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德国、意大利、南非、俄罗斯——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活水之源”
近年来,我国的制造业在国际上逐渐享有盛誉,但遗憾的是在出口品牌中少见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踪影,这不能不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
在国际上,小微企业是一些国家实体经济的主体,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被称为散落在各地的“珍珠”,创造就业机会的“发动机”,政府极尽鼓励和扶持。今天本报刊登驻外记者从德国、意大利、南非和俄罗斯发回的一组报道,介绍上述各国所走过的道路和他们的经验教训,供读者参考。
德国: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
|
法兰克福是德国的商业和制造业中心资料照片 |
|
记者 饶博/法兰克福报道
多年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的德国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导者和各国学习研究的对象。德国人将中小企业称为“散落在各地的珍珠”、德国市场经济的“心脏”和促进经济增长及创造就业机会的“发动机”。同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中小企业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其成功与德国政府悉心的保护和扶持密不可分。
中小企业着眼于高端“缝隙市场”
德国对于中小企业有严格的定义。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雇佣人数少于500人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年营业额低于100万欧元,雇佣人数少于10人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
同其他国家相比,德国中小企业有着明显特点:一是许多中小型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拥有悠久的历史;二是中小型企业普遍都拥有较长期的战略,而且不会因为短期的市场波动随意更改其战略;三是这些企业通常都着眼于高端“缝隙市场”,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
德国经济技术部2011年的数据显示,德国约370万家中小企业分布于手工业、工业、零售业、旅游业和服务业等行业.这些企业也是德国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德国的商业领域,中小企业占比达到了99.7%,贡献了38%的可纳税利润和49%的附加值,创造了60%的工作岗位。
德国机械和设备制造协会区域经理瓦克说,许多德国企业从创立至今,已经传承了五六代人,有10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也并不罕见。这些中小企业分布在德国各地,有些甚至在十分偏远的地区。由于要代代传承下去,许多德国中小企业眼光长远,通常都会制定长期战略。
法兰克福金融管理学院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博尹表示,大部分德国中小企业都致力于生产“缝隙产品”。他们一旦在“缝隙市场”找到突破口,建立起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就会不断加大投入,巩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领先地位。
帮企业搞创新提升竞争力
为鼓励德国中小企业充分发挥自身在创新和增长方面的潜能,德国经济技术部出台了扶持中小企业的系列政策措施。
支持企业创新 创新和提高市场适应能力是德国中小企业成功的法宝。据统计,德国约有3万家中小企业设立了研发机构,另外还有10万家创新型企业每年都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90%的创新型企业都使用自有资金进行研发。为帮助中小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德国经济技术部专门制定了“创新计划”。用于该计划的资金2011年为3.89亿欧元,2012年则将超过5亿欧元。
帮助解决融资困难 为了确保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德国政府确立了国家退出对银行业扶持和干预的思路,并采取措施防止银行限制对中小企业贷款。
减轻企业税负 自2011年开始,德国政府设立了能效基金,用以支持企业创新节能技术和系统等。为确保该基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自2013年开始,德国政府将为节能型企业设立税务上限,以减轻中小企业税负。
为企业牵线搭桥寻找继承人 由于相当部分的德国中小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寻找合适的继承人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调查显示,在2014年之前,德国平均每年将有2.2万多家小型企业面临寻找继承人的问题。为了帮助企业顺利过渡,德国经济技术部从2006年开始免费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它们寻找合适的接班人。通过经济技术部的相关网站,超过7300家小型企业成功找到了继承人。
帮助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011年德国拥有30万家出口企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小企业。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对外出口和投资遇到的困难相对较多。德国经济技术部帮助中小企业扫清出口障碍,增强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意大利:过高税费困扰中小企业
记者 刘宇/罗马报道
意大利素有“中小企业王国”的美誉,由于专业性强、个性化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卓越,中小企业已成为意大利工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支撑意国际贸易地位的支柱力量。
欧盟多方支持中小企业
根据意大利中小企业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意大利目前拥有中小型企业超过4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8.2%。其中,工业及制造业领域99.87%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占工业总产值的66%,这些企业大部分都是雇员少于10人的微型企业。
由于中小企业在意大利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意大利政府在欧盟框架下针对这一类企业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首先,在欧盟层面,中小企业享有由欧盟直接提供的资金支持。这笔资金由欧盟委员会直接管理,补贴金额可达到项目额的50%,但仅限于支持中小企业在环境与能源、创新与研发、教育与培训、卫生与安全4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其次,欧盟利用金融手段,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帮助解决融资困难问题。具体主要通过欧盟投资基金、欧盟投资银行和欧盟发展建设银行实施。
第三,分区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拓宽市场渠道。在国家层面,意大利政府根据欧盟专项资金制定相关细则,同时颁布了一系列保障本国中小企业平衡健康发展的法律,包括:为开发国外市场计划提供优惠贷款、为对非欧盟国家进行先期可行性研究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为实现有关意大利出口和对外投资的技术支持计划提供优惠贷款、向参加国际招标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等。
过高税费是中小企业一大困扰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方面,意大利政府持保守态度,各种税率仅根据营业范围制定。一名曾经在罗马开服装店的当地人向记者粗算了一笔账,服装店每月电费、税费、垃圾处理费等支出在300欧元左右,向国家上缴税金约占营业额的60%,即使店内所售服装价格几乎是进价的2倍,利润也仍然微乎其微。他说,意大利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和创新方面确实有不少扶持政策,但真正困扰他的是过高的税费。他认为,意大利应该像德国那样,对中小企业实行减税政策。
古奇、阿玛尼等缘于对品牌的坚持
如今,不论是已成为奢侈品代名词的古奇、阿玛尼,还是在当地享有盛誉的鸳鸯等品牌,它们都拥有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发展史,从一个个沿河的小作坊一步步发展成为驰名全球的时尚巨擘,其背后都是依靠对品牌的坚持和对市场的研究。
多年从事中意企业合作咨询业务的当地“中国网”总裁卢卡·基安多内在对中意中小企业比较研究后认为,多数中小企业最终被市场淘汰缘于不遵守承诺。他认为,企业不应罔顾市场环境而片面追求短期利润,否则市场环境的恶化最终会损害整个行业。政府方面应加强对市场运行秩序的监督,坚决打击不法商业行为,保障优秀企业的发展环境和成长机会。此外,政府还可为中小企业多建设一些商品展示平台,让企业大胆参与国际贸易,开拓更大的市场。
南非:内联外引扶持小微企业
|
|
11月11日,参观者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身心健康博览会上体验保健按摩仪产品。记者
李启华 摄 |
|
记者
于大波 高原/开普敦报道
在南非,雇用100人左右的企业被认为是小型企业,而雇用10人左右或不雇人的企业被视为微型企业。近年来,随着南非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调整经济结构,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开始“瘦身”,而小微企业则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推动南非经济发展、解决城镇人口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促小徽企业发展
1996年,南非通过了《国家小型企业法》,旨在简化小微企业创办手续,降低相关企业融资门槛,同时减免增值税。为了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政府向中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政府扶持项目,由政府资助的金融机构为其提供贷款,对表现突出的企业进行奖励。
南非贸工部下属的工业发展公司主要负责向小微企业贷款。今年4月,南非政府向该企业注资14亿兰特(1美元约合8.2兰特),专门用做今后3年向小微企业贷款。南非政府还设立了“妇女企业家网”,并在各省成立了制造行业指导中心,以帮助妇女和小微企业开展生产。
为了向小微企业提供周到的信息服务,南非贸工部设立了一个专门网站,向小微企业介绍企业注册手续、政府奖励措施、小微企业服务机构,以及全国范围商业中心的链接方式等。
小微企业成为就业主力军
据官方统计,目前南非失业率高达24%,而实际情况可能更为严重。高失业率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产生的恶果之一,政府很难在短期内解决。为此,南非政府鼓励民众积极创办小微企业,以拉动国内就业。对于招募当地员工较多的小微企业,政府会给予多种形式的支持,如贷款优惠和税收减免等。
据南非贸工部最近进行的一次调查,自1994年结束种族隔离制度以来,南非已有230万人注册了小微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只有33.8万家企业拥有雇员,这也意味着多数小微企业的老板是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而正是这部分人极大缓解了南非的就业压力。
为了大力扶持和发展小微企业,南非政府积极动员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形成了由政府牵头、企业投资,政府和社会齐抓共管的良性互动局面。目前,与南非政府合作的民间组织主要包括:小型企业促进中心、恩斯卡企业促进社和小型企业基金等。
借鉴国外经验寻求国际援助
多年来,南非政府与美欧等国在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方面保持着良好合作。最近,欧盟根据与南非贸工部签署的协议,向南非风险基金捐款5.5亿兰特,专门用来资助当地小微企业。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不久前在访问南非期间,美国国际开发署同意向南非的中小企业提供1.5亿美元援助,以帮助南非创造2万个就业机会。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展小微企业,南非还学习和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其中与印度的合作成为南非当局的首选。
俄罗斯:优惠政策难到位小微企业发展慢
记者 刘恺/莫斯科报道
为减轻小微企业税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措施。尽管政府出发点良好,但由于相关措施落实不力,俄小微企业税负依然沉重,偷税漏税现象比较普遍,未来发展前景并不乐观。
小微企业享受多方面政策优惠
《俄罗斯联邦发展中小企业法》规定,俄罗斯小企业应符合以下标准:注册资本中俄罗斯联邦、联邦主体和社会机构的投资份额不超过25%;小企业员工规模为16一100人,营业额上限为4亿卢布,微型企业人数为15人(含)以下,营业额不超过6000万卢布。
从政府对中小企业支持的角度看,政策倾斜和重点扶持的也是小型和微型企业。概括来讲,俄政府对小微企业在税收方面的支持主要通过两个渠道:
提供税收优惠、简化会计、财务和税收手续。在税收优惠方面,小微企业有权对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从事大众消费、建筑和其他几类行业的小微企业在最初两年不需要缴纳利润税;小微企业可以选择按季度缴税,并且无需缴纳押金。对于新成立的创新型和高科技型中小企业,部分地方政府甚至设置了3年到10年甚至更长的免税期。
另外一个重要税收优惠措施被称为“税务借贷”,即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延迟支付约10%(最高限额不超过50%)年度营业额的税款,这相当于俄联邦财政向小微企业提供优惠贷款。
在简化会计和税务程序方面,主要通过改革税制、简化税种,如对小微企业实行特殊税收制度,实行五税合一,将利润税、销售税、财产税、社会税和增值税合并简化为小企业包定收入统一税,纳税额由此大大减少。此外,对小微企业应提交的相关会计和税务单据也实行简化处理。
税收优惠未起到应有作用
俄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从法律法规上规定了很多对小微企业的税务优惠支持,但在实践中并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例如,俄政府规定应对中小企业简化进出口业务报表并降低关税。这样的政策实际上对小微企业的整体发展用处不大,因为在俄罗斯面向出口的小微企业数量极为有限,“该政策更像是为部分利益集团出台的”。
简化纳税程序及减少相应手续费初衷良好,也确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但执行起来却有些走样,因为小微企业为证明自己具备简化纳税程序资格,需要提交公证的文件也大大增加,用于公证的支出也相应提高。
俄中小企业研究机构“俄罗斯支柱”认为,俄罗斯日益上涨的水电费、网络通信费等日常费用支出过高,同样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负担。
在地方政府层面上,各行政主体迫于财政支出压力,在执行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时也打了折扣,减税承诺存在不兑现的情况。
中小企业仍面临发展困境
整体来看,俄中小企业发展滞后,占经济比重较小。截至2011年6月,俄小企业产值在GDP的占比增加到20%上下,但与发达国家50%-70%的占比相比,依然远远落后。
“俄罗斯支柱”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小企业主反映的主要问题依然集中在:行政壁垒过多、腐败盛行、获取经营土地和场所困难、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电费和网络通信费等杂费过高、获取高素质人才难、融资难、不公平竞争等。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仍然不容乐观。29%的受访企业主认为,与金融危机前相比,经营情况没有改善,27%的人认为变得更糟。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在俄经济中的作用尚未真正发挥,要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仍需在法律制度保障、解决小企业贷款难、税收优惠、社会服务、鼓励创新等方面作出更多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