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伦置业,“涉矿”已有5个年头。但命途多舛的是,几处矿产至今仍是“颗粒无收”。
悉数天伦置业的涉矿之旅,用“疑云密布”四字形容绝不为过:诉讼、被自然人举牌、2年发生35笔大宗交易、收购的矿产存被兼并风险等等。
其中最为蹊跷的,还要数深圳中科大生有限投资公司(下称“中科大生”)的退出。
这只纯买壳基金在持有天伦置业4.21%的股份后,便停止了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即进一步在二级市场增持打响收购战的步伐;在2011年三季度把全数股权质押给上信-T-0301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后,中科大生如今可能已经退出了天伦置业的股东之列。
这背后蕴藏的应该不是一起简单的故事,中科大生的退出与天伦置业的实际控制人海南地产商张国明的A股、H股布局和定位可能还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收购矿产问题纷飞
今年10月25日,天伦置业的全资子公司就与自然人兰天雷签署了《资产转让框架合同》,收购兰天雷独资的贵州省盘县水塘小凹子煤矿资产的80%,资产收购价格为2.8亿。
天伦置业目前市值10亿上下,截至今年三季度的净资产3.59亿,货币资金1.33亿,2011年的营业收入为0.59亿,2.8亿对于天伦置业来说算是“大手笔”。
但这“大手笔”并没有给天伦置业带来一块“完美无瑕”的资产,进一步开采小凹子煤矿的风险可谓重重。
天伦置业收购资产公告称,小凹子煤矿由于2011年4月发生事故停产至今,现处于隐患整改阶段,完成整改以及恢复生产时间尚有不确定性。记者了解到,上述“事故”指的是“盘县4·24小凹子煤矿透水事件”,事故中有8名矿工遇难,当时煤矿运输巷道的透水量估计在1000立方米。
盘县珠东乡一位煤矿主告诉记者,事故的主要原因出在“小凹子煤矿附近的老煤窑较多,这些老煤窑在长期开采以后积水情况不明,就留下了隐患。”
另外,小凹子煤矿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已过期,《煤炭生产许可证》尚需办理年检手续,相关环保及土地使用等配套经营所需证照也在办理之中。
上述煤矿主向记者表示,“小凹子煤矿在透水事故那会儿,是六证齐全的。”同时,他还透露,开发小凹子煤矿最大的风险在于矿区周围居民的拆迁问题。
“小凹子煤矿的问题其实蛮复杂的,最麻烦是矿区周围居民的拆迁问题,这个首先要和当地政府去交涉,其次最重要还是钱,钱够的话拆迁不是难事,不过这些居民有几百户,少说也要5000-6000万”,上述煤矿主表示。据天伦置业估计,进行15万吨/年到60万吨/年生产规模的扩建工作还需大约3.5-4.5亿建设资金。
坤奇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出具的报告显示,截至储量核实基准日2010年6
月30日,小凹子煤矿在工作估算平面范围及准采标高内15层煤层的保有资源量为4788万吨。上述矿主认为小凹子煤矿80%资产卖2.8亿是卖贵了,合理的估价在2.3-2.4亿,“如果找我,或者是其他认识兰天雷的矿主牵头,价格还可以便宜。”
这不是天伦置业在贵州六盘水的第一个煤矿,2008年4月,天伦置业就出资600万收购吉源煤业60%股份。但因为股权受让款迟迟不到位收到了一封《贵州六盘水人法院行判决书》。
离奇的是,天伦置业涉足的第一个煤矿业也发生过诉讼。2007年10月,天伦置业收购了叫曼矿业55%股权。但之后,叫曼矿业原始股东陈琳卡向田阳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认为叫曼矿业在2005年的工商变更登记系他人提供了虚假材料骗取所致,法院当时也判决恢复陈琳卡为叫曼公司股东。
两次诉讼之后,天伦置业虽然夺回了股权,但一位地产分析师认为天伦公司所谓的“矿转型”缺乏诚意:“叫曼金矿最初的股东在股权几次转手后都没出来,天伦置业一收购马上就出来要告,太奇怪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伦置业的尽职调查做得不够充分。”
另外,六盘水市政府在2011年6月发布的《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称,要让全市煤矿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对兼并重组主体企业提出规模不小于30万吨/年,1年内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并在六盘水从事煤炭深加工利用、装备制造或其他投资30亿元以上。
上述地产分析师表示:“天伦置业的投资额要达到估计困难,兼并重组要推进虽非易事,但日后转手给当地大型煤企概率很高。有些公司手里的矿就算没有被兼并的风险,过几年矿价涨了转手卖掉也很正常,天伦是否真的有诚意要开矿还要打个问号。”
中科大生蹊跷离场
天伦置业目前的盈利来源为天伦大厦、天誉花园的租金收入和变卖资产的收入。天伦置业静态的市盈率在65倍上下,动态市盈率接近500倍。“我更倾向于公司只是在制造矿概念,而不是真的在做矿转型。”上述分析师认为。
天伦置业是否决议做“矿转型”仍要打一个问号,但比这个更让人疑惑的是中科大生的离场。
中科大生在2011年一季度首度出现在天伦置业的十大股东中,即持有了460万股,持股比例达到了4.29%,离5%的举牌线仅几步之遥。但也就是这几步之遥,中科大生并没有走完。
持股达到4%以上不继续增持、举牌似乎很正常,但耐人寻味的是中科大生的背景。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11年成立于2011年3月4日,注册资本5000万元,大股东是深圳中科育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位接近中科育成的人士向记者表示:“中科大生其实是中科育成中心下面的一只基金,专注于二级市场投资,投资目的就是要买壳、协助企业借壳上市、并购。同样,中科育成旗下也有投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的VC和PE。”
据悉,中科大生背后团队包括原金华信托的副总马强和有“国内第一批操盘手”之称的徐涵江等人。“专营”买壳、借壳、并购的中科大生在迅速大规模建仓后“无所事事”,再黯然离场,对一家团队成员均是资本市场老手的私募基金来说并不“正常”。
一位累计参与过近10亿定增的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除非是公司内部出现严重问题,一般这种买壳基金很有目的性,建仓以后都会举牌。”
对于“选壳”的标准,该私募人士认为要看壳的负债情况、账面资金和其他一些资产的情况,更为重要的是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保壳的意愿,这两样决定了买壳的成功率。
记者查阅天伦置业2年共计36次大宗交易信息后发现,中科大生去年三季度消失于十大股东行列,并不像表面上显示的,是中科大生投资天伦置业之旅的句号。
2011年9月26日和27日的大宗数据显示,共计452万股由中信建投深圳福中路营业部卖给了海通上海乳山路营业部。由此推测,中科大生的股权应该是全数让给了上海国际信托公司—T—0301。
据记者从上海国际信托的相关部门了解到,上信—T—0301是一只大宗交易模式的股权质押融资产品,即“融资方把股权划到该信托名下,从信托购买者手中按一定折扣融得资金,但需支付融资利息,约定时间再由融资方回购(类似于股权质押)”。
也就是说,中科大生真正的退出时间应该是在2012年一季度甚至之后。“买壳基金呆了1年什么都不做显然不太合理。”该私募人士称,“不排除天伦置业的大股东与买壳基金进行过接洽,显示了自己保壳的决心,可能私下还与买壳基金达成某种补偿协议(若基金放弃举牌),从而提前阻止了收购战。”
张国明A、H布局,涉矿或为维稳谋融资
据一位珠三角地产圈人士透露,“天伦置业的实际控制人张国明是广东较为低调的地产商,业界有‘豪宅专家’之称”。2010年4月,张国明成功借壳香港的明日国际集团,形成了A股、H股的两地布局。
资料显示,明日国际集团以31亿港元可转债、1.6亿港元承兑票据和5.4亿港元换取了张国明旗下估值近60亿的9个物业项目。“张国明在港新建了资本平台,并注进了大量项目,可能是借壳基金对天伦置业蠢蠢欲动的原因,”上述私募人士分析道,“基金可能认为既然有了融资更便利的H股平台,并且在港借壳也花了不小代价,张国明保住天伦置业的实力和决心就会变弱。”目前,张国明个人持有天伦置业22.5%股权。
然而记者调查后发现,张国明欲在港为其地产项目输血的计划可能并非市场想象的简单。张国明可能依旧觊觎着A股的高估值,所以用收购矿产来“维稳”股价,以期待未来二级市场地产再融资的开闸。
记者从新天地产集团(即明日国际集团,其后改名)一位投资分析经理处了解到:“在港发债或供股融资等虽然程序便捷,但得到港币资金进入内地较难。”一位内地券商国际部的分析师对此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在海外募集的外币资产要回流到内地有额度限制。回流可以通过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方式,但前者会增加部分成本,后者则需商务部的审批。”
新天地产集团目前股价0.15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和去年全年分别亏损3亿和9.8亿,以2010年0.24的EPS来计算P/E仅0.625,这和天伦置业的百倍市盈相去甚远。“张国明光今年在海口签下的投资就有105亿,在借壳明日国际后,他确实表示要用利用国际资本来建设一些海南的项目。不过从目前情况看,如果内地地产再融资政策能松绑,利用天伦置业来实现融资付出的代价显然要小很多。”上述地产人士认为。
记者就天伦置业是否存在以矿概念“维稳”股价,以利于未来再融资等问题致电天伦置业董秘赵润涛,但其以“公司从来不接受采访”为由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