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是线下零售和网购的高峰期,在成功造出一个“双十一”后,“双十二”接踵而至。 记者发现,与“818”、“双十一”的硝烟弥漫相比,“双十二”的火药味淡了许多,主流电商要么偃旗息鼓淡化促销力度,要么另辟蹊径,打造另类营销概念。而不少消费者也向记者反映,电商“造节”过于频繁,此类无度“造节”的行为已经引发了消费者的购物疲劳,“双十一”过度消耗了市场,消费者冲动与热情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在一家单位上班的白小姐告诉记者,她上个月“双十一”下了订单买的衣服到现在快一个月了,还没有收到。”南京市民陶先生也表示,他在购物时曾接到网店卖家的电话和短信说自己标错了价格,希望他能主动配合退单。另有不少消费者也投诉称虚假发货、欺诈促销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当前的电商行业鱼龙混杂,充斥着大量的消费欺诈、假货水货、偷税漏税等现象,行业企业缺乏社会责任被广泛诟病。”苏宁易购执行副总裁李斌说。在他看来,今年“双十二”电商不会出现针锋相对的价格战。他认为,“双十一”是遭遇战,狭路相逢勇者胜,而“双十二”则是阵地战,各家电商稳扎稳打,开始从消费者沟通、产品采购、促销让利、服务保障等方面各自玩自己的“精细活”,这也说明该行业正在回归理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