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正在失去作为低成本生产基地的竞争优势,从生产手包、衬衫到生产基本电子元件的各个领域的制造商都在把业务外迁至东南亚等成本更低廉的地区。
从外商直接投资数据中折射出来的这一变化,对于担当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中国经济来说可谓有喜有忧;一方面,中国政府希望国内产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并提高国民收入,但另一方面,减少对制造业的关注意味着中国领导人要确保其他领域能够创造就业,从而保证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动机继续轰鸣。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减少3.7%,为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首次出现年度下滑。经济学家认为,2012年实际使用外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周期性的,受到中国经济总体减速和欧洲持久的债务危机影响。但应该承认,国内工资水平上升的长期趋势和其他成本因素造成的竞争力下降、特别是基础制造业竞争力的减弱也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在海外资本的帮助下,中国成为低成本的制造中心和全球增长引擎。但劳动力成本上升、日益增长的城镇人口对岗位和劳动条件的更高要求、以及与低端制造业伴生的严重污染问题,都已经蚕食了中国的成本优势。为了培育坚实的消费者基础,中国正试图调整经济结构,改变传统上依赖低端制造业和密集资本投入的格局。
向其他国家转移并不意味着放弃中国。在接受调查的约300家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中,58%称中国仍然是它们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不少企业也寻求从中国沿海制造业城市迁往成本更低的内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