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记忆。我们自己拿着空油瓶到粮油店去打油。一个大漏斗插在瓶口,咕咚咕咚灌油进去,然后拿回家炒菜,在那个年代,大家吃的都是那样的散装油。但是现在,用瓶子打油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我们家里的食用油早已经变成了桶装油。如今散装油依然大量存在,但它的卫生和安全早已不如以前了,我们在不同的场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着这些油,那这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沈竹和特邀评论员食品安全专家董金狮、著名财经评论员张鸿共同评论。
散装油市场卫生状况触目惊心。散装油到底有多不安全,散装油又来自何方,流向哪里?
这是记者在武汉的散装油批发市场上看到的情景,生意兴隆的批发商门口都堆放着这样污浊不堪的大油桶,这个大铁桶里装的大半桶稍稍结冻的就是散装油。这些塑料桶是反复用来装散装油的中转桶,在它的旁边这些临时性油桶曾经是油漆桶和涂料桶,在这家经销店的散装油油桶上面堆放着拖把和鞋子等杂物,而这一家油品经销店更加夸张,老板娘直接把油桶旁边当成了孩子的厕所。在武汉的白沙洲和太平洋农贸两个批发市场,20多家散装油经销店的卫生都是如此。
记者:质量安全上?
油品批发商:绝对没问题。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一家油品经销店门口一辆本来拉甲醇的运输车却被用来运送食用油。
油品经销商:我这个罐容能装1000多吨。
记者:那么多油能卖完吗?
油品经销商:我一天有时候就卖100多吨油。
何东平(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
油料及油脂工作组组长):这几年我们对武汉市的一些市场情况,有这样的一个分析,凡是在菜市场那种散装的油脂,几乎是95%不合格的。那么它不合格主要是浑浊,酸价过高,杂质过多。水分多高。
董金狮:散装油没有关于自身的定义和标准(《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如果看到这样的油,我们食欲就会大减,可能下饭店我们都会心有余悸。其实我们国家对食用油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从生产环境来说,比如进车间里,要进行更衣、洗手、消毒,从业人员都有健康证,车间里的卫生都有严格的规定,然后对它包装材料、包装信息都有严格规定,但现在的问题是他不知情这个标准,导致了劣质的散装油会流通到市场里去。
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油本身是不是符合食用油的标准?我们对食用油的分类物质,羧酶ab,黄曲霉毒素,甚至重金属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这是有国标的。第二,你生产的卫生能不能达到要求?油是好的,但是环境卫生达不到要求,苍蝇到处乱飞,老鼠到处乱窜。甚至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可能都会进入到油里面去。第三,就是包装材料,我国有食品包装材料的专门的标准,必须是食品用的,比如装油可以用铁桶子,或者不锈钢的,但不能用铜的,而且装油的铁桶体积不能大于220升,你可以用塑料和玻璃的,也是食品级的材料,但不能大于25升。实际上,我们国家没有散装油的标准,也没有散装油的定义。实际上在市场流通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可以说是没有人管的油,或者是大桶装的油,或是桶装没有标识、标志的,可以说是不合格的包装,以及和合格的油的这种现象,把它统称为一个散装油。
张鸿:散装油的国标和现状有巨大反差(《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我们现在看到这些情况好像是想怎么卖,就怎么卖。但是除了我们卫生部门,比如这个食品安全法等等这些法律,大的法律要求以外,就是国家标准里边,专门有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的标准,是2008年的。我们从视觉上能够看出来,感觉上已经知道这个散装油不卫生了,而且这个标准其实要求的很严,就是容器的标准,包括环境就运输的环境,刚才我们看到采访里有不合格的那种大桶装,那里边含有可能伤害人体的一些东西,而且还会反复用。还有储存方面,它的要求是应储存于阴凉、干燥及避光的专用仓房内,不应与有毒有害物质混存,要用什么的桶,都有具体摄氏度的要求。但我们看这些要求就会觉得,对比于刚才我们看到那些镜头,这个标准的要求太高了。
记者在市场上对散装油的流向进行了观察,这两位采购者从旁边一个商店里买了一些散装油,走了20多公里之后,买家的面包车停在一个市场门口。
记者:这是一个批发市场,这相当于是一个二级批发市场。
这个市场里的粮油店比批发市场的规模要小很多,油桶、油管、油壶等分装设施与经营环境也同样肮脏不堪。在一家有着专供学校机关酒店快餐的粮油店一位采购者,罐装了两桶散装油。
记者:这油还可以吗?
油品采购人:自己吃不买。自己吃买好的油。
记者注意到,在这里20分钟后出售的散装油,都装在用过的食用油包装桶里,如果不仔细看,与新的中小包装油无法分别。
记者:这是什么牌子的?
油品经销商:菜籽油,就是散油,散装油。
知情人告诉记者,虽然武汉市对于散装油进入餐饮业目前还没有禁止,但是在不久前有关部门打击过一批与散装油方式经营地沟油的不法商贩。
业内人士:之前一两个月的时候,在武汉市的批发市场上面,被抓了十几个人。
记者:是搞散装油的?
业内人士:他们涉嫌卖地沟油。
董金狮:不符标准的散装油食用后有致癌的风险(《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我今天带了几瓶油,我让你们两位判断一下,包装没有任何信息的应该也统称为散装油,就是三无产品,但是我们从颜色上可以看一下,也可以闻一下,看看色泽。这个油为什么红?它酸价高,气味特别刺鼻难闻,这个油不符合我们的标准了,因为规定食用油不得有刺鼻的气味,而且颜色要正常,这颜色不是正常油的味道了。油脂本身来讲,它很难存在的,甚至在加工的过程中不可能全油脂,比如我们花生、玉米发霉的,那么里边有黄曲霉毒素,劣质油不会把这些指标控制的很严格,收来发霉的花生也给你做油。黄曲霉毒素是一个致癌物质,它比砒霜还高六十多倍。还有羧酶ab也是致癌物质,油在加工过程中温度不合适,造成了它多含芳烃的含量超标,也有致癌物质。当然里边还有胆固醇,比如我们回收回来的一些废旧的油脂里。
酸价是什么意思?就是油氧化,你在放置过程中氧太多,放时间太长了,有哈喇子味儿了,特别是回收回来的旧油开口放着,现在高温在那加热,导致了油的酸价高,就是氧化以后产生的酸。这种油炒出来的菜,就有致癌的风险。特别是路边摊,烤羊肉串,煎饼,烤鱿鱼,还有麻辣烫等等,据我们调查了解,基本上用的都是这种散装油,油的来源无法追踪,包装上没有信息,那么消费者觉得好吃好喝好闻,但我说这等于好危险。你看外边摊上的饭菜闻着香,佐料用的猛,辣椒、花椒、酱油等等各种佐料用的特别猛,就把不好闻的油的味道给掩盖了。
张鸿:标准不能只是浮于纸上 应切实执行落实(《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是不是散装油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这显然是有规定的,不允许他们想怎么卖就怎么卖,卫生得符合标准。那么现在餐馆是不是想怎么买就怎么买?这也是有标准的,按照要求餐饮企业是不能卖三无产品的,必须上面得有产品的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卫生许可证等等,还要求餐饮企业建立健全进销货的台证,然后要索票索证,什么叫索票索证?就是你进货的东西我得看看,这才可以。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什么?我看到各地工商查处的时候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进货的这个人,就是采购员会和卖油的企业共谋。因为他如果采购的话,这个最便宜,然后他回扣多,所以他就更倾向于用这个最差的。但如果这个标准规定只是纸上的标准和规定的话,那我们就没有办法,如果他能执行的话,那可能我们就安全一些。
散装油到底来自哪里?到底是不是安全的油?在采访中,武汉的经销商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显得十分神秘。
记者:就那个大油罐车。是本地的油还是外地油?
经销商:它油罐车,它是商业机密,找不到,我们也找不到。
尽管经销商们对散装油的来源讳莫如深,但一些业内人士透露出的信息显示,武汉市场上的散装油一部分可能来自江浙等已经禁用散装油的地区,而更可怕的是,这些外地转移来的散装油,很可能是改头换面的地沟油。
朱俊(上海嘉里食品工业
有限公司总经理):它可以掺假,今天卖给你散装油因为没有标识,它可以说卖的是它说的是豆油,里面掺的是猪油甚至是地沟油。
在去年的9月份,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联手,破获了一起在跨省从事生产销售食用地沟油案件。而办案人员在调查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地沟油流向的一些可疑之处。
丁仕辉(浙江省公安厅治安总队副总队长
):地沟油的收购价格从2000涨到了5000多,都收购不到地沟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认为就是有更好的行业,更盈利的行业,把这个粗炼成的地沟油给收购走。
为了防范地沟油流向餐桌,从2011年起,北京、上海
、西安、
洛阳、昆明等10多个城市和地区开始禁止销售散装油,推广使用一次性包装食用油。尽管如此,目前在全国并未出台统一禁散的规定,即使一些已经禁散的地区,像上海,仍有部分散装油经营隐蔽存在。
董金狮:地沟油能做得达到食用油的标准 能检测合格(《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散装油里面如果没有人监管的话,那么掺有地沟油的可能性很大,因为散装油也就是由经营者按照自己经济利益的需要进行包装,甚至用过的一些化工桶,甚至重复使用的油桶再罐装。第二,它用的标准是选最便宜,那么地沟油是最便宜的,那么把地沟油跟好的植物油搀混,或者直接拿地沟油装在这样的桶子里,叫散装油,这样就很容易流通到市场里。
我就见过这样的现象,我也做过这方面调查,其实地沟油来源于市场大量的销售。那么它也不叫地沟油,就是按国家标准报告,他也能检测合格。那么只是说用户要多高价位的地沟油,你要价格高一点的,质量好一点的,那么我有好一点的。你要要次的,我就有次的。散装油里实际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地沟油勾兑。地沟油的来路很复杂,往往从一些从小饭馆收集,再做一些加工,再除去油里边的一些味道,加入颜色等等工艺,甚至最后把地沟油做的达到食用油的标准,一检测还能合格。
张鸿:有70%的食用油还是散装(《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
散装油的来路不好查,比如记者不能去跟他说,你要给我交代清楚这油是从哪弄的,但工商、卫生这些监管部门可以。前阶段,武汉的工商部门有集中整治散装油的行动,但如果仅仅是限于集中整治阶段,那集中整治以后就又可以开卖了。虽然我们记者拍起来是非正常拍摄,但我们跟主编聊天,他就说如果记者扛摄像机去拍,恐怕也没有人阻止你拍,因为在这个现场里,大家已经集体无意识了,觉得这是正常的,可能是记者帮着宣传。所以如果我们没有特别一个严格的监管,这些人也觉得他干的不是那么非法的事,不是那么严重的事,不是伤天害理的事。
我们现在首先要弄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禁?因为全国已经有一些城市禁了,但是你要知道现在全国食用油的市场里,70%还是散装的。当然饭馆占了一部分,但其实还有很多的家庭愿意用瓶子去打油。
董金狮:要落实国家对食用油生产包装的标准(《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
利用政策比较容易管,但关键是不是能落实下去?因为散装油本来就是不允许的,其实以前就禁装的。散装油本身的这个概念都不明晰,那么怎么去管?怎么去鉴定这是不是散装油?什么是散装油?就像是地沟油都不知道它自己是谁一样。国家有标准,我也符合这个标准。关键是要落实国家对油的生产包装的标准,比如大桶上也要求有生产企业的信息。当然买大桶肯定是便宜,包装材料省了,但并不是说买大桶是油料质量的变化,而是因为包装材料省钱了。比如买大桶可能4块5一斤,你买小桶可能4块7一斤,这就是从包装上节省了。油也符合标准,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你可以买大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