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发行“高烧不退”
2013-02-06   作者:记者 杨溢仁/上海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字号

    一边是即将拉开的城镇化序幕,一边是被动收窄的地方融资渠道,开年以来,城投债发行“高烧”不止,规模远超去年同期水平。业内普遍预计,今年通过债券渠道筹措资金将成为各级融资平台优先考虑的方式,而城投债2013年的净发行规模可能较2012年显著上升。

  地方融资需求有增无减

  近日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传出信息,在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及外需疲软的环境下,多地下调了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目标。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速就已经出现了大幅回落。财政部1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增幅放缓至12.8%,较上年回落12.2个百分点。种种迹象表明,财政收入已结束了多年的高增长期,2013年增收压力依然较大。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面临着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骤降的尴尬局面。穆迪最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去年中国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同比下滑14%,和2011年增长22%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导致地方政府收入增长放缓的重要原因之一。
  毫无疑问,土地收入一直是中国地方基建项目资金的主要来源。而在城镇化发展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投入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有增无减,其融资与再融资压力可见一斑。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贺军坦言,随着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土地财政”模式难以为继,这显著加大了地方的财政压力和融资压力。
  贺军指出:“在经济增长放缓、财政增收放缓、经济转型与调结构、持续房地产调控、整顿‘影子银行’等多种手段之下,地方政府的融资环境实际上面临空前紧缩的局面。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惯性,过去铺开的摊子不可能一下子紧缩,鉴于此,地方政府的融资焦虑,不仅会持续,而且会加剧。”
  “平台贷款年初以来一直以展期为主,基建信托逐渐受到监管层关注,后期大幅增长空间着实有限。”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看来,这意味着今年地方政府的大量融资需求还会通过城投债的渠道来解决。

  城投债券发行持续升温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前各级地方投资冲动和债务风险之间的矛盾正愈演愈烈,不少城投企业采取“发债还贷”“发债付息”等方式投入项目建设,财务风险不断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以来,城投债的发行力度明显加大。根据中央结算公司登记托管的数据,2012年全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城投类债券累计已达6367.9亿元,较2011年增加3805.9亿元,同比增长148%。
  此外,按照WIND统计的城投口径,现阶段单月新发城投产品的规模已经达到千亿元水平。
  “随着融资监管的趋严,以及融资渠道的受阻,地方必然会在债券市场方面寻求新的突破。”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公司公共融资部总经理曹明称,“其实,今后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将成为大势所趋,城投债、资产支持证券这种风险分散型融资渠道的使用将会进一步增加。”
  记者发现,虽然城投公司所进行的项目并不仅限于公用设施的建设,但是城投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与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有券商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和2011年城投债发行量在市政设施投资中的占比稳定在16.6%附近,可到2012年中,上述比例已迅速攀升至36.7%。
  东方证券预计,如果2013年银行对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额度依然紧张,那么城投类债券的规模很可能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净发行规模料超过8000亿元。

  阳光融资仍是演进方向

  “展望未来,监管层除了应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地方政府在限定时间内完成地方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外,也可以把城投债改为市政债,明确发债主体的责任。”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高管均表示,城投债向市政债的演进将成为大势所趋。
  城投债虽然处于灰色地带,有不规范、不透明等问题,但它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确实作出了贡献,全盘否定是不明智的。在发展中完善、并逐步化解其中的风险才是正确选择。
  “当然,将城投债转变成为市政债,所面临的障碍绝不仅仅只存在于修改预算法这些技术性的层面。”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认为,建立市政债体系所要求的,是对我国现行财税体系的大幅度调整,通过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来消除其预算软约束,这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过,把城投债发展成市政债,把地方政府的权责界定清楚,把风险暴露在阳光下,将更多长期资金吸收到基建投资中来,应该是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对此,中央结算公司亦呼吁,引导城投债逐渐向市政债转型,将地方政府的隐形担保显性化,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建设,如要求地方政府公布财政收支状况、出台市政债免税措施等,鼓励城投债朝着更为阳光、健康的方向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业内预计城投债短期信用风险不大 2012-11-23
· 城投债:绽放的带刺玫瑰 2012-10-09
· 无需过虑城投债风险 2012-09-21
· 多只城投债偿债指标存在虚高嫌疑 2012-09-14
· 放开非百强县发行城投债需慎重 2012-07-0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