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正式发布了《中原经济区规划》,将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5省30市3县(区)纳入中原经济区。山东省拥有中国北方比较集中、优良的港口群落,其中青岛港又是我国沿黄9省区最大的出海口。青岛海关,从监管改革入手,对西安、安徽、郑州、石家庄等26个内陆“口岸”实行区域通关监管业务,通过推行区域通关监管模式,放大口岸集群效应,让内陆不在海边也能获得通江达海的发展。山东口岸,已成为中原崛起的出海口。
漯河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肉制品为主营项目的进出口贸易企业,负责报关业务的王经理介绍说,实行区域通关模式前,由于河南当地没有出海口,公司需要拿着所有申报材料到青岛、天津等口岸海关进行申报,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时间。适用区域通关后,只要在河南当地海关报关,青岛海关即可收到属地海关传输的电子数据,确认后即可对申报货物做放行处理,通关成本减少25%左右。
据估算,企业适用区域通关后,通关时间减少2-3天,物流成本降低3成左右。换句话说,区域通关监管改革等于将山东的主要港口延伸到了内陆26个“口岸”,让内陆企业享受到“港口就在家门口”的便利。目前随着青岛海关区域通关业务的推广,已让山东建立起与沿黄流域、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泛珠三角洲经济圈的对接与合作。这一监管模式,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原经济区崛起,优化区域投资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2012年1-10月份,青岛关区共监管区域通关“属地申报、口岸验放”
货物3012万吨,货值61.1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7.4%和40.1%。其中,属地申报业务监管货运量915万吨,货值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7.7%、139.1%;口岸验放监管货运量2097万吨,货值36.1亿美元,同比增长44.7%、8.9%。不得不说,这样令人欣喜的数据最直观的体现了区域通关对于内陆经济的重要作用。
此外,为了提升区域通关模式的优势,增强中原经济崛起动力,青岛海关还推行通关无纸化、分类通关等业务改革,设立区域通关专用窗口和闸口专用通道,优先申报、优先接单、优先验放等,确保区域通关业务效能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