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5日,是中石油回归A股挂牌五周年的日子。巧合的是,三天前从香港市场回归A股的浙江世宝,上市首日暴涨626.74%,并收于当天最高价18.75元人民币,令人目瞪口呆。因为同一天,浙江世宝H在香港市场收于2.68港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元。也就是说,浙江世宝A股股价竟是其H股股价的9倍之多。
如此离谱的同股不同价,这是A股市场的疯狂,还是A股股民的豪赌?浙江世宝只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汽车转向器的乡镇企业,面对我国汽车产能严重过剩的严峻现实,谁来为之买单?A股投资者是先赌后骂,还是骂了再赌?
有人经常指责“新股三高”是IPO市场化改革的结果,很显然,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观点与逻辑。IPO市场化的本质是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与新股发行节奏的市场化。新股发行价格高低,新股扩容节奏快慢,必须由投资者最终说了算。投资者决定,当然是用实际行动表达,而不是空喊口号。2009年以来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剔除了监管层的过度行政干预,强化了市场约束机制,其目的是还权于投资者。这一改革是完全正确的,无可厚非。
然而,放开IPO行政管制后,新股三高(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本性,被赤裸裸地释放出来,并且暴露无遗,实际上,这是A股市场过度投机与豪赌的必然结果,更是退市制度形同虚设的必然结果。有人本末倒置地指责这是IPO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并且要求重新退回到IPO行政管制的老路上去,这是十分危险而错误的主张。
事实上,一直以来,A股退市制度形同虚设,垃圾股死不退市,致使炒壳重组游戏十分猖獗,这极大地怂恿了投资者参与暴炒、豪赌垃圾股的胆量与信心。这严重扭曲了整个A股估值体系,既然垃圾股都能上到10元,小盘新股当然也敢百元发行,因为投资者心中有杆秤,这就是垃圾股与小盘新股的比价效应。
中国创业板开业三年来仅有300多只股票挂牌,总市值只有8000多亿元,不及一个工商银行A的市值,如此小的超级袖珍板,对于偏好炒小、炒新的A股投资者来说,当其巨大需求无法满足时,投机就会更猖獗,被炒翻天的股价当然会更离谱。
1971年当美国纳斯达克正式开门营业时,一次性挂牌的股票多达2500多只,但它并未因此而垮掉。然而,在中国A股市场,总有人本末倒置地将股市下跌归因于新股扩容,但他们对熊市中的新股“三高”却视而不见。事实上,在世界各国股市的词典中,只有股市走势决定新股扩容速度快慢,却从来没有新股扩容快慢决定股市走势的说法。
为什么A股市场在熊市仍能高达30-50倍的市盈率发行新股?有人认为这不是真实的市场需求,而完全是投机性需求。但是,投资性需求就不是真实的市场需求吗?只要是市场与投资者的需求,我们就应该充分满足它。正因为狭小的中小板与创业板满足不了投资者炒小、炒新的需求,因此即使在熊市谷底,他们也愿意抢购30-50倍发行市盈率的新股。这是人性使然,也是供求关系作用的结果。
香港股市是一个成熟、发达的投资市场,它有大量理性的国际机构投资者,港股估值标准是国际化的,其估值水平也是较为科学合理的。然而,内地A股市场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新兴市场。因为A股的估值标准完全不同于港股市场。比如,当港股投资价值严格按照公司业绩及未来成长性估值时,A股投资者却是按照股本大小为股价进行高低排序的。不管如何垃圾的股票,只要是小股本,A股投资者就会照炒不误;同样,无论多么优秀的超级大盘蓝筹股,投资者都会抛弃它、远离它,因为大盘股不便于投机短炒,股价不容易被操纵,因此,A股市场就会给予大盘蓝筹股更低的估价。
在A股市场估值标准严重扭曲的背景下,如果监管层硬性要求回归A股IPO的公司按照港股市价确定发行价,就会被A股投资者认为严重低估,他们就会一步到位地疯狂“炒新”,新股不败的“神话”就必然会上演。可见,这种所谓的“窗口指导”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也是有悖于2009年IPO市场化改革精神的。
综上所述,目前的A股市场需要:第一,严厉执行全新的退市标准,恢复股市的淘汰机制,发挥退市制度的威慑力;第二,在2015年新退市制度全面发挥功效之前,可以暂时将新股分散发行改为每个季度集中发行一次,一年发行四次,而且每个季度保证集中挂牌100只以上新股,以此调节投资者打新与炒新的巨大市场需求。第三,对于回归A股IPO的公司一视同仁,由市场与投资者自主确定发行价格,废除所谓的“窗口指导”,让它们完全回归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的轨道上来。
(作者系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