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开年,我国中东部地区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全民关注的问题。河北省政协主席付志方委员对此进行了深入调研和思考。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记者就雾霾的防治问题,对他进行了专访。
华北要联防联控,统一行动
记者:听说这次两会,您带来了雾霾防治方面的建议。请问您是怎么考虑的?
付志方:我带来的建议是推进华北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元旦起,我国按新标准监测的城市中,华北地区有11个属严重污染的城市,北京、天津、石家庄多次发布蓝色警报和橙色警报,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二是因为华北地区特别是京津冀之间,大气扩散条件差,区域大气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较为突出。
记者:您提出华北地区联防联控,有什么应急和具体的建议?
付志方:环境保护部正在着手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体制,推进区域统一规划、统一治污、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考核。我认为,首先应在华北地区推进这几个统一:一是建立协调机制。由国家大气污染治理主要责任部门牵头,有关部委和华北各省市共同参与,明确责任主体,通盘研究,统一部署,统一行动。比如,华北地区一旦公布黄色或橙色警报,各城市都要启动相应的限行限排等应急措施,成片实施。二是统一规划。对治理污染工作的所有方面与预期目标作出全面安排,其中有关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内容要有刚性的量化指标;编制时间表和任务表,分步实施,以促进目标实现。三是促进投入公平。将治理华北大气污染作为重点工程,予以财力投入上的倾斜。根据各省市的不同发展水平,对大气污染的不同影响,合理测算,促进投入大致公平。
调整结构,倒逼企业升级
记者: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联防联控靠什么?
付志方:最根本的是通过结构调整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首先,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华北是我国钢铁、煤炭、石油、火电等产业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有必要强化企业环境保护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环境准入门槛,运用“高标准、严管控”的环保管理机制,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其次,着力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工业布局。转变经济核心圈层发展不了的企业,向外围圈层简单转移的理念和做法,实行在升级中转移,在转型中承接。第三,着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能源合理替代。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大生物能源研发和推广力度,狠抓燃煤污染和汽车尾气污染的控制,从源头上控制PM2.5的污染。第四,着力调整城市功能结构,优化城市布局。华北各城市历史悠久,禀赋各异。要根据城市资源环境状况和历史发展实际,对大中城市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并确定生态建设的重点,植树造林、改善生态、洁城净天。
统一防控标准,更新设备技术
记者:在区域联防联控方面,您认为还要注意什么?
付志方:必须以创新促进区域联防联控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一是标准和制度要统一。对于治理大气污染,华北地区各省市控制标准高低不一,应对各自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进行修订。二是设备和技术等级要提高。国家颁布的空气质量新标准,收严了监测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由原来的50%—75%提高至75%—90%。因此必须利用更好的设备和技术,比如提高汽车排放标准。三是要运用法律、经济、科技、管理等多种手段,综合防治。四是在宣传上创新。年初的雾霾天气,媒体将数据向群众公开,将防治方法向公众介绍。现在不少群众自发不开车、搞绿化,这样的做法值得倡导、总结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