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明年经济政策信号,包括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等。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5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官方释放的信号是,明年将允许温和经济增长,在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速同时,对增长质量有较高的要求,更加注重结构调整。 即将结束的2012年,中国经济从持续下行到逐步筑底,在外部需求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中国加强改善宏观调控,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取得积极的成效,前三季度GDP增长7.7%,完成全年7.5%的增长目标已经成为定局。 在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的态势下,对于明年经济工作的定调更侧重于效益和质量。会议提出,要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稳中求进。朱海斌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将维持温和复苏,侧重通过结构调整激发内需活力,通过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他表示,明年将迎来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会不会出现投资增速加快的现象,值得关注。虽然中央政府或将质量与效益放在首位,不刻意追求增长速度,但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存在很大的投资冲动,这将对经济政策带来很大压力。朱海斌认为,能否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决于中国政府的智慧和决心。 在全球经济存在不确定性、外需不振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亟待向内需转换,稳投资、扩内需成为大势所趋。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对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对新一年经济工作安排的亮点在于,加快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支持企业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三项分别对应着未来中国经济的三项增长点:内需,企业科技创新和城镇化。 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据测算,每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对应的都是上千万人口以及数以万亿元计的投资和消费。相比于已不适用的“出口导向”及“投资驱动”型经济模式,中国经济未来的动力在自主创新,未来的空间在城镇化。可以预见的是,产业转型与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将继续推进,力度不断加大。 此间观察人士表示,此次会议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第一次亮出“经济牌”,再次显示了管理层深化改革的决心。按照惯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中旬召开。会议提出深化改革、结构调整的思路可看作是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预期将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