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顾客在广西梧州市宝石城选购人工宝石饰物。黄孝邦/摄 |
位于粤桂交界处的广西梧州市扼三江汇流之地,历来被视为桂东门户。最近30年来,一种十分不起眼的人工宝石在当地扎根做大并成行成市。梧州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梧州市年产人工宝石约120亿粒,产品种类达一万多种,市场份额约占全国产量的80%、世界产量的70%,梧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但《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随着生产成本逐渐上升,加上国内外产业形势的变化,梧州的人工宝石行业正面临转型阵痛。
“世界人工宝石之都”崛起
天然宝石非常稀少且价格昂贵,普通消费者难以企及,而人工宝石则是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做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其成本低廉且外观美丽动人,在国内外每年销售量以数十亿件计,是典型的小商品占据大市场。
人工宝石产业能够落户梧州,缘于一次偶然。1982年,香港宝石制造商人崔福明到梧州考察,之后将位于广州的小规模宝石加工厂搬到梧州万秀区北环路小学,通过“校办厂”、来料加工的形式发展自己的人工宝石加工事业,点燃了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星星之火”。随后,一批台湾宝石商人带着资金、技术、设备相继进入。
梧州市宝石商会会长李桂生回忆说,那个时候梧州市区常住人口大约30万,而从事宝石加工的外来务工人员就超过10万人,再加上市区周边家庭作坊式宝石加工聚集地,数字更为庞大。在梧州市步埠路、西环路一带,每天早上八九点打磨宝石的嘶嘶声随处可闻,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其产生的噪音一度成为居民投诉的焦点。晚上10点左右沿街夜宵摊点则挤满了刚下班的宝石工人。
拥有庞大从业人员队伍的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由此声誉鹊起,2005年梧州市年加工人工宝石已超过80亿粒,销售总额约占全国80%,占世界的40%,其宝石行情直接影响世界人工宝石市场,梧州市因此被中国宝玉石协会命名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
集中于低端 行业无序发展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主要集中在切割、打磨等手工初级加工领域,依靠土地、人工、水、电等资源的低成本优势,梧州成为人工宝石加工的理想转移地,特别是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梧州丰富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一度成为支撑这个行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随着人工宝石产业的发展壮大,并逐步向更高层次迈进,加上加工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这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显得越来越迫切,单纯的宝石打磨附加值不高,加上行业内无序竞争,导致行业利润大幅下降。
据宝石加工商林斌介绍,过去人工打磨一粒1.5毫米规格的圆形人工宝石大概可以获得加工费0.11元,后来随着竞争加剧同样的产品加工费用已降至0.03元,几乎难以为继。大批宝石加工者转行或者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梧州市人工宝石加工工人大幅减少,甚至一段时间因为缺乏加工工人宝石行业出现有订单却不敢接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加工的出现,梧州人工宝石市场呈现供过于求的景象,一些商家开始盲目地上马新机器,宝石产量进一步扩大,再度加剧了这一局面。梧州市宝石商会负责人介绍,按照梧州现有2000台数控宝石自动研磨机计算,一台机器一天的产量相当于过去100人一天的劳动力,折算下来就相当于20万人的劳动力。鼎盛时期梧州人工宝石年产量可能超过130亿粒,但其中大部分是价格与质量都较为一般的统货。
以往随处都能听见的手工打磨宝石的噪音清静了许多,大批人员陆续离开梧州,梧州市宝石商会统计显示,目前梧州市的宝石加工从业人员由原来高峰时期的10万人大幅减少到目前的3万人左右。
“两头在外”困局亟待突破
虽然被称之为“世界人工宝石之都”,但梧州当地人工宝石产业实际上是“两头在外”,最基本的原料生产环节和下游的镶嵌饰品产业基本上都在梧州市场之外。
立方氧化锆俗称锆石,是一种人工合成材料,是生产人工宝石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但目前国内立方氧化锆生产厂家大部分聚集在四川、江西等地,梧州本地的原材料生产企业几乎为零。梧州每年生产宝石半成品所消耗的立方氧化锆约4600吨以上,这些原材料几乎全部来自四川、江西等地。
梧州市蝶山区宝石产业发展管理局局长余胜说,在过去梧州也有一些上游原料生产企业,但现在已经差不多全部出走。由于本地缺乏上游原材料关联企业,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缺乏对原料价格以及供给变化的话语权,本地宝石半成品加工企业很容易受到上游企业的影响和控制。
有宝石加工企业负责人透露,去年80元可以买到1公斤质量不错的立方氧化锆,而今年的立方氧化锆价格已经涨到200元以上。由于价格波动大难以掌控,一度让企业有单不敢接。
众所周知,宝石首饰行业的大部分利润,都在首饰镶嵌、饰品等产业链的后段形成,宝石产业链的下游环节被公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黄金产业”,而这却是目前梧州人工宝石产业依然十分薄弱的一环。
面对行业整体利润下降的大趋势,业内人士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宝石镶嵌业,一些人甚至把镶嵌业称之为人工宝石行业的“命门工程”。“由工人打磨出来的人工宝石初级成品可能只能卖2元左右,但如果经过镶嵌加工成品牌饰品,一般都可以卖到两三百元,这其中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李桂生说。
目前,梧州的人工宝石产业,仍处于“初加工的人工宝石多,宝石工艺饰品少;半成品多,专利、品牌产品少;廉价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加工多,开发、设计少;技术含量低,缺乏高档次产品”的阶段,制约了整个宝石产业的发展。
在转型升级中寻找出路
来料加工式的人工宝石产业正面临“成长中的阵痛”。近年来,梧州一方面继续借助每年举行的国际宝石节扩大影响力、打造行业品牌,另一方面也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2006年,梧州学院建设起人工宝石设计与加工实验室;2008年梧州学院组织成立18人科研攻关小组,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并承担了人工宝石粘石、反石、自动刻磨技术及设备研发课题,成功研发了两种型号的刻面宝石加工快速粘反石机、三种型号的高精度宝石自动刻磨抛光机以及配套设备。
为做大做强梧州人工宝石产业,通过延长产业链提高人工宝石附加值,梧州正在打造梧州市宝石科技产业园和梧州(苍梧)饰品宝石园产业园两个不同发展定位的园区产业基地,引导宝石产业在基地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上下游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宝石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李桂生说:“这两个基地第一是把整个产业链完善,第二是有序地进行企业的升级换代。随着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以后要发展的贵金属,像黄金、铂金这些产业进入到梧州的饰品制造基地、饰品制造业,这对于整个宝石行业无疑是划时代升级换代的过程。”
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授王瑛认为,原材料生产、宝石深加工这两个领域对梧州来说还是新事物,要促成这些产业落户梧州,不仅需要再造产业发展环境,既包括高标准的建设“两个园区”的硬件设施,如道路建设、交通通达、污染处理、员工招聘等方面,还要打造产业发展软环境,在企业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实施优惠政策,打造高效的物流配送链条,建立人才合理流动与培养机制等,为处于宝石产业“两端”的企业量身打造最适宜的软硬件产业发展环境,促成企业根植本地。
李桂生认为,没有消失的行业,只有消失在竞争中的不适应者。梧州人工宝石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产业发展中不可逾越的一步,现在企业、行业商会、政府三方都在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形成合力,其前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