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的黄河岸边,雄伟壮丽的太行山麓,一个“书记世家”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60年薪火传承党的事业的动人故事,触人灵魂,在中原大地广为传颂。
故事的主人翁——父亲范清荣、母亲顾族荣和儿子范海涛,是河南省辉县市孟庄镇南李庄村两代三任村党支部书记,他们始终把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熔铸在血脉之中,以实践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用生命标注共产党人的党性纯洁,在太行山奏响了一曲为党的崇高理想不懈奋斗的时代强音。
对理想信念的坚守,不是守住炉灰守着贫穷,而是敢于站在时代的前列和发展的潮头,给群众传递攻坚克难、改革创新的激情火焰,绽放共产党人科学发展的独特魅力
“还是让他哥哥跟我们走吧。”
1937年出生在南李庄一个太行山村的范清荣,父亲逃荒要饭穷得要卖他,买主嫌范清荣个子矮小、皮包骨头、像把干柴式的,不愿意买他……
经历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折磨,范清荣13岁加入儿童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初,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面对庄严的党旗,范清荣宣誓要跟共产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
1957年,组织决定让范清荣从乡团委书记岗位回到他的家乡南李庄村当支书。群众现在回忆他当时的先进事迹,仍记忆深刻。冬天,范清荣带头跳进刺骨的陈堡排水河,组织村民疏通洪道,把一条几十年的洪涝河,驯服成造福村民的大河。开荒、造田、填坑……他率先垂范,为集体增加粮田。
几年过去,一个烂摊子村就这样让范清荣变成了有名的“千斤粮”,“万斤菜”村子。
范清荣没有满足,凭着顽强拼搏的精神,又带领南李庄村创造了辉县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建成村办机械造纸厂,第一个组装、使用汽车,为南李庄村振兴了经济。
自此,南李庄村社会稳定,群众生活也有了保障!
党委的重任,群众的信赖,人生的考验,困境的挑战,使范清荣敢为人先,练就了一身富民的硬功夫。
带群众创业致富再出发。镇上面临倒闭的轧钢厂在他经营后焕发生机。同时,他带领群众兴建了全国乡镇装机容量最大的电厂——孟电集团,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为河南省乡镇企业改革的一面旗帜,获得河南省劳动模范称号,被树为立党为公的好支书榜样。
“放心吧!我从18岁入党时起,就立志要为我们党争光!”范清荣调任梁村乡党委副书记后,他的妻子顾族荣信心坚定地接任了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一职。
她继续带领南李庄村民一张蓝图绘到底,克服困难创办多家企业,把南李庄村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顾族荣也荣获了“孟庄镇优秀村支部书记”称号。
如今,年逾七旬的顾族荣仍就精神矍铄,她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活着就不能忘记党的宗旨,要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传家宝’一代一代传下去。”
2005年10月,辉县市委决定,河南孟电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范海涛担任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两任书记的儿子范海涛成了“书记世家”中的第三任村、企“两栖”书记。
接力棒从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村开传。
“吃饭盖着碗,出门捂着脸,一年吃掉一块预制板。”这是10多年前当地老百姓的一段顺口溜。
当时,数十公里外还是朗朗青天,到了辉县市却“云”山“雾”罩,烟尘喷薄而出,弥漫天空,太行山区难见蓝天。辉县成了名副其实的“灰县”。
原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的春风,唤醒贫穷落后的辉县孟庄镇,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资料显示,辉县市乡办、村民、联办、户办四级企业猛增到2000多家。仅依靠当地矿山资源,就开办有水泥厂100多家。水泥生产严重污染了当地环境。
就在这一时期,孟电集团也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以“孟电精神”、“孟电速度”奋力拼搏,建成了全国乡镇企业最大的火电厂,拥有多条日产1000吨的水泥生产线,为辉县市经济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增加。
但是,太行生态环境随之告急!
范海涛敏锐地意识到,生态文明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企业要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要担负起党赋予给企业为人民谋幸福的职责使命。
企业的发展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孟电集团带头炸掉了三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拉开了辉县市乃至新乡市关停小水泥厂的序幕。在他们的带动下,两年间,全市爆破拆除了65家水泥企业的114条立窑生产线,关闭、搬迁了170多家碎石场。炸掉小立窑,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能耗低、节约资源、产品质量好、达标排放,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
接着,孟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上大压小、节能减排”的政策,成为全国第一家主动参与小的火电爆破工作的民营企业。随着轰隆隆几声巨响,孟电集团8台小火电机组的6座冷水塔和3座烟囱轰然倒地。
范海涛说,今天“炸”掉20年心血建成的8台机组,企业牺牲了10多亿元,再投资26亿兴建两台30万千瓦热电机组项目,全是为了还子孙后代以碧水蓝天,孟电人虽痛却无悔!
辉县不在“灰县”!
如今,辉县市天变蓝了,空气也清新了,万山吐绿,碧波清流。中国美院的一位国画教授赞叹道:真羡慕辉县的老百姓有这么一片好山水。
辉县人民群众普遍称赞说,范海涛带领的孟电集团以人民利益至上,为辉县人民有一个好的生态文明环境,立下了头份功劳。
把农民散了的心再聚起来,“书记世家”几十年坚守为农民谋福利,让农民近距离感受到小康社会幸福生活,赢得了百姓的信赖和拥护
南李庄村的村民,如今过着让城市人羡慕的生活。
记者走进南李庄社区,一栋栋红黄相间、造型别致的楼房鳞次栉比,用大理石铺成的广场十分开阔,社区道路平坦宽阔,广场周围、路两边除了草坪,还栽上了竹子、大叶女贞等绿化树,照明路灯、健身器材一应俱全。
南李庄村民介绍说,去年春节前,全村351户农民全都无偿住进了叠加复式住宅楼。新村规划有停车场、卫生室、活动中心、幼儿园等,天然气、暖气、有线电视、宽带都入了户,市政配套设施跟城里一样齐全。现在南李庄村成为河南小康村建设的一道风景,来参观学习的人很多。
一位新乡市民更是开玩笑说,早知道南李庄村民能免费住上这样的别墅,我年轻的时候就该嫁到南李庄,现在也就不用为房子发愁了。
带领南李庄村农民们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实现这一转变的就是“两栖”书记范海涛。
“我的父亲、母亲两任村支书,从小对我要求很严。父亲经常说‘家风不能丢,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不能丢’。”父母几十年的信念坚守,教诲着范海涛时刻要牢记传承的责任。
范海涛在出任村支书的实践中愈加感到,随着分产到户、农村粮食国税的减免,伴随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成片的村庄消失,农民群众的心被分散了。
“我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首先要把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尽责任通过社会管理创新,把农民分散的心再聚集起来,提高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威信,才能赢得广大农民对党的拥护。”范海涛感慨地对记者说。
范海涛决心以农村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村民根本利益这一试金石,来解决现阶段农村社会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2010年,为从根本上改变南李庄村的面貌,孟电集团董事会决定出资2亿元,为351户村民每户无偿建造一套270-290平方米、具有34根防震柱的叠加复式别墅。范海涛专门从北京请专家设计房屋样式,还充分听取了村民代表的意见。
南李庄村民会不会“被小康”?记者暗访了56岁的村民王生存。当问起其家中收入情况时,王生存很满足地说:“以前俺家里穷得叮当响,主要靠种点菜勉强养家糊口,后来我和儿子、儿媳都到孟电集团水泥公司上班,现在三口人工资加起来一个月四千多元。本来想攒钱盖座房,如今我们有了一座别墅,俺一家几代都不用为盖房子发愁了。我们挣的工资足够花销的,真正过上了小康社会幸福生活。”
不仅要让群众住上好房子。村里规定,对社区里45岁以下的劳动力,有就业意愿的安排到孟电集团上班;年龄较大人员安排到社区做物业管理工作。贫困户靳备战,身有残疾,家庭十分困难,集团安排他们夫妻俩到搅拌站工作,并针对他家的现实情况,让他们轮流上班,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提高收入。
目前,南李庄村基本实现“人人有活干,村中无闲人”,全村人均纯收入突破1.5万元。
谈到南李庄的长远发展,范海涛全盘托出:400间门面房,孟电集团一间不要全留作村集体财产,除可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外,每年光租金收入可达400万元。同时拟建设建材市场、蔬菜市场、物流仓库等,预计每年还可为村民增收300多万元。
近年来,南李庄村各类刑事案件逐年下降,未发生一起到镇和市以上机关信访的事件。截至目前,实现了“两抢一盗”案件零发案。南李庄农村大社区已成为群众生活的“幸福港湾”。
范海涛探索出的“南李庄管理创新建设小康社会的经验”,让基层党员干部与农户紧密联系,使政府公共服务的福利顺畅抵达每个农户,在农村人民群众中树立起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以党建的行为法则引领民企造福人民,信念的坚守让孟电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的一面红旗
新乡市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健在的还有2000多人。这些老党员中,有的在白色恐怖年代当过地下交通员;有的是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伤残军人。现在,他们中的一些人家住偏远农村,生活十分不便。
“要让他们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范海涛深切地说。”
在“书记世家”的带动下,由新乡市委协调,孟电集团的共产党员和新乡市的102位老党员进行了“一助一”结对帮扶,帮助老党员解决经济、住房、住院治病、子女就业和生活方面的困难。
为更好地传递“红色基因”,近日,由老书记范清荣发起,新书记范海涛率河南孟电集团党委与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又联合举办了向百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送慰问、送爱心、话人生、为传承”的活动。
什么是“幸福生活”?
前呼后拥?锦衣玉食?广厦万千?
你幸福吗?
新乡市委宣传部长赵艳说,走进老党员就会感动,他们的谈话没有提到“幸福”,但字字都能看到一位老党员的满足和无欲无求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从老党员身上学到他们的精神追求,能够被他们的党性纯洁所打动,能够获得领悟,能够将这份感动和领悟传给身边的人,把传承红色精神付诸于行动。
在“书记世家”的传承影响下,新乡市机关、院校、企业、城乡,掀起了探访红色记忆,坚定理想信仰的学习活动高潮。
一批老党员、老英雄走上讲坛说信念,社会各界聆听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感受战火纷飞中艰苦奋斗的人生,铭记语重心长的殷切期待和谆谆教导,纷纷表示党的优良传统不能丢,要发光发热奉献社会,努力创造更多业绩。
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成长中,一些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重视经济效益,不重社会效益,更不关心企业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河南孟电集团与之相反。去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孟电集团被评为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
范海涛说,在孟电集团最傲人的就是“红色资本”。一以贯之、永不褪色的精神力量在孟电流淌。
翻开孟电的历史扉页:河南孟电集团1987年创建之初只有一台6千千瓦机组,员工100余人,当时属镇办的电厂。历经23个春秋的艰苦奋斗,目前已发展壮大成为拥有热电、水泥、房产、污水处理等领域多种经营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固定资产达到50亿元。
孟电集团把党建工作视为“最实的投入、最大的财富、最好的资源、最亮的品牌、最高的境界”。
从2008年9月18日成立党委起,集团就实行党委领导班子与管理决策班子交叉兼职,下设4个党支部,16个党小组,147名党员在各个生产岗位交叉任职。在孟电已经形成了党的组织脉络全面覆盖。
集团总部和各公司在提拔任用干部时,规定首先从共产党员中择优挑选。2002年改制以来,孟电集团党委先后培养了30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其中90名已经正式加入党组织。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孟电集团党的核心地位始终没有变。孟电集团的快速健康发展,产生的“孟电速度”、“孟电奇迹”,就是他们抓党建的见证。
用工业党建成果反哺农村。为了给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培养造就后备人才,孟电集团出资80万元建立“新乡市村级后备干部培训基地”,计划出资400万元,协助组织部门为新乡市3200多个行政村每村培养1至2名后备干部。目前,1000多名后备干部已经在孟电集团培训后结业回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无愧于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孟电集团的荣誉室内,一帧帧照片,一个个故事,记录着范清荣、顾族荣、范海涛和孟电集团传承的无私奉献社会的统一价值观,织就成一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动人画卷。
据介绍,在新乡市民营企业中,孟电集团的规模排不上第一,但5年来上缴国家的税金高达5.7亿元,高居榜首,堪称全市民营企业之最。
近两年,电价保持稳定不变,煤炭价格已占到火电成本的70%左右。孟电1号自去年发电以来,累计发电20亿度,总亏损近亿元。
范海涛说,电厂这样的企业牵连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河南工业和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和谐,赔钱再多也要坚持发电。
在煤的价格上涨,企业出现多发电多亏损的窘迫局面时,许多国有企业开始少发电或不发电,而孟电集团却依旧正常发电。而如果只考虑企业自身效益,他们完全可以以“检修”为名停机停产。像孟电集团这样亏损也要坚持发电,体现了一心为民的思想境界和一种社会责任。
30多年来,范海涛和他的孟电集团通过优惠电费的形式,让周边的中小企业得到10亿多元的实惠,为农民提供了多个就业门路。
为人民服务的坚定信念贯穿于每一次取舍抉择之中。
为社会办实事、好事,热心公益事业,扶助弱势群体,孟电集团永不落后。孟电集团自2007年以来,为新乡市贫困职工捐献近300万元。他们还设立了专项教育基金,已拿出近240万元用于支持教育事业,资助156名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学生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书记世家”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人民谋幸福。这正源于共产党人对党的理想信念的坚守。
近年来,在范海涛的带动下,孟电集团还投资800多万元,硬化拓宽了辉县市孟庄镇到常村镇7公里长的公路,带活了沿线的运输业、餐饮业、维修业,为1万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孟电集团共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64.8万元,向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等。
多年来,孟电集团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近1亿元。
……
河南省委新乡英雄模范调研组认为,“书记世家”的坚守说明理想信念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核心价值,是抵御不良思潮冲击的大堤。
青年干部卢明近距离接触范海涛后说,复杂的社会,总有太多的因素让我们彷徨,但今天,我在身边的“书记世家”找到了精神榜样!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王志凯说:“书记世家”的精神守护,那一个个思想纯洁、目标纯净、行为纯粹的动人故事,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值得全社会各行业的人学习。大学生们学习感受榜样人物的无私奉献、可敬可爱,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书记世家”的信念坚守。范清荣、范海涛双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太行山传唱,这是范清荣、顾族荣、范海涛三任村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在晚会上歌唱中国共产党。
“书记世家”用生命奏响传承党的事业这一“优美旋律”,歌声豪情飘荡在太行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