun)手中收购了它们所持有的江苏顺大集团的股份,意图参与生产单晶硅棒并制造切片,但因为江苏顺大集团资金链紧张,管理不得力,一直未能对尚德电力有所帮助。
  尚德电力也曾寄望于从事硅片能源的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但在2010年6月,镇江荣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新的合资伙伴——美国硅料巨头MEMC,与尚德电力分家。
  在光伏组件方面的不得力令施正荣失望,2007年,尚德电力曾在浦江高科技园投资建设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线,意图挖掘商业蓝海。不成想,其中的核心组件硅基薄膜,主要依赖于全球最大非晶硅薄膜设备供应商美国应用材料公司的设备。但就在2010年7月,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退出薄膜硅太阳能电池设备业务,尚德电力也只能仓促关厂,承担亏损。
  最后的希望,是能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提高电池转换率的冥王星技术。早在2007年,施正荣就对外高调宣传,但直至2010年,冥王星的出货量不过60兆瓦左右,仍属实验性质,并未获得预期的欢迎和出货量,业内对其可靠性也存在怀疑,规模化量产仍需等待。
  12年前,技术出身的“施博士”依靠技术创新成就了尚德电力前五年的辉煌奇迹,却在规模化扩张之后陷入产能过剩、资金链紧张和创新不足的困局,如今,施正荣被指涉嫌资产转移,掏空尚德电力,他和这个企业的命运都在等待着微妙的转机。

  唯一的出路:还是地方政府

  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认为,地方政府出手相救,是尚德电力唯一的出路。
  3月19日,尚德电力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任命范仁鹤为独立董事,周卫平为尚德执行董事兼总裁。新的任命生效后,尚德董事会成员从5名上升到7名,其中包括4名独立董事。
  值得关注的是,范仁鹤为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独立董事,曾参与光伏产业投资,而周卫平则是无锡市国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联集团”)下属的国联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并且在国联集团内部担任财务主管。
  公告还称,周卫平作为尚德电力总裁,将负责公司的运营管理,并与尚德电力CEO金纬以及董事会一起,确定尚德电力的战略方向。
  这一人事任命的信息被普遍解读为地方政府即将出手的信号。更有消息称,2012年底,国联集团就已经进入尚德电力,接管了核心资产P4工厂,尚德电力占股40%,国联集团和无锡新区勘探发展集团各拥有30%股权。
  虽然,地方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将如何救助还不明朗,但毋庸置疑的是,面对尚德电力的残局,无锡市政府不可能袖手旁观。
  尚德,与无锡市政府早已血脉相连。2001年,仅有40万美元启动资金的施正荣找到了无锡市政府,讲述了“未来光伏世界”的梦想,无锡市政府让当地8家国企凑了650万美元入股无锡尚德,并力挺身为科学家而非企业家的施正荣担任董事长,以便大展身手。
  事实证明,无锡市政府的“输血”扶持功不可没,无锡尚德得以迅速成长,三年间,成为中国光伏产业“新秀”。
  2005年3月,尚德电力筹备上市,必须进行资本整合,无锡市政府再次出手,在强有力的动员下,原国有股东主动退出尚德,分别取得了10~23倍的投资收益,使高盛、英联等多家海外资本顺利入股,尚德电力转制为外资企业,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转股过程顺利得不可思议。
  施正荣知恩图报,即使在最风光的时候也总不忘提及无锡市政府的哺育之恩,一直鼎力扶持的无锡市政府也享受到了应得的红利。2011年,无锡市整个工业领域的产值是1.5万亿,尚德电力占了近300个亿,另外,企业发展所拉动的就业、附加产业、交通、城市影响力等各方面的提升,都不可计量。
  “无锡模式”也曾名噪一时,一个开明的政府,通过整合政策、资本、技术、市场等各方面资源,全力支持企业,然后功成身退,达成明星企业的崛起,为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铺平了道路。
  由此可见,尚德电力的发迹、成长、上市,都是由无锡市政府一手扶持的。
  而如今,尚德电力危在旦夕,政府真能坐视不理?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无锡尚德破产前夜 施正荣减持185万股套现 2013-03-26
· 重组阴影下的无锡尚德 2013-03-25
· 幸亏无锡尚德没在A股 2013-03-22
· 无锡尚德破产的积极意义 2013-03-22
· 无锡尚德破产“政府的手”难辞其咎 2013-03-2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