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经济指标显示中国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A股却一路下探近四年新低。连日来,中国股民的心情随越来越令人费解的股市走向一起跌向谷底。当失望、焦虑、困惑成为主导市场的情绪,公众不禁发问,中国股市能否在“救”与“治”之间寻出一条出路。
过去的几个交易日里,A股持续走弱。自2012年11月27日失守2000点整数位之后,上证综指一直在近四年的低位徘徊。
按照2月末年内高点时的水平计算,短短9个月间沪指下跌超过两成,沪深两市总市值“蒸发”近4.4万亿元,超过总市值排名A股前三位的中石油、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之和。
在股指不断下探的同时,对于“救市”的讨论在网络上持续升温。“基于A股市场当前恶劣的基本面,市场要想凭借自身的力量来告别‘1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宏观面的政策因素之外,股市本身也要有实质性的救市措施出台。”财经评论员皮海洲在微博中说。
然而,对于什么样的措施才能“救市”,答案似乎越来越模糊。以往屡屡奏效的汇金公司增持和蓝筹公司回购,并未对市场产生积极介入的示范效应。证监会高层对于“具备罕见投资价值”的高调喊话,也没能带来想象中的“蓝筹行情”。
旨在倡导长期投资的红利税差别化征收,曾被部分市场人士视为“重大利好”。但在新政落地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表现冷淡,沪指在盘中创下45个月新低。
新股扩容速度的加快,一度被认为是导致股市低迷的罪魁祸首。然而即使IPO进入漫长的“空窗期”,A股也仍难以避免继续下跌的命运。
一些网民用“融资者笑、投资者苦”来形容当下的中国股市。这可以解释为何三分之二的A股账户处于空仓状态,上周每100个开户账户之中只有3个账户仍在交易。
知名经济学家成思危表示,救市是政府对市场进行干预,并不值得鼓励。而在一些业内专家看来,传统救市模式或许能暂时缓和股市的低迷,却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只会令股民彻底丧失信心,并终将危及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无异于“饮鸩止渴”。
“救市”之外,“治市”成为A股能否走出低迷的又一重要命题。
尚处于“幼稚期”的中国股市,有着种种先天缺陷和后天顽疾。发行市盈率畸高刺激着企业的IPO热情,也导致了熊市中“大小非”仍疯狂抛售;退市机制失灵令众多垃圾股得以混迹于市场而“不死”,并频频成为炒作对象;分红水平过低使得股民几乎只能从价差中获益,A股投机风也因此屡禁不止。
“要想让股市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就不能仅停留在‘救病’的水平上。我们必须找到‘病根’对症下药,方能‘救命’。”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
针对新股发行这一“病灶”,业内专家们开出了一剂剂药方,包括对新上市公司首发流通股比例下限和实际控股股东的普通股持股比例上限作出明确规定,控制“大小非”的规模;建立新股考察期或预备期制度;建立发行人承诺期回购制,让上市公司回购价格持续低于发行价的股份等等。
除了自上而下的监管,建立自下而上的全民监督机制,也被认为是净化市场环境的另一个重要途径。
按照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公布的“新举报机制”,如果举报人提供的原始信息能够帮助成功破获涉案金额超过100万美元的金融案件,则可获得涉案金额10%至30%的奖励。美国证券监管机制将此类举报人形象地称为“吹哨者”。
“资本市场本身是一个趋利的市场,对市场的管理应该利用这种趋利特性。”财经评论员周俊生说,“吹哨者”的存在可让申请上市的企业如履薄冰,不敢弄虚作假。这个制度可以让企业头脑冷静地认识到资本市场的钱不是好拿的,从而不再对IPO如痴如醉。如此,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也可以减轻很多。
事实上,除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抑制盲目融资冲动之外,A股尚有更多伤病亟待诊治。从落实退市制度实现市场的优胜劣汰,到提高分红水平改变融资与回报的失衡状态,再到打击内幕交易保护普通投资者利益。在持续的低迷中,中国股市期待着从更多充满智慧的“治市”良方中寻找到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