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京市的家政服务协会发布了一份文件,内容是“规范市场上月嫂的服务和收费”。在这份规范里,关于月嫂收入的部分让不少人都非常的惊艳。月嫂的最低收入是近4000元,而最高收入则达到了近万元,这还没有包括中介机构的服务费和管理费。这样的一个收入水平,可能让不少白领阶层都相形见绌。但即便是这样,在当前火爆的市场需求面前,高价的月嫂仍然非常抢手。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著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刘戈共同评论。
月嫂供不应求,建筑工人月薪上万。高薪蓝领,是否贵的有理?
母婴护理师俗称月嫂,全国不少地方,不仅出现了一嫂难求的现象,金牌月嫂的工资甚至上万元,在河北省石家庄,有经验的月嫂已经要价六七千元,相当于石家庄半年的人均工资收入。40余岁的杨女士,听说月嫂的工资又涨了不少,所以特意来到石家庄某家政服务公司应聘。
杨女士:如果说拿到五六千块钱的话,我觉得作为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妇女,真的觉得已经很知足了。
月嫂要价这么高,准妈妈们愿意接受吗?
准妈妈:为了孩子,多花点钱也值了,反正就一个月。
表面上看月嫂用工资极高,但每月28天的超高工作量,加上眼下供不应求的现状,月嫂市场整体价位还有上涨的空间。
月嫂从业者:像我们做月嫂的长期住在别人家里,一住就是一个月,比较辛苦。最起码得有爱心,没有爱心,你想干也不干好。
在北京,月嫂市场更加火爆,月嫂不仅月薪上万,而且大部分月嫂需要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前预订,针对这种情况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在2012年12月发布了《母婴护理师岗位规范》以及月嫂工资参考价,规范将月嫂岗位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此外,未来北京月嫂的工资也有了参考标准,初级月嫂最低价位3957元,高级“月嫂”工资参考价为9909元。不过北京家政服务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布月嫂工资参考价并不具有强制性,仅供参考。
最近在网上流传的一张深圳建筑工人的工资单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在这张工资单上,最普通工人每个月能收入三四千元,泥瓦工日薪达到220元,每月接近7千元,而建筑队长每月收入能超过一万元,这份工资单让很多白领们大呼情何以堪,自嘲想跳槽。
到底有多少人真的愿意当泥瓦工?记者在深圳人力资源市场采访发现,虽然有求职者表示可以考虑,但大部分还是不愿意干泥瓦工。
求职者:关键是专业不对胃口。
有的是面子问题。可能放不下这个身段。
不愿意干建筑工人那是不是可以考虑快递员的工作?在杭州申通快递的一些优秀快递员,这两年每年年底赶上网络购物旺季,月薪能达到近万元。但是快递员挣的多,那可真是辛苦钱,有些穿梭在小区、街道,专揽小卖家邮件的快递员们,每天光爬楼梯的时间就超过15个小时。
快递员:双十一有很多件要派,如果平均每件要派(5分钟)时间,小区往楼上爬的话,如果一天派180件需要多少时间,很长时间。晚上收件要收到7、8点。
刘戈:月嫂的工资与她的付出是对等的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月嫂这个工作不那么好做,因为她实际上一方面照顾产妇,另外一方面照顾孩子,在整个期间可能有好多天晚上都是合不着眼,所以你不要看他工作的这一时段的收入看起来比较高,她的劳动强度和她的收入相比,或者把她的整个收入放在一年里,她所获得这样一个收入相比,并不算高,我真的不认为这是很高。另外,目前能够符合大家期望值的这种月嫂,现在其实远远不够,就会出现这样一种预期和最后实际的效果不符。家政公司可能推荐一个月嫂,说她值八千、九千,但是由于没有经过一个特别严格的培训,也没有那么长时间的从业经验,那可能就有期望值和实际的工作表现之间的差距。
一个行业在刚刚诞生的时候,他通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比如像互联网,一旦遇到井喷的行情,员工的价格都会迅速上涨,那么在这时,原来没有经过训练,或者是技术水平不太高的一些人都会进来,再继续自然就会有一个淘汰的过程。当然,这个市场是一个大市场,去年全国出生的人口是1600多万,那么这1600多万,如果有十分之一的人用月嫂的话,这就是给全国一百多的亿一个产业,这一百多亿的产业实际上最后通过月嫂、家政公司,所以它也是一个服务业的延展,所以这个市场还是可以去认真研究和发掘的一块蛋糕。
马光远:月嫂是工作强度最高的一个行业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实际上不是一个工资的概念,每天工作可能不仅仅是八小时,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两个八小时都不止,月嫂干的活,从孩子的饮食起居到孕妇的饮食起居都要做。如果说一个家里雇一个月嫂,雇三个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对任何人来讲,如果真的很敬业,做她应该做的很多事,她会非常的辛苦,而且都没有节假日,所以如果把月嫂的工资按照八小时来算,我认为比较低。而且很多月嫂,事实上家政公司一般不给她上三险,她拿到的工资是实实在在的,也没有保障。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按照劳动强度,月嫂也是工作强度最高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一直说,不要用工资来误导这个行业本身,因为如果我们有一个非常健全的月嫂培训市场,月嫂的家政公司,那么我们把她小时的工资算在里边的话,事实上不算一个很高的待遇。
我们现在今天纠结于什么?就是月嫂的工资究竟高不高?事实上我们还要高,这么高的工资本身,那么他提供的服务适合不适合?事实上用过月嫂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你要雇月嫂,一般要换好几个,你才感觉比较满意。事实上,现在北京市家政协会要规范月嫂的工资,其实我觉得最需要规范不是她的工资,而是你能不能通过一整套的行业的规范操作的规程等等,给大家提供能够达标的服务。另外就是满意度,这个满意度我觉得有点高,因为到目前为止,这个市场的需求非常大,但整个市场的产业链来讲,培训市场根本没有起来。如果要保证月嫂市场提供的月嫂比较合格,那么一个庞大的培训月嫂的市场必不可少,一个行业的规范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现在来看,事实上无论是培训的前端,还是对日常的监管,还是行业规范,事实上我们现在都非常需要,所以说满意度能达到61%,我觉得现在今天受调查人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
刘戈:蓝领工人的人数不够 而白领人数趋于饱和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是跟过去的几年相比,或者过去的十几年相比。其实在80年代初的时候,建筑工人的收入和普通干部工人的相比,还是比较高的。80年代初的时候,我自己就干过,虽然时间很短,一个月挣50、60块钱,但是很辛苦,一天干12个小时的工作,非常辛苦,非常的累。那个时候和普通的职员相比,工资其实不低,后来为什么慢慢的低下来了?是由于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到城市里寻找工作,所以这个工资一直上不来。
2010年,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发生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这件事情没有被重视,就是人口结构的一个变化。2010年,中国从15岁到60岁的所谓劳动适龄人口,由过去30年来的持续增长,到这个拐点开始下降,今后的十年这个数字将不断的下降,可能会这十年下降三千万,由于这样一个变化,实际上真正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不够了。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正因为有了这个变化,所以最近连续七个季度我们的经济在下滑,但是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失业,就是因为这个拐点的到来,由于这个拐点的到来,那么体力劳动,蓝领工人的工资现在在提升,尤其是一些劳动强度大,又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这样的工作增长最明显。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可能还是有结构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他对于体力劳动者的需求非常得大,而对于所谓的大学生,这样一些脑力劳动者的需求相对饱和。在目前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部分体力劳动的岗位的工薪急速上升,在经济发展一段时间以后,进行部分的转型以后,那也可能又能够形成一个新的平衡,那可能又会看成一个新的变化,所以这个变化到底是什么样,现在也说不清楚。
马光远:蓝领工资的提高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变化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这是社会给人一个多元选择的结果,以前我们的市场机会非常少,不管你有多少工人,但是你的选择就是那几个企业,你必须到那几个企业去干活,一天干十三四个小时,一年下来不一定给工资。但是现在他的选择机会非常多,我可以在这个工厂干,也可以在那个工厂干,我还可以去创业,我还可以去当快递员。我觉得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事实上给各种各样的人提供很多行业的就业机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选择一旦出现,那么整个的劳动力市场事实上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所以这是一个进步。我们不要惊讶于,我们教育这么多年,读了博士以后,结果发现收入还没有人家高。如果你愿意选择做快递员,你可以有这样高一个收入。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市场的变化,而且是社会进步一个变化。
当很多人看到快递员拿到月薪收入上万的时候,有很多人就会进入,有很多人进入的话,他的工资水平自然会下降,所以我觉得不要大惊小怪。我觉得更多的变化就是,人的选择多了,人的选择一多,事实上这个社会进步了,它自然会达到一个平衡,不要担心他们的工资会损害国家就业的竞争力等等。
我感觉这个变化出现以后,如果真的有博士去开出租车的话,这是对教育本身的一个触动。我们就会很少在教育的时候说,读完小学读中学,读完中学以后读大学,读完了大学以后硕士、博士,只要这样进行下去,好像人生才是完美的。如果你去上职业高中,你去做一个高级技工,没人看得起你,但这种观念以后一定要变化。当我们的高级技工不够的时候,他的工资肯定要上升。你读了博士,不一定找的到工作,你读了名牌大学以后,不一定找到工作,为什么?因为你学的东西可能到社会上根本没法去达到你的价值,但是一个技工,我学的就是怎样焊东西,那么我的技术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我自然就有高收入。我觉得这对于中国人的观念,对中国人未来教育的观念,对中国的职业教育都是一个很好的事,我赞同这个情况的出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教育事实上有一种高消费,还有办公室的一般工作必须招硕士,这个观念也应该改变。
杨燕绥:不应再一味的追求低成本去索取人口红利
(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当劳动力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劳动力的成本就是相对低的,但是这时候实际上政府出来应对太低的成本。劳动力是有一个保护的,所以我们在劳动人口富裕的时候确实有红利,但是这个红利不能盲目的扩张,也不能盲目的依赖,需要一个科学的态度。我觉得这里可能需要的是,劳动人口原来有的红利怎么再通过增强人力资本基础上,让这个红利能够有一个延续,向老龄人口过渡,但这个我们需要很多收入分配政策,公平的福利政策,好的职业培训政策,人力资本的发展,利用保护政策,才可能实现这个问题。
中国再不是一味的追求低成本,去索取我们的人口红利,因为这样的索取,可能在当前获得一点红利,可是未来得社会成本要大好几倍,所以科学的对待劳动成本,中国现在已经是转变收入结构,转变收入分配政策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
刘戈:以前能享受低价的劳动力 以后可能不会再有
(《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一个是观念的变化,可能原来大家非常看好的所谓的白领工作,以后一方面竞争很激烈,可能需要在长时间去适应这样一个低薪的工作,那么只有你在行业里做的很好了以后,薪水才能提升。另一方面,可能你在消费的时候,你以前能享受低价的劳动力,比如说保姆、小时工等等,但可能你以后就不太有能力去担负这样的一个成本,所以对于很多年轻的白领来说,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马光远:传统的服务业也能创造很好的就业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目前很多行业的工资非常高,这些行业事实上没有人看到,但是如果未来有很多人发现了,就会进入这个行业,所以我觉得解决中国的就业,我们不一定非要去搞高新技术产业,有一些比较新型服务业,比较传统的服务业,都能创造很好的就业。比如说快递行业,事实上就是人少,比如说建筑瓦工,也是因为人少。如果人多,这个行业的工资自然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