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业“三角债”危机愈演愈烈
2013-03-06   作者:  来源:中国工业报
分享到:
【字号

  尽管并网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光环”足够耀眼,但却不敌前所未有的“弃风”量更让人揪心。

  2012年我国风电限电超过200亿度,比2011年增加了近一倍。

  大规模的限电,使得风电开发商的收入严重缩水。

  而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开发商的窘境直接传递至整机设备制造商、部件供应商乃至原材料生产商———风电产业的“三角债”危机,也愈演愈烈了。

  弃风限电翻番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初步统计,2012年我国风电限电超过200亿度,相当于损失了100亿元———而这一数字比2011年增加了近一倍。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我国风电弃风比例超过12%,而风电企业因为限电弃风损失达50亿元以上,约占风电行业盈利水平的50%。

  “2011年,‘三北’地区的风电场平均弃风率达16%,我们很难保证一个风电场能够在弃风16%的情况下还有盈利的空间。”龙源电力总工程师杨校生向记者坦承。

  而到了2012年,这一问题更加“严重”,也越发“麻烦”了。

  在2013年“中国风能新春茶话会”上,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透露说,2012年该公司的限电比重达到13.8%,限电电量为28亿千瓦时,也就是说,因为限电损失了14亿元的净利润。

  作为电网的调峰手段,在谢长军看来,风电的限电量保持在5%以内是合理范围,但达到13.8%就不正常了。但据他估计,这一数据恰恰就是去年全国的平均水平。

  谢长军的判断在另一风电开发商那里也得到了验证。

  “因为限电比较严重,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严峻。”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永生抱怨说,2012年该公司在限电和CDM上总共减少了15亿元的净利润。

  “现在,围绕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问题已经从最开始的设备制造转移到风电并网的矛盾上。”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高虎告诉记者,“我认为,包括2013年在内的未来三年,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最大挑战还是来自于风电并网。”

  三角债愈演愈烈

  “弃风问题使得度电成本增加,并吃掉了所有技术改革的成果,开发商的盈利缩水,从而也引发了行业的‘三角债’。”对此,杨校生直言不讳。

  在他看来,2013年,我国风电行业面临两大挑战:一个来自于“弃风限电”,另一个则来自于行业“三角债”所引发的风电设备制造商现金流紧张。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的风电行业已陷入了恶性循环,即国家拖欠开发商、开发商拖欠制造商、制造商拖欠部件商的怪圈。来自电力市场、输配电系统等下游的压力已经迅速传递到整个产业链。

  据风机制造商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海波透露,该公司去年三季度的应收账款达100多亿元,“欠款对公司影响很大”。

  作为一个部件供应商,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定金也颇有发言权。

  他告诉记者说,去年公司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就是应收账款太大。“在三角债上,我们可能处在最倒霉的一个位置上。”

  “政府欠了开发商的钱,开发商不给主机商钱,主机商又不给叶片商钱。我们用的还是比较好的原材料,而好的原材料是不能欠钱的。这样,我们就不能不从银行贷款给人家钱,所以我们是两头‘欠’,别人欠了我们的,我们还不能欠别人的———我们是最困难的。”他抱怨说。

  “这样下去大家都得被拖垮了。”谢长军坦言,“能不能从头开始做起,也就是建立一个有序的市场?”

  对此,业内人士强调说,产业链资金拖欠的三角债,是行业在2013年要突出解决的一个问题。

  “但光凭风电企业的一己之力,难以冲破全产业链‘冻结’的局面,因此,行业需要一个推手,即政府。”风能专委会理事长贺德馨告诉记者说,希望随着政府补贴资金的逐步到位,可以部分增强开发商的造血机能,进而盘活上游设备制造企业,也希望随着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减少弃风限电。

  度电成本渐成核心指标

  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高速增长后,2012年我国的风电行业开始面临一系列发展瓶颈:上游产能过剩、下游需求疲软、并网消纳困难、弃风限电严重、产业链资金压力加剧、出口遭遇贸易壁垒等。

  在全行业面临亏损风险,发展增速开始放缓的情况下,风电度电成本在业内的关注度逐渐上升。

  日前的斯维奇度电成本调查结果显示:跟以往只关注风电的千瓦造价不同,目前,度电成本越来越受到风电开发商、投资者和风场运营商的青睐。

  “在欧洲,度电成本是开发商做决策时非常看重的一个因素,当下这一因素在中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对中国的开发商而言,度电成本已经成为他们选择风机设备和系统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斯维奇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基宁表示。

  而度电成本作为风电场建设的考量指标,能更加直接地衡量风场的投资收益,引导设备供应商提高产品质量和风能利用率。

  所谓度电成本,在杨校生看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风电场的造价,包括风电机组和风电工程的造价以及管理的成本,这些成本的总和摊到风电机组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每一年,就是每年风电场所要发生的费用;二是风电场的发电量。“用风电场的年发电量除以每年摊到风电场的造价就是度电成本。”

  据金风科技市场总监侯玉菡透露,在近来的招投标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业主开始关注度电成本的概念,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在选择风机设备时,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和运行效率。“而在此之前,我们基本上还是围绕着单位千瓦造价的概念来做招投标的工作。”

  在斯维奇市场总监JussiVanhanen看来,降低度电成本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降低整体的资金投资成本、设备运营和维护成本以及燃料成本,同时提高风电机组发电量。“而那些把降低度电成本作为首要任务的中国企业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实际上,通过近几年的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我国风电场的建设成本下降很快。

  据了解,一方面,风电机组的价格已从每千瓦6000多元下降到每千瓦3000多元;另一方面,随着风电机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风电的转换效率和单位千瓦的扫风面积都不断增大。

  “这些因素都应该使得我们的度电成本不断降低,但由于目前风电送出和消纳环节受阻,弃风严重,使得风电度电成本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扭曲,根本降不下来。”杨校生感慨说。

    ■相关链接

    风电已成我国第三大电源

  即便面临一系列发展瓶颈,但2012年中国风电产业仍在平稳向前发展,并未停滞不前。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初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400万千瓦左右,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76413兆瓦。风电并网总量达到60830兆瓦,发电量达到1004亿千瓦时,风电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煤电和水电之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

  “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表明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走上了‘主战场’,进入了能源的主流。”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

  风能协会的初步统计显示,2012年新增吊装容量排名前十的风电整机制造商分别为:金风科技、联合动力、华锐风电、明阳风电、湘电风能,上海电气、远景能源、东汽、歌美飒、重庆海装。

  其中,华锐风电的排名降为第三名,而远景能源则异军突起,从此前的第十五位飙升至第七位;在外资风机制造商中,惟有歌美飒一家挤进了前十名。

  “2012年是统一认识的一年,无论是并网遇阻还是弃风限电,无论是资金压力还是市场低迷,根本上还是风电市场的消纳问题。”风能专委会理事长贺德馨表示,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治疗方案”,即必须进行市场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

  2013年,是加快调整的一年,风电行业当前面临的许多问题仍会持续。“这一时期,对风电企业而言正是修炼内功的好时机,如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运维服务能力以及稳步走向国际化等。”贺德馨提醒说。

  在他看来,未来几年,随着行业政策的逐步完善及并网瓶颈的破解,我国风电产业将迎来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横店东磁追讨4736万欠款 超日太阳现三角债风险 2013-02-04
· 金风科技身陷三角债 风电产业链回款困难 2012-11-21
· 警惕企业“三角债”沉渣泛起 2012-09-07
· 警惕三角债风险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 2012-08-31
· 警惕“三角债”触发房地产金融风险 2012-08-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