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金融改革是中国财经界的热门话题。昨日(3月13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央行副行长刘士余、易纲、潘功胜就这两个话题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向市场传递政策思路,解析政策走向。
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潘功胜称,未来中国银行业会保持较好的稳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中国银行业有良好的投资价值
随着信贷的快速扩张,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结束了前两年“双降”态势,部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呈现“双升”,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引人关注。对此,潘功胜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都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水平总体较好。
潘功胜说,目前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足5000亿,而全行业的贷款余额已经接近70万亿,不良贷款率只有0.95%,“在这样低水平基础上有些波动应当属于正常状态。”过去几年中,中国银行业在拨备的提取上采取了非常逆周期的政策,去年年底拨备覆盖率的水平是300%,说明银行业风险抵御的能力非常强。
潘功胜表示,未来中国银行业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稳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的控制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投资价值。现在主要银行的市净率的水平在1.2左右,市盈率的水平在6、7倍,“应该是具有比较良好的投资价值。”
从2012年开始,银行的盈利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盈利增长回归常态,市场也有声音担忧银行的盈利能力。但是潘功胜回应,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比如ROA、ROE、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成本输入比、不良贷款比率等,这些反映银行绩效的主要经营指标均表现得较好。
铁路贷款及债券信用状况不变
日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将铁道部部分职责划到交通运输部,并组建了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担心,这一变动会对铁路贷款和铁路债券的信用状况产生影响。
对此,刘士余表示,铁路贷款和铁路债券都将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其信用状况不会因为铁道部的改革而改变。下一步国家将会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支持铁路建设、支持铁路的投资和融资。
刘士余说,最近媒体和社会各方面都十分关心铁道部改革涉及商业银行对原铁道部的贷款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铁道部债券的信用状况是否会变化。根据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方案,铁道部政企分开,原来由商业银行向铁道部发放的贷款以及铁道部发行的债券,铁道部下属企业从商业银行拿到的贷款都由新组建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继承。
“国家对铁道部原来贷款或债券等各项支持措施和支持政策不变,所以说商业银行对铁路总公司的贷款,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债券不会因为铁道部的改革而改变信用状况。下一步国家将会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支持铁路建设、支持铁路的投资和融资。”
刘士余说。
温州金改效果有待进一步推进
时值温州金融改革一周年,对温州金改的效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和观察。他说,央行和地方政府已就下一步的改革做了很多次探讨,会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温州金融改革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来继续推进,主要包括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范金融风险,探索个人境外直接投资的试点,加快培育地方的资本市场。
温州金改实施以来,温州经济处在下行的周期中,这种回稳重启的速度与社会预期值出现差异以后,舆论开始转而质疑改革的作用和有效性。潘功胜说,有些观点可以理解,但是很多观点过于简化,而且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看温州金改的效果不能不提金改的背景。周小川表示,温州金改的背景有两重,一是在2011年年底,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温州出口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企业陷入困境,所以一些同志希望通过金改帮助这些企业走出困境;二是因为温州是民间资本较多的地方,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这样的条件下,从温州开始探讨更好地发展民营金融,能够使金融更好地为基层服务,更好地支持对外开放,特别是民营经济对外交往的便利性。
潘功胜称,对于温州金融改革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预期,它的综合效果还有待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人民币跨境使用将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
针对有记者提出的人民币跨境使用对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影响,周小川表示,人民币跨境使用之后,产生一种需求,就是希望资本项目兑换能够走得更快一点,这个需求会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的进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周小川指出,资本项目可兑换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所以还是按逐步实现的提法来把握。资本项目可兑换不仅对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好处,对于整个中国实现开放型市场经济也有好处,“资本项目可兑换之后不管是国人、外国人、国内的实体、国际的实体,和中国打交道的便利性都会大大提高,对货币和交易的信心也会大大提高。”
目前前海正在试点离岸人民币业务创新,周小川称,前海的改革主要是发挥地区优势,进行更加开放的试点,并非专门针对货币或者金融交易,“当然前海的开放试点必然对金融市场的开放有促进作用,也会对金融市场的开放产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