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创33个月以来新低,短期内通胀无忧。与此同时,PPI6个月以来环比涨幅首次转正;10月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增速均较9月份有所上升,进一步印证并强化了经济企稳回暖信号。
分析人士预计,在此背景下,短期内政策仍将保持延续性,难有进一步放松动作,公开市场操作仍可能是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
本轮通胀周期见底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CPI同比上涨1.7%,涨幅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称,食品价格环比涨幅转负,非食品价格环比略有回落,翘尾因素小幅下降,是10月CPI同比涨幅继续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近3个月CPI同比涨幅处于筑底阶段,预计未来两个月可能出现上行,11月份翘尾因素反弹与雨雪天气因素带来食品价格走高将结束CPI的本轮筑底。”在连平看来,本轮通胀周期已到底部。
从历史数据可以看出,CPI涨幅自去年7月曾触及6.5%的高点,但随着央行一系列调控政策实施,今年来CPI涨幅持续回落,进入三季度一直维持在1%-2%左右的低位徘徊,底部已经逐渐形成。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随着经济回暖,通胀可能温和上升。
此外,随着经济回暖,PPI周期也开始探底。10月份,PPI同比下降2.8%,同比跌幅较此前的3.6%进一步收窄,而环比则上涨0.2%,为6个月以来环比涨幅首次转正。
连平表示,尽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未有明显上涨,但在国内经济企稳、国际流动性适度宽松的影响下,国内PPI周期筑底也已完成,小幅回升的态势将在年底前得到持续,明年将进入温和上行过程。
宏观数据继续回暖
事实上,进入9月份以来,经济已经显露回暖迹象,而10月份诸多经济数据继续回暖更加印证并且强化了这一判断。10月份投资、消费和工业生产增速数据均较此前有所回升。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消费增速为14.5%,较9月份回升0.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比9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而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20.7%,较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上述数据显示国内需求企稳并有所回升,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见效,经济增速有望在明年回升至8.5%左右。”
针对未来宏观政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尽管通胀进一步回落为政策放松提供了空间,但多种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短期内政策仍将保持延续性,难有进一步放松动作。
为了“稳增长”,央行今年内曾两度降息并两度下调存准率,但自7月份最近一次降息后,央行再无动作,只是频频动用正、逆回购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在8日进行的十八大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媒体开放活动上,央行行长周小川称,由于国内经济正向好发展,明年政策应该会在今年政策基础上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同时也会保持足够的针对性、灵活性。
对此,屈宏斌认为,尽管未来通胀压力可能回升,但回升空间有限。货币政策仍应继续保持目前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状态以支持经济回暖,公开市场操作仍将是主要政策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