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稳步回升态势已逐步确立。然而,全球经济举步维艰,面临充满诸多难题和多变因素的经济环境,中国经济何去何从备受关注。
新华社针对中国经济未来走向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可供选择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挑战一:欧债危机久拖不决,美国经济虽有好转,但前景依然黯淡。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经济持续萎靡不振,外需低迷已成定局,短期内难以好转,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必将增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扩大内需,提升外需层次。
通过调整收入分配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国家财富向民间转移,释放国内居民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以弥补可能长期持续的外部需求不足。
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调整出口结构,发掘国际市场的新消费潜力。全球化红利远远不止于商品贸易,包括咨询、会计、律师、医疗、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贸易空间巨大。这一方面对国内制度环境的要求更高,如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等,另一方面也需要以灵活的民间资本力量为主挖掘全球化红利的潜力。
挑战二:中国的人均GDP已迈过5000美元门槛,国际经验表明此时极易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因为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增长会遇到瓶颈期,需要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社会预期值的增加不会停止,两者的剪刀差容易引发社会问题。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必须在保持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推进相关领域的改革来促进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增长新格局的形成,即由过去依靠农业转向工业再到服务业为主支持经济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中国必须转变过去单纯强调速度以及依靠外需、低廉的环境资源和劳动力的发展方式,创造条件促使企业向产业链高端转移,改变产业结构不均衡的现状,努力发展第一和第三产业。
挑战三:深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全球竞争力。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总的原则是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注重发挥企业家才能,加快科技创新,加强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规模经济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挑战四:“去房地产化”。“房地产化”推动了中国经济的高增长,也导致了住房市场的投机,不仅快速推升了房价,挤压了住房消费需求,还把房地产泡沫吹大,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政府必须实现住房的民生性及住房市场性质上的转型,对当前与住房市场相关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及住房保障政策进行重大改革。
首先,进一步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其次,对住房的投资性、住房的消费性、保障性住房等用政策进行严格区分,三者的比例最好是20:70:10,即把投资性住房规模限定在20%以内;第三,对当前国内住房统计指标体系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