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2012年6月以来的两次降息招致了一些经济学家的批评,被指责为之后房价出现反弹的关键原因。笔者认为这样的观点并不客观。央行这两次降息总体效果是“非对称”的,银行的息差受到明显的挤压。我们以为未来利率政策的取向依然会指向这个方向。所以,实际存款利息下降可能会非常有限。
中国过去人为将利率压低到自然利率之下,给储户规定一个低利率,于是银行得以顺利将家庭部门储蓄向作为借贷者的国有经济部门转移。家庭长期贡献补贴投资繁荣。通胀使得投资脱离消费,阻碍了中央政府试图利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努力。近年央行的政策一直在尽力修正这种极度扭曲的货币条件。
通过推动非存款性负债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来实质性提升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挤压其息差空间;使得银行粗放式资本扩张模式变得不可持续。我们推断,尽管随着降息的继续,存款基准利率也会相应地被推低,但央行或会采取一些手段去对冲基准利率下行的影响,如进一步打开存款利息的上浮空间。
所以未来降息非对称性效应可能会更趋明显,央行可能需要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强制推低债务成本以保证经济的去杠杆进程。所以需要更深的思考去体会央行的利息政策,降息的非对称效果客观上压缩银行息差,从供给端抑制了信贷的扩张,不是从需求端。如果整体信用仍呈现收敛态势,降息并不构成房价反弹的推动因素。
(摘自《金融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