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电子财务造假大案台前幕后(2003年)
2013-03-16   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
【字号

    隆冬时节的鲁中大地,万木萧疏,寒气袭人。2003年1月17日,由烟台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东方电子(行情论坛)虚假财会报告案,经烟台市中级法院在昌邑市异地审理后,公开宣判。

    上午8时,头发花白、一身灰衣的原东方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隋元柏第一个被带上法庭。剥去层层光环的隋元柏,此时面色憔悴,双目凄然,昔日的丰采已荡然无存。

    神话的破灭

    和隋元柏一样,因涉嫌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站在被告席上的,还有原公司董秘高峰,原总会计师方跃。

    法院审理查明,隋元柏、高峰、方跃自1997年4月至2001年6月,先后利用公司购买的1044万股内部职工股股票收益和投入资金6.8亿元炒作股票的收益,共计17.08亿元,通过虚开销售发票、伪造销售合同等手段,将其中的15.95亿元计入主营收入,虚构业绩,使东方电子自1997年起成为绩优股,并四次实行送、配股方案。

    判决书认定,“被告人隋元柏、高峰、方跃身为东方电子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利用股票收益的资金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夸大公司业绩,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利益,其行为均已构成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罪。”在对辩护人意见依法取舍后,法庭判处隋元柏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五万元;判处高峰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二万五千元;判处方跃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万元。

    至此,广受各方关注的东方电子虚造业绩大案终于水落石出!

    庭前,为指导该案侦破而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新亭告诉记者:对东方电子造假大案的成功查处,体现了党和政府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打击经济犯罪、割除社会毒瘤的坚强决心!

    综观整个东方电子财会造假案,不难发现如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案情重大。该案跨度时间长,从犯案到查处,前后长达6年之久;涉案金额巨大,其中虚构主营业务收入16亿元,内幕交易金额51亿元,给股东造成巨大损失,为我省首起,全国罕见。犯罪分子胆大妄为,肆意挑战国家法律法规,公然破坏市场经济规则,扰乱、打击了尚在发育时期的中国股市,性质极其恶劣,危害十分严重。

    二是“精英犯罪”。涉案人员多为原东方电子高级管理人员,从董事长、总经理到普通董事,从握有实权的董秘到财务主管,几乎涵盖了各要害部门、要害岗位,人数多达十几人。涉案分子绝大多数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不少还是隋元柏高薪引进的硕士、博士等高级人才;犯罪分子作案部署周密,分工明确,技术高超,手段隐蔽,属典型的集团犯罪、职业犯罪、白领犯罪,从而给监管机构查处和公安机关侦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经过我省公安经侦干警近半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查清了全部事实,一举将该案侦破。随着犯罪分子的一个个落入法网,曾经名噪一时,号称“中国第一股”的东方电子,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

    法槌,彻底敲碎了中国股市的又一个神话。

    “黄金搭档”

    刚过花甲之年的隋元柏,年轻时曾任滑翔机械修理师,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任烟台无线电六厂厂长(东方电子前身),在他的带领下,无线电六厂由一个百十人的作坊式小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已初具规模,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的老隋被称为铁算盘,办事认真、公道,吃苦耐劳,大家都比较服气。”与隋元柏曾合作多年的知情人士透露,隋元柏真正发生大的变化始自1996年东方电子运作上市前后,“公司局面突然大开,单位里常常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老隋也变得飘飘然,爱发脾气,独断专行,喜欢以老大自居。”作为隋元柏的主要心腹和智囊,今年刚刚36岁的东方电子原董秘高峰因坐拥亿万身家,曾号称“天下第一董秘”。这个一度被圈内外惊呼为“奇才”的年轻人,最突出的特点是胆大心细,才智过人,这一点在他第一次迈入东方电子大门时便展露无遗:“1988年大学毕业的高峰,背着个破书包,直闯隋厂长的办公室毛遂自荐,对当时的无线电六厂指手画脚——所谈何事,已不得而知,但由此这个聪明、胆大的年轻人便深得老隋青睐。”

    东方电子之所以有今天,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隋元柏和高峰这两个核心人物。多年来,在一系列关键问题上,通常是老隋“点题”,小高“作文”,或是小高点拨,老隋拍板,彼此信任,配合默契:“如果说隋元柏是总导演,那么高峰就是执行导演。”

    由相互欣赏、情同父子,携手为了东方电子的发展打拼,到一唱一和、屡屡弄险,隋元柏和高峰在短短数年间,联手把东方电子塑造成股市神话,可谓是一对“黄金搭档”。

    “黄金搭档”最初的杰作是策划东方电子上市,使丑小鸭变成金凤凰。

    1993年前后,中国股市持续低迷,上海股市从1500多点连续下跌到300多点,包括烟台市民在内的无数股民谈股色变。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计算机键盘和电器配件生产的中小企业(行情论坛),东方电子不仅在全国同行业内名不见经传,在烟台本地也没有多少地位可言——那时烟台人引以为豪的是“四大航空母舰”:张裕葡萄酒、三环锁、北极星钟表和有色金属集团,无论是比规模效益还是比知名度,东方电子都望尘莫及。

    股市低迷加上企业不被人看好,使得1993年底便开始股份制改造的东方电子显得生不逢时,步履维艰:1994年1月,东方电子采用定向募集方式,向社会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其中社会法人股150万股,内部职工股3450万股,尽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1.6元,承诺每股分红不低于0.30元,但发行期限内却没有将股票售完,最后剩下1044万股。按照当时国家有关规定,东方电子要么宣布改制失败,公司不成立,要么将没有卖出的1044万内部职工股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然而出人意料的是,1994年2月9日,“东方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不仅成功地实现了注册,随后还出资注册了另一个空壳公司“烟台震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并贷款1900万元,买回了那本该注销的1044万内部职工股——祸根由此种下,并最终铸成弥天大错!

    1997年1月21日,“东方电子”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证券编码0682。发行价每股7.88元的东方电子,开盘当天便冲高到每股18元,消息传来,烟台市市府街45号院内一片欢腾。

    东方电子奇迹般地实现上市,令无数证券界的权威人士跌破眼镜。有人断言是隋元柏老谋深算,钻了政策和监管的漏洞,有人猜测是年少气盛的董秘高峰长袖善舞,公关有术……岁月的风尘淹没了一切,真相已难以考究,但无论如何,初试锋芒便力挫群雄,脱颖而出,使隋元柏和高峰成了风云人物,一时间,鲜花、掌声和一顶顶桂冠接踵而至。

    造假三部曲

    成功有时也会变成包袱,把人压垮。作为烟台市第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和市人大代表,沉浸在狂喜之中的隋元柏迫切需要制造更多的成功,以追求他在企业界的“霸主”地位——东方电子上市不久,隋元柏即在各种场合拍胸脯:要让股东得到最大的实惠,每股净收益保证在0.50元以上,销售业绩要三年连续翻番……然而要实现这一系列宏伟“蓝图”,仅靠按部就班的主业经营是难以实现的,于是,这对“黄金搭档”几乎在同时,把目光盯在了藏匿下来的那1044万内部职工股上。1996年12月28日,公司股票上市前夕,隋元柏匆匆返回老家文登市,委托亲属四处张罗,借得身份证40个,高峰则赶回其老家龙口市,借得身份证4个,随后二人违反国家规定,盗用他人名义,在烟台某证券公司营业部开设44个个人账户(后增加至69个),将1044万内部职工股由震东公司转入该批账户,由高峰操纵公司“证券办”分批抛售。

    1044万股票能卖出去已属不易,再将变现后的巨量资金摇身一变为主营收入,更非轻而易举,为此隋元柏和高峰煞费心机,设计出“瞒天过海三部曲”,其精巧大胆,令人叹为观止。

    第一部,私刻客户公章,伪造销售合同,虚开销售发票,借以掩盖资金的真实来源。据查实,东方电子上市5年来共私刻公章40多枚,伪造合同1242份,虚开发票2079张。

    第二部,利用注册的空壳公司“烟台震东高新技术发展公司”变现,再打通银行进行中转、拆分,将资金转为东方电子主营收入,并和银行一起伪造进账单、对账单。短短数年间,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就为东方电子出具进账单和对账单1509份,“洗钱”总数高达16亿元。

    第三部,通过吃、请、送等手段,摆平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使其“看不出”东方电子将抛售原始股和炒股收益转为主营收入的事实,从而使虚假的东方电子财务报告顺利通过审计,向股东和社会公众发布。

    制造“业绩”计划——卖出内部职工股票——虚增主营收入——编造虚假中报、年报——炒高股价,5年间,东方电子就是通过这根设计得近乎天衣无缝的链条,虚增主营收入16亿。与此同时,以虚构业绩为依托的东方电子神话在股市接连出笼——

    1996年,东方电子主营收入1.37亿元,1997年上市的当年便上升到2.36亿元,几乎翻了一番;此后,公司的主营收入每年保持将近一倍的增长,2000年达到13.75亿元。随之公司的净利润也跟着水涨船高:1997年仅为7061万元,到2000年已是47296万元,增长了6.7倍。

    依托惊人的“业绩”,东方电子股本连年大规模扩张:1997年上市时仅6830万股,经四次高比例送、配、转,到2000年底已增加至91795万股,股本扩张了13.4倍,流通股本也从最初的1720万迅速增长到6亿多,增长了35倍!

    在虚假业绩、高比例配送和疯狂炒作的推动之下,东方电子的股价节节攀高,上市四年,累计飙升60倍以上,最高价曾是内部职工股发行价的200多倍,成了名副其实的“东方不败”。

    就像那迅速蹿红的东方电子股价,隋元柏和高峰也随之红透了半边天,走到哪里似乎都有人喝彩。

    股海大鳄

    为了实现扭曲的人生梦想,隋元柏、高峰等“精英”们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公关手段,跑上市,做假账,造题材,炒概念,在新兴的中国股市呼风唤雨,搅起浊浪;而每一次的得手不仅大大地助长了他们的嚣张气焰,更将他们的炒作手段磨炼得“炉火纯青”。

    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规范股市运作,国家有关部门曾三令五申,严禁机构、大户非法操纵股市,严禁上市公司买卖本公司股票。然而不喜欢按常规出牌的隋元柏、高峰等人却置若罔闻,顶风而上。

    东方电子公司股票在深交所上市后,隋元柏和高峰即密谋,利用自我制造和提前掌握的财务指标等利好消息、内幕讯息,投入巨额资金在二级市场炒作本公司股票,疯狂掠取不义之财:1997年1月24日,公司股票上市不几天,隋元柏便指使高峰等人抽调资金4000余万元投入股市,购买本公司股票220余万股,于年底抛出后获纯收益5000余万元,约占公司当年主营收入的37%。压低吸筹,拉高出货,自买自卖,庄家对敲……大盘上的“东方电子”在隋元柏及其他一些机构、庄家的操纵之下,翻红变绿,忽上忽下,掀起阵阵狂风浊浪!据调查,自1997年初至2000年底,在隋元柏、高峰的直接指挥下,东方电子累计投入6.8亿元资金,利用私自开设的近百个股东账户,买卖本公司股票,前后共计购入股票8500多万股,抛售1.57亿股,内幕交易金额高达51亿元。

    与大庄家合谋制造“题材”,利用题材恶炒个股,是在读博士高峰等人的拿手好戏。业内早已声名狼藉的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中经开,2002年6月7日因违规经营而被中国人民银行撤销),便是与东方电子配合最默契的黑庄之一。作为东方电子的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中经开炒作东方电子无疑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1999年12月,以中经开为主庄,顶住东方电子2亿多股职工股上市的压力,硬将股价从14.5元拉到了两个月后的45元。

    2000年初,市场开始第二轮疯炒网络高科技题材,其间,中经开等大机构便先后来到公司,“质询”东方电子为什么不投资网络。2000年3月8日,心领神会的隋元柏和高峰便指使公司在《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上同时刊登董事会公告:“拟投资人民币一亿元在北京成立北京东方网络管理有限公司……将在网络基础建设、网上信息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三个层面,分阶段投资发展。”果不其然,在这一题材的刺激下,东方电子再次成为光彩夺目的明星,其涨幅达到180.9%。

    直到2002年东方电子被查处时,前景被描绘得如此耀眼的网络项目仍下落不明,倒是东方电子和中经开当年利用这一“题材”狠狠地捞了一笔。

    一个谎言的诞生,必然需要更多的谎言掩盖。在东方电子造假和黑幕交易如火如荼的日子里,在隋元柏和高峰等人的操纵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股评黑嘴也跟着推波助澜,上演了一幕又一幕闹剧,以扰乱视听,混水摸鱼——

    1999年12月,某知名媒体报道:“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国有小企业,经过短短八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市值160亿元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什么起了决定作用?此间来自业内外的专家学者聚会北京研讨‘东方电子现象’,破解东方电子高速成长之谜,——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管理运用……”

    2000年11月,某“著名”股评家撰文推荐:“东方电子是在新经济(行情论坛)时代造就的股市新贵,想一想这个由50名博士和500名硕士及1000名大学生组成的梦幻科技团队,人们就不能不惊讶知识的力量。东方电子成为中国股市新龙头,代表着知识已经取代资本成为创造价值的源泉……龙头股或蓝筹股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必须是新生产力的代表,必须具有高回报,必须具有高成长,必须具有大市值。而东方电子就是这样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高科技蓝筹股……”

    2000年底,某全国性专业媒体发表长文:《东方龙腾——东方电子高速成长探源》,文章写道,“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那就是东方电子(0682)……连续三年实现经营业绩的100%高速增长,被全国各家权威机构一致评为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号称中国第一股……”

    “谎言重复一千遍即成真理”。在诸位公关高手的导演下,东方电子神话被演绎得淋漓尽致,登峰造极,你不信都不行。

    悲喜人生

    东方电子成了中国股市成长最疯狂的一只股票!当神话被打造得如火如荼时,有人却躲在幕后窃喜。造神运动,同时也是造富运动。根据2001年底的数据,东方电子股东中持有10万股以上的共有486人,这486人却持有了63.66%的流通股,以当时的股价计算,这486人个个都是千万以上的富豪。另外,根据股本、股价的变化,不难推算,内部职工股全部上市以后,凡是持有东方电子内部职工股的普通职工(最少5000股),至少也有几十万元的身家。在东方电子的精英团队里,身家过千万的比比皆是,过亿的也不乏其人。

    有人形象地说,几乎在一夜之间,东方电子造就了几千个百万富翁,几百个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东方电子以最快的速度,成全了中国最大一批暴发户!

    当隋元柏、高峰等人和众庄家一个个弹冠相庆时,东方电子内部管理却极端混乱,企业连年亏空,无数中小投资者成了黑幕交易的牺牲品。

    肥皂泡再美丽,终归要破裂。2001年7月,中国证监会开始对东方电子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调查;同年9月7日,根据有关规定,东方电子向股东披露正接受调查的事实;2002年4月18日,东方电子发布风险提示,“因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可能导致经营业绩下滑”;5月8日,红极一时的东方电子被深交所“特别处理”,戴上了ST帽子;自感罪孽深重的隋元柏、高峰等东方电子高管人员趁机躲的躲,逃的逃……

    利空消息渐次传开,中国股市一片哗然,寒流阵阵。

    随着监管措施的步步紧逼,笼罩在东方电子头上的光环迅速暗淡,畸高的股价开始雪崩,股票市值大幅缩水,短短数月便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第一蓝筹股”变成了“垃圾股”,无数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审视劫后余生的东方电子,回顾“黄金搭档”的悲喜人生,让人唏嘘,发人深省。

    性格决定命运,极端膨胀的个性必然导致毁灭。笼罩在层层光环之下的隋元柏、高峰们早已不安心于企业的正常经营,他们沉醉在虚构的梦想里,依靠挑战游戏规则侥幸取得了一次次成功,而每一次的得手,都极大地滋养了他们铤而走险的性格,并最终栽倒在自掘的陷阱里。

    昔日风云一时,今朝身陷囹圄。面对威严的审讯干警,沦落为人民罪人的隋元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虚荣心害死了我。我不顾企业实际,贪大求洋,一门心思想在退休之前把企业做成全国的龙头老大……最终一念之差,铸成大错,害了自己,害了企业,悔之晚矣!”

    不知是故意忽略,还是已经淡忘,隋元柏没有说出那可能是最关键的一条——东方电子的“精英们”曾通过各种手段攫取了巨量的廉价内部职工股,其中包括当年东方电子发行最困难时,隋元柏带头认购的80余万元内部职工股。谁能想象,在后来的日子里它将会演绎成如何庞大的一笔财富!

    他们追寻梦想,他们铤而走险,他们走向毁灭……

    谁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从大肆虚造财务报告到二级市场疯狂炒作,在长达四五年的时间里,东方电子的“精英”们之所以能够一路闯关,战无不胜,使股市神话愈演愈烈,一些丧失了公平和诚信的金融、中介机构“功不可没”:离开了他们,隋元柏、高峰之流再精明能干也难成气候。

    作为东方电子的开户银行,烟台某银行南大街分理处对东方电子虚造主营收入的资金来源和流向最为清楚,但他们不仅不予揭露,反而利令智昏,为虎作伥,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

    调查显示,自1997年初至2001年,在东方电子上市后的四五年间,南大街分理处积极充当造假帮凶,先后分期、分批将该公司1044万内部职工股的套现资金和炒股所得,从证券市场账户转入在该分理处开设的“临时账户”,将一笔笔大额资金拆分成小额资金,根据伪造的发票数额,假造出银行进账单、对账单计1507份,最后再将精心“处理过”的资金转入东方电子公司的“基本账户”,以“印证”该公司“主营收入”来源的真实性。此外,该分理处还依据隋元柏、方跃等人旨意,在东方电子提供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询证函上加盖“确认”公章,从而为东方电子虚造财务报告打下基础,也为该报告通过“审计”埋下伏笔。“管家理财”有方,不但深得隋元柏欢心,该分理处也换取了东方电子这个“超级”大客户的真诚“回报”,银行业务量、存款余额激增,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大幅提高。

    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券商和投资基金,无疑是证券市场的灵魂。他们良好的投资取向和中介服务,承担着稳定股市和市场创新的双重使命。然而,在东方电子造假大案中,一些券商和基金却丧失了中介机构最起码的原则和规范,惟利是图,助纣为虐,对抗监管机构,破坏游戏规则。

    在东方电子财务造假案败露之前,他们凭借着顶尖级的操盘手,携天量资金,一方面与上市公司相勾结获取内幕信息,密谋操作方案,一方面鼓动咨询机构和不良媒体频频施放烟幕弹,拼命操纵股价,将股市变成他们的提款机——有媒体报道,仅号称为“中国第一庄”的中经开,就因为炒作东方电子赢利四五个亿!

    2001年下半年,东方电子东窗事发,中经开等大庄家斩仓割肉,仓皇出逃,但仍有一些机构、基金不甘心失败,不断掀起股市狂潮,使渐趋明朗的局势再度变得扑朔迷离:2001年8月7日,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持续下跌之后,东方电子突然出现了又一轮暴涨行情,以7.86%的涨幅居深市涨幅第一位;11月21日,因股价异常波动,东方电子股票被紧急停牌,在公司发布“风险提示”后的22日下午,股价再度逆势走强,半天成交量达4100万股,收市时股价被封到涨停板……

    监管步步紧逼,神话开始破灭,但股市黑庄们有恃无恐,为中小投资者布下了一道又一道陷阱,图谋全身而退,其犯案之胆大妄为,手法之泼辣凶悍,令人震惊。黑庄不除,股市无宁日!

    帮凶虽然不少,但祸首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正因为有了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临门一脚”,东方电子虚假财务报告才拿到了通行证,并由此公告社会,祸乱股市,铸成大错!

    坐落在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201号的山东乾聚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1996年8月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查批准,获得证券业相关业务从业资格。可笑的是,该事务所几乎是一拿到证券从业“资格”便扑向隋元柏的怀抱,为其财务造假大开方便之门。

    1997年东方电子公司上市以来,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先后对东方电子公司l997、l998、l999、2000、2001年报进行审计,负责对该公司产品销售、银行回款、财务报表等情况的真实性“把关”。然而在一次次的审计过程中,面对一堆堆盖满假印章的假合同和一份份破绽百出的财务报表,该事务所各年度审计签字注册会计师和所长刘天聚,未认真复核,便一次次以单位的名义签发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由东方电子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布。

    作为乾聚会计师事务所的法人代表,刘天聚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放出了股市瘟神。

    “天平”,为何倾斜

    “大老刘出事啦!”2002年5月14日,刚过知命之年的刘天聚因涉嫌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6月20日经烟台市检察院批准逮捕(后因健康原因取保候审),消息传开,在业界引起不小的吃惊。

    这吃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乾聚会计师事务所本身就很有名气,资质排名曾居全国第五位,业务量和营业收入一度在烟台甚至省内遥遥领先,其审计的权威性几乎不容置疑,其为上市公司审计的财务报告曾被有关部门列为“样板”;二是刘天聚在烟台“算个人物”,此人多年前由部队转业进入机关,由机关到事务所,不但关系广泛,工作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要求严”,而且心高气傲,一般人很难接近,“不经预约,想见他一面都很难。”刘天聚的强人个性几乎无处不在:5月14日,当经侦干警到其住处对其实施刑事拘留时,凭借着坚固的防盗门,刘天聚公然与干警“对峙”两个多小时,其间频频与外界联络,企图阻挠办案,逃避惩罚;初进看守所的刘天聚情绪激动,脾气暴躁,对抗心理顽固。

    随着审讯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强大的政策感召,刘天聚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痛哭流涕,承认“在东方电子的审计问题上严重不负责任,自负轻信,使审计流于形式。害人害己,罪不容恕!”

    刘天聚严重不负责任,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放权,使东方电子演出了一幕幕“自己造假,自己调查”的闹剧:按照审计注册会计师有关职责规定,审计人员应亲自向银行和第三方发询证函,以验证被审计企业财会状况的真实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该所负责审计的有关人员却把应亲自进行的调查、询证等工作交由东方电子公司自己去做,对部分回函印章不规范和多是复印件、传真件等不正常情况,不认真审查便大笔一挥,草草放行。

    为一己之私利,冒天下之大不韪,刘天聚等人注定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代价。

    长期混迹于业内且精明过人的刘天聚不会不知道打开“魔盒”的后果。但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除了主观上的“自负轻信”之外,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刘天聚“严重不负责任”,一步步走上犯罪的道路呢?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生命所在,只有保持独立,才能坚守公平与诚信。然而,事务所的职业行为又是一种商业行为,客户是衣食父母。在拼命追求业务量的环境中,在“谁拿钱就为谁审计”的体制下,有的注册会计师便一味迁就客户,将天平倒向客户一方。据了解,乾聚事务所通过连续四五年为东方电子审计财务报告,仅审计费用就获得240万元——对东方电子这样的大客户,不千方百计服务好怎么行?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刘天聚将独立性轻蔑地踩在了脚下——这也正是一系列虚假财务报告能够出笼的根本原因。

    “为了节约成本,保持充分的利润空间,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很容易就简化程序,甚至放弃‘谨慎性’这一会计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业界资深人士王积富先生坦言: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讲,如果进行详细、全面的审计,则审计失败的风险很小,投入的成本却很高;相反,如果审计程序过于简单,则成本很小,但审计失败的风险却大大增加。

    要害关口接连失守,造假公司“自我调查”——乾聚事务所的一些注册会计师就这样在关键环节上“偷工减料”,“与虎谋皮”,为了区区蝇头小利,将风险甩给了市场。

    违规成本小,难以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也是包括乾聚会计师事务所在内的一些“黑中介”敢于以身试法的重要原因。

    据了解,发达国家通行的“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具有更强的自我约束力,会计师一旦违规,事务所要承担“无限责任”,以全部财产赔偿损失,注册会计师甚至有倾家荡产的可能。而在我国近5000家会计师事务所中,绝大多数和乾聚会计师事务所一样,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这种组织形式:注册资本仅为30万元,同时,这也是违规的最高赔偿额。

    坚守诚信有多难

    2002年11月中旬,第十六届世界会计师大会在香港召开。开幕式上,朱基总理响亮地提出,所有会计审计人员必须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诚信为本,不做假账,这理应成为中国股市的第一块基石。不幸的是,现实常常事与愿违!

    放眼中国股市,丧失公平、诚信,“无视”、协助上市公司制造虚假财务报告愚弄天下的,乾聚会计师事务所远非第一个。

    近年来,随着琼民源、ST红光、黎明股份、亿安科技、郑百文、中科系、银广夏、麦科特、蓝田股份等一个个中国股市神话的破灭,中国股市一次次受到重创,6000万股民的投资信心也一再遭受摧残。在这些举世震惊的股市造假案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闪动着“黑中介”的影子。

    以“银广夏陷阱”为例,该公司1995年以来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这样的虚壳公司,深圳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却为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随后,财政部对中天勤的处罚决定称,该事务所未能发现银广夏的严重财务问题,存在重大审计过失,极大地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证券市场“三公”原则,触犯了法规。

    从世界范围看,中介机构协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也屡见不鲜,甚至连一些具有多年市场监管经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难以幸免。

    2001年底,大洋彼岸传来业界噩耗:曾排名全球500强第七的美国能源巨头安然公司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5.86亿美元,申请破产。瞬间,安然公司股价从最高每股90多美元跌至不足1美元,到2001年11月30日已跌至每股26美分。

    作为全球五大会计公司之一的安达信国际公司在安然公司破产前,一直是它的报表审计机构,2000年安达信从安然公司获得520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咨询收入2700万美元,审计收入2500万美元。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放弃独立审计原则,涉嫌协助财务造假的安达信目前正接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并将面临多方面的法律诉讼。

    “黑中介”祸乱的并不仅仅是一个股市,它已经侵入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

    2002年第二季度,我省公安与工商部门共同开展的整顿和规范公司出资行为专项行动,通过对近万家公司的检查发现,许多企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两虚一逃”——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和抽逃资金,严重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该专项行动立案59起,涉及金额17亿多元,共抓获犯罪分子50多名。”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的负责同志指出:“犯罪分子之所以能够得逞,同样离不开会计师事务所等违规中介的策应。”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违规中介”正侵蚀着新兴的市场经济基础。

    整顿经济秩序,重塑市场诚信,首先应“严打”中介违规。作为“4.24”专案的总协调,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新亭和副省长黄可华先后指出:东方电子财务造假大案教训深刻,发人深省。当前政府不但要在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上市公司上狠下功夫,对一些为虎作伥的违规中介机构也要严肃处理,以儆效尤。

    这,正是中国股市的希望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东方电子签订1.71亿元销售合同 2011-11-30
· “东方电子案”全面和解 专家表示堪称经典 2008-06-13
· 东方电子案全面和解堪作经典 2008-06-13
· 东方电子案6000多名投资人获赔 2008-03-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