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卖菜难、买菜贵,怎么办?
2012-10-30   作者:  来源:央视网
 
【字号
  当前正是秋季蔬菜上市的时节,但在山东的德州、禹城上万吨的芹菜没有销路,济南平阴大约有一万亩的青萝卜也滞销,莴笋的价格跌入谷底,这些蔬菜销售难的报道成了近期人们热议的热点。蔬菜的低价滞销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和部分蔬菜产地的价格大幅跳水相对应的是,城市的零售蔬菜价格没有明显的下降,蔬菜的价格“卖贱买贵”的怪圈应该如何来破解?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特邀评论员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马宇、著名财经评论员刘戈共同评论。
  山东部分蔬菜产地大白菜,芹菜价格跌破菜农的成本价,上万吨蔬菜遭遇卖难情形,低价滞销为何出现?卖难买贵难题如何寻求破解?
  正在用秸秆旋耕机把未收割的芹菜压倒在地里的是山东禹城县钱王村农民邱涛,他家今年种了42亩芹菜,往年这个时候地里的芹菜早就卖光了,而现在他家还剩了8亩无人问津。邱涛告诉记者,现在地里的很多芹菜已经到了老化阶段,所以从4天前他就开始不再采收了,而是干脆把芹菜翻在地里当肥料了。
  邱涛(菜农):这个杆就坏了,这个杆里面就空杆了,空心了,已经到这个程度了,就没人要了。一看有这样的情况客户来也不要。
  在禹城蔬菜批发市场,来自河南的芹菜收购商张学平,一进市场便被等待在这里的菜农们团团围住,但一听说张学平今天的采购量只有4万斤,很多菜农都不免露出了失望之色,张学平表示,今年他的生意也十分难做,芹菜销售的整体低迷使得他不得不减少了采购量。
  张学平(芹菜收购商):量肯定要减少,销不动,市场销不动。去年和现在比量也是减少了30%。
  菜农魏友春今年算是比较幸运的,他拉来的4000多斤芹菜全都卖了出去,他告诉记者,芹菜收购价是每斤1毛1分钱,每卖一斤他就要赔上两三毛钱,为了不影响下一季小麦的种植,他现在也只能是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剩下还在地里的芹菜根本就不打算再收了。
  不仅是芹菜出现卖难,在山东肥城,今年秋白菜刚一上市,收购价就跌到了5分钱一斤,但即便价格这么低白菜还是卖不动。孔祥年种植白菜已经有10个年头了,去年她家的白菜销量就不好,最后很多白菜都烂在地里,今年秋白菜刚上市,她就赶紧联系往年常来收菜的收购商,但是让她没想到的是,打了20多个电话,还是没有等来一个收购商。
  山东省农业部门监测,当地蔬菜批发价格已连跌两个月,比8月下旬相比,蔬菜价格下跌35.29%。
  山东禹城县的菜农李季勇今年将芹菜的种植面积从去年的10亩扩大到了50亩,而现在一共卖出的也就不到10亩,预计损失在8万元左右。当地统计,今年的芹菜种植面积一共达到了1.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以上,出现供过于求。导致芹菜价格出现了近几年来的最低价位。
  姜海波(山东禹城蔬菜局副局长):我建议群众不要跟风种植,今年挣了明年也不要盲目扩大面积,第二要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针对近期部分地方发生的卖菜难,商务部已经紧急启动应对工作机制,通过市场调节措施,疏通流通渠道,帮助产地销售蔬菜。
  戴中久(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作为商务部来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说,加强信息沟通,加强产销对接,发挥这几年商务部搞的农产品链条建设,就是产销链条建设的作用,现在产销链条以海南,广西,云南三个主产省为主,跟销地的三北地区的大市场进行了产销链条(对接),就是产地的市场和产地的供应商,跟销地的市场进行了直接对接,我觉得这种链条建设的作用能够极大地缓解和防止出现蔬菜的卖难问题。
  刘戈:由于种植单一化 菜农所受影响较大:收回这个成本实际上是农资的那一部分,你没算劳动力,也没算土地成本。现在在不同的规模情况下的这些农民,在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他的损失真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我们刚才在节目中看到的这几位实际上是典型种菜大户,尤其是邱涛种50亩芹菜,这是种菜大户,就是说他会有一部分是自己的承包地,另外一部分是亲戚朋友或者是和其它转包的,那么达到这个规模以后,一般来说他的种植会比较单一,因为只有单一才能够有规模化经营,那么他可能都种了芹菜了。芹菜价格今年一下跌到这样一个程度,这跟以前的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时候不一样。比如在那个时候我就三五亩地,我自己是个农把势,那么我会种一两亩的茄子,一两亩的辣椒,一两亩的白菜,总有一个收成好,这样就分担风险,总体来说是平均的。再一个,比如在内蒙古,有人一下承包几万亩地来种土豆,他就变成了一个公司行为,在这种程度下,他承担风险的能力就比较强了,公司可能会有各种资金来防止这样的风险,但是像现在,这些种菜大户在种几十亩,上百亩的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了某一种蔬菜突然一下滞销的话,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马宇:菜农没有信息交流的平台导致供需失衡:这还是跟我们整个的农业生产模式有关,因为现在实际上生产规模是非常小的,绝大多数基本上还是三五亩地,或者十亩,几十亩,或者说是几百亩,这都是量很小的,绝大部分基本还是三亩五亩这样,这些散户对市场信息的判断就更容易受上一期的蔬菜价格的左右。
  还有一个,实际上我们从品种上也可以看到,某一些品种可能会出现大起大落。另外,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种植结构和消费结构实际上也可能会导致在某一个时期,甚至在每年的某一个季节都会有某一些品种可能会上升,可能会下降。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比如生产经营很分散,还有我们的蔬菜品种非常多。一般来说,我们平常经常消费的蔬菜品种应该在二三十种,但是要是把我们国家主要蔬菜品种算一下,比如北京的批发市场新发地,它的常年供应的蔬菜品种应该在上百种,那么如果在某一个时期有那么三种五种,也就是说,比如有百分之几的蔬菜价格比上一期是高很多或者低很多,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但这对大量的分散生产的农户来说,是很难把握这个信息的,所以有些时候他没有办法,就只好去参照上一季的价格,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供需的失衡。
  郑风田:种植面积扩大 而且新的菜农没有相对应的储藏措施(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 《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很多农民一看别人种菜赚钱了,都去(种菜),现在山东省的蔬菜(种植面积)扩大的面积特别大,老的一些种菜的农民知道市场的规律,自己都有各种冷库,一些加工的东西,所以他生产之后放在冷库能储藏一段时间,错过季节就好一点。新的菜农没有这些相对应的措施,蔬菜上来之后必须要卖出去,卖不出去就砸在手里了。现在苍山、金乡这些地方一直生产大蒜,都有相对应的储藏设施,有时候能储藏半年,就能错过这样一种季节销售,现在大白菜刚上来的季节要有相对应的储备设施,就好多了,好的一些产地的,可能都把它储藏起来了,滞销的都是新进来的,应该占不少,没有任何储藏条件。
  马宇:农超对接中的流通环节不可或缺(《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我今天向山东一个蔬菜生产主产区的副市长咨询了一下,我问他现在情况怎么样,还有一个就是从政府角度来说,应该怎么做合适?比如农超对接的问题,实际上在山东很多地区也曾经推行过,但是效果都不好,因为这里面流通环节的成本确是很高。比如有时候我们推农超对接,好像觉得可以把中间环节尽量地减掉,把时间成本减掉,让生产者和超市终端销售者直接对接,但实际上这存在很多问题,在技术操作上,对一个超市来说,它要是直接对千千万万个具体的农户,即使是对农业合作社,比如你要进十几,二十个品种的蔬菜,这不可能就是一个生产基地,这对超市来说,它实际上很难做到。并且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产品质量控制。比如对超市来说,它几乎没办法去监控生产者,所以流通企业、流通环节其实还是不可或缺的,只不过是你应该怎么样去做。
  刘戈:可以取消在流通当中可控的一些费用(《央视财经评论》评论员):因为现在复杂之处,就是我们现在处于小农经济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过程当中,而且我们蔬菜的供应方式随着社会的生产水平和整个社会发展程度在变化。它最早是在农业生产承包之前,就是79年之前,我们那时候也是农超对接,一个生产队对几个蔬菜销售点。我记得很清楚,小时候我们家旁边卖菜的地方,我认识那个赶马车的人,我知道他就是我们附近乡下一个生产队赶马车的,他赶着马车把菜送到这个地方,他是农超对接,但是他中间没有任何中间环节,但这是在短缺经济情况下才能实现。后来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地分到了各个家里,这些农民自己来种菜供应这一个城市,就有了一个城市的集贸市场,那么在这个市场里,本地的菜进行了分配。
  现在,这些年又有了一个大的变化,不再是每一个城市供应每一个城市的市民了,它变成了全国性的市场。比如山东寿光就变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市场,各地的菜往它这拉,然后加上它本地产很多菜,再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配送。比如北京的菜,可能山东的菜占一大部分,还有周边的平谷,大兴的一部分农民在供应,还有张家口的供应,供应的方式也不太一样。那么如果我们现在去试图寻找某一种终极的解决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这是解决不了的,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但是不排除我们通过取消在整个流通当中的我们可以控制的,比如一些入场费、菜贩子,或者是在这个流通过程当中的控制在政府手里的一些收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交易的成本。
  马宇:菜农要尽量地分散市场风险(《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我们现在这种供需状况决定了,菜农实际上很难掌握一个全面的、准确的信息,尤其是对那些非常分散的小的生产者来说,所以这时,不可能完全指望个体生产者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这需要行业协会,甚至是政府来做这样的事情。还有,政府的作用实际上在这里面更多是要服务,不管是信息服务,还是前期的科学种植推广等等。另外最重要的,要解决卖难买贵的问题,还是要加大市场化的力度。现在,实际上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解决最好的地区,比如山东寿光,实际上因为它的蔬菜生产基本上已经形成规模了,并且几乎每一个品种都有相应的协会,种植规模也比较大,这样的话它可以直接的对这个需求大体心里有数,或者说相当于就是定单,这样再去种菜的时候,基本上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
  另外,可能你没有做到这么高度的市场化,没有做到这样的规模经济,那就是尽量的分散市场风险,这对于一些个体生产者来说,你要生产种类多的时候很难掌握。那么对于小的、分散的生产者,他就可以,比如说种三五种蔬菜,这样就可以减少市场风险,也不会出现比如供需失衡了以后,最后某一个品种一下掉下来以后,最后完全的血本无归。
  马宇:供需问题就是解决生产问题和需求问题(《央视财经评论》特约评论员):实际上我们说供需问题,一个方面是解决生产问题,还有一个是解决需求问题,这里面就包括前几年有一段时期,突然大家觉得泡菜很健康,很好吃,一下子白菜供不应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在需求上做一些文章的话,那么可能对缓解卖菜难也会有作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治堵:岂能一“限”了之? 2012-10-29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洋品牌:凭什么中国卖得贵? 2012-10-29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收入分配:怎样改,更公平? 2012-10-25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快乐养老 2012-10-24
· 央视财经评论文字稿-一纸政令,能让开发商只赚10%? 2012-10-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