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贷网亟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2012-11-19   作者:记者 何丰伦 刘冬冬/南宁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记者近日在广西对绿色金融和环保信贷进行采访调研时发现,尽管从“十一五”中后期开始,绿色金融和环保信贷的理念就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开始流行,但是,无论是政策性银行还是监管部门,无论是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其“绿色信贷”的理念、信贷方法管控办法,均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缺乏统一指导标准细则,并缺少银行之间的横向沟通,这成为绿色金融和环保信贷进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

  大型银行自上而下“垂直严控”

  工农中建交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大型商业银行,对绿色环保均采取“一票否决制”的办法,自上而下进行严格控制。
  位于华南工业重镇柳州市的工行柳州分行,在执行工总行标准的时候,通过将国家的环保标准内镶嵌到信贷管理的全过程,逐渐摸索出“一”“二”“三”“四”的绿色信贷实践模式。
  一票否决:将环境与社会责任融入信贷政策、信贷管理流程、信贷文化之中,建立了包括项目评审、产品设计、风险管控、激励约束、信息披露在内的绿色信贷机制,把企业环保情况作为信贷营销调查、审批的重要内容。
  双高标准:保持对国家宏观调控领域的“高控制度”和对国家支持产业领域的“高支持力”。继续有效控制公路、城建、电力生产、房地产等领域贷款投放的同时,积极培育和拓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领域信贷市场,优先支持生态保护、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绿色发展领域的信贷市场。
  三类行业: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即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及产能过剩行业)和环境敏感行业贷款投放。
  四级信贷:定期对有融资余额的公司客户展开环保检查,对客户环保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按照所面临的环境风险将客户进行分类,并在业务操作系统中添加客户环保信息标识;对新建立信贷管理的企业,发放首笔融资前必须录入“客户绿色信贷分类”标识,同时将企业环保信息逐户录入,建立客户环保信息的识别、监控、反馈和处置机制。
  工行柳州分行对柳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技改融资信贷是其中的典范。柳化作为全国第二大硝酸系列产品生产厂家,2011年浓硝酸产量已位居全国同业第三位,但公司的废水废气和废渣排放问题十分敏感。在公司提出通过技术改造推动公司经营转型发展的思路后,工行柳州分行随即针对柳化“年产6万吨硝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合成氨节能挖潜清洁技术改造项目”以及“氨加工产品扩能改造日产450吨硝酸项目”三个技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评估。并为柳化制定了相应的技改项目融资方案,除了为其提供专项的项目融资,还支持企业项目配套流动资金需求,开辟了融资服务绿色通道,从调查、审查、审批到放款实行“一站式”服务。
  中国银监会柳州银监分局局长熊小军介绍:“大型商业银行基本上采取自上而下控制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所有的管控信息、目录,都是从国家发改委、人民银行、银监会、环保部等部委办局的相应目录中选择出来的,能够确保投入项目不碰‘高压线’。”

  股份行强调“自我约束”

  与大型商业银行不同的是,我国各地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采取的都是“自我约束”机制。
  桂林银行、柳州银行、北部湾银行等广西地方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银行进行的金融实践,也能够遵循国家的环保金融和绿色信贷要求,按照中央部委办局和地方政府的要求,退出“两高一剩”产业,支持绿色环保产业。
  然而,记者采访的多位银行业专家和金融业界人士认为,大型商业银行“自上而下”管理固然比较严格,但损失的是信贷的灵活性和对新兴绿色产业的“扶持效率”,一些项目自下而上地审批速度太慢,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最终没有耐心等待下去;而地方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由于缺少足够的人才储备、研发能力,在追踪、跟进环保新领域、新项目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冒进”行为。
  桂林银监局的调查表明,不久前,因地方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信息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高,银行收集环境信息渠道不畅通、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足,绿色信贷信息对接和及时交换等方面存在障碍,影响绿色信贷的执行效果。

  “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绿色信贷网亟待建立

  一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专家建议,“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各地方政府也面临着绿色环保的发展考核指标和民生压力,这就需要尽快采取措施,从制定细则到建立统一的平台,打通绿色信贷的“任督二脉”。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绿色信贷网。
  首先是尽快出台相应的绿色信贷和环保金融贷款细则,以改变目前自上而下只有指导性意见没有相应的实施细则,银行业金融机构“各自为政”的局面。
  其次是尽快建设从各地发展改革委、环保部门、供电企业、税收系统和人民银行在内的信息共享体系,以打通“信息瓶颈”,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由于信息隔阂造成的“错误授信”。
  第三,尽快建设绿色环保领域的跨行跨地区“资源共享”系统及“预警系统”。一些违反规定的环保企业往往采取建立分公司、子公司等方式,利用“信息真空”,以同一项目反复申请贷款。建议尽快形成银行同业间的“环保门槛”、“绿色门槛”,从而推动全国范围内“绿色信贷”的有力执行。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信贷增长不给力为何融资规模大放量? 2012-11-14
· 信贷增长“不给力”为何融资规模大放量? 2012-11-14
· 5年内山西省将获超400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 2012-11-13
· 美国9月消费信贷按年率计算增长5% 连续两月上升 2012-11-08
· 银行惜贷升温 10月份新增信贷料降至6000亿内 2012-11-08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