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结束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全国能源系统要“不失时机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的政策,让业界对新成品油定价机制落地的期待再度热烈。业内人士认为,新成品油定价机制有望随着2013年春节后第一次调价推出。但专家表示,新机制可密切成品油价与国际市场价格的联动,但不能解决开车一族的想法,把价格降下来。
专家观点: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并不能降油价
2012年,“四涨四落”的国内成品油价格,使得业内外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呼声空前强烈,部分行业机构分析认为,新机制或随今年成品油首次调价推出,但专家表示,成品油新定价机制并不能降油价,有车一族或将失望。
在多次的期待中,去年新机制的推出最终化为泡影,但新定价机制的改革框架却已经逐渐清晰。
据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目前多位行业专家预测,成品油调价周期将从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同时取消4%的涨跌幅度,目前调价参考的挂靠油种或也发生变动,市场认可度逐渐下降的但辛塔原油因,极有可能被阿曼原油所代替。
但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在作客中新网视频访谈时却表示,大家所讨论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实际是让成品油的价格离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步伐更近而已,并不能解决开车一族的想法,把价格降下来。
王震说,不管是改变挂靠的品种还是调整4%的调价区间,只能使涨跌幅度小一点,使之和国际市场的联动性更加密切,但解决不了价格水平。在我国能源供给要靠进口来满足的状态下,国内油价的价格水平更多的是取决于国际市场。国际市场整体往下走,国内也要往下走,所以处在国际上的大众商品价格比较高的时代,我们相对来说付出的代价要多一些。
数据说话:原油进口依存度创新高
金银岛提供数据显示,
2012年1-11月,我国原油产量共计为2.06亿吨,月平均产量在1700万吨左右,虽然目前12月份原油产量数据尚未公布,但按照月均1700万吨计算,2012年全年我国原油产量将超过2.06亿吨,将再次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不过,中新网能源频道了解到,昨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能源和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均增加,其中原油进口27亿吨,同比增加6.8%,进口均价为每吨814.2美元,上涨5%,进口累计金额已达2206.7亿美元,同比增长12.1%。进口依存度依然在上升中。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今年能源类商品进口,面临着一个比较严峻的形势,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央行进一步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一段时间内货币流动性的增加,这些新增的货币流动性可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到大宗商品市场和新兴经济体,预计可能会引起能源资源类商品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
新华网9日报道称,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也称,2013年全球石油整体供应或维持充裕。对中国而言,石油供应并不需要特别担心,相比之下,更需要认真面对的是国际油价不断走高的风险。
业内预测:成品油调价推迟至春节后
近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小幅下滑,但三地原油变化率却延续上行趋势,据隆众石化网测算,截止1月9日三地原油变化率为-0.43%,较前一工作日上涨0.15%,与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规定的±4%调价“红线”相差甚远。
隆众石化网成品油分析师司斌认为,距上次国内成品油调价已过去近两个月的时间,而三地变化率始终在±1%之间徘徊,而就目前国际原油走势来看,本月三地变化率数值将难有突破,调价可能性极低。而照此态势发展,新定价机制的出台必将在春节后,届时发改委或将在国际原油走势长时间平稳或上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将其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