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14日公布,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增幅比9月大幅回升3.2个百分点,结束了前两个月连续下跌的局面。专家表示,作为经济先行指标,用电量与整体经济趋势一致,它的回升预示着经济在回暖企稳。但是单月数据回升还不足以得出趋势性结论,当前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仍未完全巩固。
好转 用电量增幅止跌回升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08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其中,10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1%,增幅较2011年同期回落了5.2个百分点,结束了自今年8月份以来增速逐月走低的局面。分产业看,与9月份相比,第一产业用电量同比增幅和城乡居民用电同比增幅分别下降了6.9个百分点和3.3个百分点至-3.5%和4.6%,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情况则明显好转,其中第三产业的用电同比增幅增加2个百分点,重回10%以上,第二产业用电量的回升幅度更大,达到4.9个百分点。
“第一产业主要是指农业,今年雨水比较丰沛,灌溉等农业生产用电会相应减少,而城乡居民用电增幅连续两个月回落则与气候变冷、空调负荷减少有关。整体来看,用电量增幅已经止跌回升,这主要还是因为国家调控成效在10月份开始显现,工业经济增速较快回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欧阳昌裕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从用电负增长地区的数量上可以得到进一步印证。10月份山西、吉林、宁夏、上海等4个省区市的全社会用电量出现负增长,与9月份相比减少了6个,其中吉林用电量连续5个月负增长,宁夏连续2个月负增长,而上海用电量同比增幅为-0.1%,基本接近零增长。
发电端的情况也是持续好转。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全社会发电量38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4%,与9月份2%的增幅相比回升了4.4个百分点。“我国当前经济增长逐渐趋稳并出现回升迹象,与此相对应,第四季度电力需求增速也将有所回升,比原来判断的要更好一些。”欧阳昌裕预计,第四季度用电量同比增幅将在6%左右。
动力 重工业用电量增速转正
资料显示,第二产业尤其工业用电量是带动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最大动力,其贡献率可达70%左右。其中,一半以上是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重化工产业用电,这说明用电量的波动跟这些行业的生产形势有很大关系。
数据显示,10月份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比9月回升了5个百分点,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增幅下滑的态势。其中,轻工业用电量继续企稳回升的趋势,同比增长6.3%,这与外贸出口的持续好转不无关系。海关统计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与出口额的同比增速比9月份分别回升1个和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受高耗能产业用电增长拉动,10月重工业用电量同比增幅“由负转正”,回升5.9个百分点至5.8%。据记者了解,与9月份相比,除了化工用电量增幅下降2.4个百分点之外,建材等其他三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幅均有所回升,其中黑色金属产业和有色金属产业分别回升了4.6个百分点和7.3个百分点至-6.9%和12.8%。
“黑色和有色是用电大户,最近这两个行业开工量明显提高,工业增加值增长很快,利润好转很多,用电量增幅自然也就上去了。”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室副主任原磊表示,一般来讲,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重工业增速的下滑要早于轻工业,下滑幅度也要更大。而在经济复苏的时候,重工业也是回升得要快一些,这与当前我国仍处于重工业化阶段以及投资拉动为主的结构有关。
重工业用电量情况的好转和之前发布的规模以上重工业生产回升情况一致。10月份,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用电量数据是一个均质的实物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均较高。自2011年6月份以来,用电量增速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增速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关联 与整体经济趋势一致
由于重化工业是用电量最大的部门,用电量的变化往往反映重化工业的情况,进而反映整体工业甚至整个经济的状况。原磊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仍处于重化工业稳步推进的阶段,因此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在“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扩大。钢铁、有色是工业中耗电最大的几个行业,这些行业的增长必然会带动用电量的上升。所以在很多研究中,往往把用电量作为我国经济走势的先行指标。从当前用电量等多个先行指标来看,当前我国经济企稳迹象明显。
二季度以来,由于我国用电量数据同比增幅明显回落,海外出现了对中国经济增速的质疑,认为实际情况可能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尤其是国外部分机构,由于它们对中国统计数据心存疑虑,所以他们更是看重用电量数据。这一质疑在10月份达到阶段性高点,当时发布的我国9月份用电量数据的同比增幅创下40个月新低,但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却在加速增长。
对此,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解释说,国外一些机构对于工业电力消耗和工业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机械的。在我国,工业确实是电力消耗最大的部门,但在工业部门中,各个行业电力消费情况是不同的。不包含电力部门本身,电力消耗占工业部门总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而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冲击下,这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相对于这些重化工行业而言,我国的低能耗行业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所受的影响要小于重化工部门,这就是我国发电量在下降,但工业仍然保持增长的基本原因。
压力 企稳基础需继续巩固
从已经发布的10月份多种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经济企稳迹象更加明显。比如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月份同比增长8.6%,9月份增长9.2%,10月份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月份增长13.2%,9月份增长14.1%,10月份增长14.5%;国内投资1至8月份累计增长20.2%,1至9月份增长20.5%,1至10月份增长20.7%;进出口总额8月份下降0.5%,9月份增长6.3%,10月份增长7.3%,都呈现出逐步加速的态势。所以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表示,现在我国经济企稳的迹象更加明显,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但是也有多位经济学者发出警告说,我国经济企稳的基础不牢,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原磊同样持此看法。他说,当前我国经济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基础并不牢固。一方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因此世界经济总体上还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企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例如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现有竞争优势弱化、资源环境约束增加等。企业必须要成功实现转型升级,才能完成中国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而这需要时间。“要完全确定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必须要用电量等先行指标连续6个月持续好转。”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判断,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仍处于低位运行,尽管出现了触底企稳的积极因素,但基础还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李雪松认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低速运行,既有国际冲击的因素,也有国内的因素。从国内情况看,当前在我国经济增长低位运行情况下,产能过剩问题突出,企业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在不同的地方利益博弈下,工业结构调整进展依然缓慢。在传统产业中,产能过剩已经从钢铁、电解铝、水泥和汽车等行业,扩展到焦炭、电石、铁合金、铜冶炼、纺织、化纤等行业。在新兴产业中,由于不少地区采用多种刺激政策推动投资,产能快速扩张,部分新兴产业如碳纤维、风电、多晶硅、锂电池、光伏等,先后出现产能过剩。低水平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大幅下降。与此同时,企业三角债问题增多,部分企业债务情况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