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惠誉、穆迪再次唱空中国经济,外交部最新回应:中国成绩有目共睹,评估中国经济需要"更全面、更扎实、更准确"。经济之声评论:唱空中国经济的理由站不住脚。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国内经济暖意渐浓,但是国际评级机构却在这个时候很不适宜地继续唱空中国经济。
惠誉发布的最新报告认为,亚洲新兴经济体的主权评级展望基本为稳定,但是中国和印度除外。惠誉认为中国的本币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而且惠誉认为,由于国内信贷规模占GDP的比例不断攀升,因此未来很可能会下调中国的评级。
无独有偶,穆迪也在最新的报告里警告,中国地方政府近期越来越多地利用政府信托合作产品为资本项目融资,虽然这类产品的金额目前仍然比较小,但如果继续增长,就会对部分地方政府的信用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针对惠誉的评级报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昨天(17日)回应,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有目共睹。中方希望有关评级机构对中国经济有"更全面、更扎实、更准确"的评估。
短期市场资金加速回流中国
中国经济向好的趋势不容忽视。今年11月,制造业PMI达到50.6,创下今年5月以来新高;社会用电量同比增加7.6%;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上涨20.7%。各种数据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已经步入新的上行通道。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吴庆表示,从短期市场动向看,惠誉和穆迪唱空中国经济的言论站不住脚。
吴庆:宏观分析师一致认为今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有恢复,今年三季度的宏观经济增速是一个谷底,从四季度开始直到明年一季度甚至二季度,都将会有更高的增长速度。同时,跨境资金流动也正在流向中国,这主要是由于美联储9月份开始的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刚刚开始的第四轮量化宽松,导致流动性全球的流动性过剩,资金正在全世界寻找投资机会,其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回流中国。所以从短期市场动向看,我们看不到穆迪和惠誉唱空中国的言论有站得住脚的地方。
中国政府拥有庞大的可流动经营性资产
穆迪看空中国经济的理由是,政府信托合作产品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更多负担;惠誉则认为,到今年底,中国信贷总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2008年底时的128%大幅攀升到190%。吴庆认为,惠誉和穆迪没有看到中国政府的经营性资产,考虑不够全面,看空中国经济的理由不够充足。
吴庆:中国政府的负债规模有多大,各国家机构有不同估算,口径也不一样,所以参照性比较低。作为预测,窄口径计算中国政府的负债率将从40%左右开始攀升,有可能攀升到60%左右。至于惠誉说的128%到190%的攀升,可能是计算了中国政府的隐形负债,是以最宽的口径做的计算,而这种计算存在一系列问题,中国GDP未来增速有多少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惠誉和穆迪考虑不够全面,它只谈论了中国政府的负债而没有看到中国政府的资产。中国政府的资产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经营性资产,流动性非常高。即便债务出现问题,中国政府也可以用这些流动性比较高的经营性资产解决问题。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看空中国的理由不够充足。
中国经济具有后发优势 不必顾忌债务较少投资
用信贷刺激经济经济增长是各国常用的方式,但是,惠誉在对亚洲新兴经济体的研究报告中,把中国和印度打入另册。而吴庆认为,西方国家没有经济过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具有后发优势。
吴庆: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享有后发优势,在过去的30年里发挥得淋漓尽致。与我们经历过同样阶段的还有日本和韩国,它们都经历过非常快速的经济增长,都是在追赶的过程中发生的。这种过程在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所以西方人可能并不能够很好理解东亚发生的这种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但是我们的增长方式过度依赖投资,可能会有问题,我们对于投资的认识也存在着一些争论。作为东亚的后发国家,在基础设施领域有大量欠债,有大量缺陷,在未来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头,在基础设施的投资领域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这也势必会增加政府负债。但这种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不应该因为债务的增加而停止、减速投资。当然,我们不能把债务缩得过大,同时也不要过分顾忌债务的增长就缩手缩脚。
中国经济长期将保持较快可持续增长
在评估未来经济走势时,应该更重视长期趋势,而不是短期表现。但两家评级机构的最新报告主要还是把目光放在近期。吴庆表示,国内专家普遍预测,中国经济长期会保持可持续增长。
吴庆:国内对于长期经济趋势的预测存在着两种争论,国务院发展中心的观点认为,未来五到十年经济增长趋势会有下降,潜在的增长力可能会从8%降到7%或6%。另外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的意见认为,在未来十年里,中国经济还可以保持8%甚至8%以上的增长。当然,任何一种争论的情况发生都不是穆迪和惠誉预测的状态,无论8%以上或者6%以上的增长都是非常不错的、可持续的。现在我们有几点希望,第一是希望增长率更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提高增长质量,这是“十二五”期间需要努力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