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表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就业结构,不断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和就业保障水平。 《经济参考报》:
“更高质量的就业”应该具备哪些内涵?这一目标的提出对下一步的就业工作有怎样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信长星:个人理解,“更高质量的就业”是从宏观层面讲的,应该体现在五个层面,包括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合理的就业结构、和谐的劳动关系等。 事实上,党和国家一直重视在扩大就业的同时提升就业质量。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积极就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 我认为,十八大报告中,“更高质量的就业”这一概念的提出,也就是要求我们在下一步就业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还要注重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经济参考报》: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带来了哪些困难?经济增速下滑对就业的影响是否还在进一步显现? 信长星: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过去、现在和将来,解决好就业问题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目前我国在扩大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方面确实面临一些难题和挑战。 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我们扩大就业、稳定就业的不利影响仍在持续。 从国内看,经济增速趋缓,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压力依然很大;劳动者利益诉求发生新的变化,劳动关系调整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部分劳动者就业能力难以适应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 在此背景下,经济增速下滑对就业的影响首先体现在了区域和结构的变化上:从地区看,东部地区,比如江苏、上海等地城镇新增就业的增幅低于往年,占全国的增幅的份额也降低了;从企业用工需求来说,也有一个平缓的降低的过程。 但就业形势总体还是稳定的。今年1至10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23万人,新增总量为2004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依照这个趋势,预计今年全年新增就业可能会超过去年。此外,招聘岗位也略有上升。 《经济参考报》:充分的就业机会对“更高质量的就业”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在目前环境和背景下,应该从哪些渠道入手实现充分就业? 信长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相互叠加、城镇就业压力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交织的基本状况难以改变,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因此,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前提还是要在发展的基础上扩大就业规模。 事实上,评价就业质量时一般也是先要看就业机会的获得。如果就业机会不充分,大量人失业,那还谈什么“高质量”的就业?如果一个国家劳动市场严重分化,只是少部分人就业比较体面,但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或者就业不稳定,那对整个社会而言,就业质量自然不能说是好的。 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我认为首先还是要靠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创造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具体来说,是要努力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与扩大就业相统一。 《经济参考报》:我国正处在调整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否会与这一过程不协调?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2020年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标,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会不会导致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优势丧失? 信长星:十八大报告里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大国情,这很有针对性。但在转方式、调结构的过程中,我们仍要立足于国情。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足是我们发展的优势所在,相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也依然是有优势的。从我们的劳动力资源禀赋来说,我们仍需要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还没到完全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步。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确实对传统的加工贸易型企业造成压力,降低了他们的竞争力。但更应该看到的是,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而如果其提升幅度大于工资增长幅度,竞争优势就不会消失。 另一方面,一个企业在哪里投资、在哪里发展需要全局考虑。当地不仅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社会稳定、政治稳定,齐全的基础设施,完善的相关产业配套,更要有比较好的产业工人队伍和劳动力素质。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广大劳动者的教育程度、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都在提高。因此,相信我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劳动力成本的优势还能继续得到体现。 作为就业相关部门,人社部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为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下一步将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着力加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形成面向所有劳动者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促进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提高,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