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自2008年底,我国实施大规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不仅让2600多万户城镇家庭住上了新房,近1亿人口的住房条件得到改善,而且在拉动投资、改善内需和管理通胀预期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正面效应。
  促地方经济增长“利器”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奔赴北京、上海、天津、山东、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采访发现,在当前经济尤其是外需仍然面临一定程度的下行风险的情况下,保障房建设仍然是地方政府支撑经济增长的“利器”。…【全文】
 
 精彩阅读
经济转型“助推剂”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结构失衡和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特别是由于住房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社会焦虑和社会矛盾正在扩大。业内人士认为,保障房建设实质上是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有利于纾缓群众困难,调节收入分配关系,能起到平衡财富的作用。
抑制商品房价“镇静剂”
  近年来,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有的城市房屋租赁价格也明显上升,给群众改善住房条件带来很大压力,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专家认为,5年来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推进,对市场能起到了“镇静剂”的作用。

五年攻坚 住房保障体系初步成型
  自2008年开始,党和政府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覆盖全国城镇20%住房困难家庭,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

 
  保障性住房建设涉及面广、公益性强、社会影响大。随着近两年急剧提速,保障房建设暴露出诸多问题,不少地方在保障房申请、审批、质量、分配等环节面临监管考验。
  专家表示,保障性住房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土地、规划、建设、资格认证、分配、退出等多个管理环节,还需统筹协调规划、财政、建设、房管、民政等多个部门,因此,地方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形成监管合力,堵住漏洞,把保障房打造成民心工程。
  本质回归:莫让“保障”成“福利”
  从最早的经济适用房到后来的限价房再到如今的廉租房、公租房,有一个问题一直是监管的重中之重,那就是保证保障房的保障本质,莫让其成为部分人的福利房。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此前,借保障房之名实现福利分房目的的现象确实存在;另外,各地保障房进入及退出机制仍不完善…【全文】
 
 精彩阅读
守住底线:责任追究保质量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方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有待改善,交通等外部配套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有的保障性住房内部空间结构不合理,影响了使用功能。甚至有的地方一些保障性住房设计、施工、监理、验收质量把关不严,个别工程还使用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机制重建:“阳光”分配促公平
  在去年实现新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基础上,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这意味着,今明两年,将有大量保障房进入分配环节。
上海:"黑名单"机制把关保障房质量
  上海对保障房建设质量管理制定了更严格的措施,通过建立保障房档案库,做到“一房一档”,对质量不达标房屋政府不与回购,并且启动“黑名单”机制和质量监察机制,严格把关保障房质量,将严惩违规责任企业和责任人。
 
  在保障房建设规模加大的背景下,资金是关键所在。很长一段时间来,保障房建设主要是依靠政府拨款。从政府层面来说,财政资金和银行贷款是保障房的主要资金来源。
  随着近年来保障房建设金融政策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日益增多的融资模式在各地相继出现,民间资本、保险资金、债券信托等资金被允许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进行“输血”,有力地推动着保障房建设资金突围。
  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近日,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表示,未来二三十年,中国的城镇化将继续处于高速发展期,2020年以前,中国仅在保障房、建筑节能和卫星城建设等6个领域就将投资不少于60万亿元人民币。对此,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的保障房建设资金或将获得更多政府拨款的支持。 …【全文】
 
 精彩阅读
多地不断创新融资模式
  保障房建设的资金来源长期以来一直主要依靠政府拨款,有了上述政策支持,民间资本、保险资金、信托资金近年来被允许进入保障房建设领域,补足一些资金缺口。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因地制宜,创新保障房建设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债权融资、股权融资、投资基金等多元融资模式。
鼓励资金投入助力可持续发展
  从国际经验来看,没有一个国家能单独依靠政府的力量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支持政策,大力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住房的建设、运营和管理。
北京:发行私募债助力保障房建设
  “找中介租房特麻烦,租金也很贵,就这公租房一带同类型房屋的市场月租金每平方米也要50元。”在位于北五环外朝阳区北苑南区,刘萍对记者表示,她从外地来京工作3年,单位也不提供宿舍。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却一直相对滞后。在“高增长、低保障”模式持续了数年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需求的改善,由社会保障缺失而带来的种种问题、矛盾,逐渐凸显出来,而这种矛盾在住房问题上更是突出。因此,为解决住房保障问题,我国1994年提出住房制度改革。如今,旧的住房分配格局已经彻底打破,新的制度框架已经逐步建立,但其整体的发展过程却没有想象中平坦,保障房建设的规模提速经历了从缺位到发力的思路之变,从“小打小闹”到“飞”时代的速度之变以及从保障工具到拉动经济的地位之变。
  思路之变:从缺位到发力
  “保障房近两年的投资与建设速度是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8年起,保障房建设的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正是从这年起,保障房建设的发展速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至8月份,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650万套,开工率为87% …【全文】
 
 精彩阅读
速度之变:从"小打小闹"到"飞"时代
  从“思想”到“速度”,保障性住房已进行了多次自我超越。自保障性住房被提出到现在,保障房建设的发展速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保障性住房已从之前的“小打小闹”的试点,真正转变为使人民安居乐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鼓励资金投入助力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保障性住房在肩负“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调控”两方面背景下,住房保障也被赋予了“保增长、促民生”的双重含义。因此,保障房不再仅仅是社会保障的工具,而是已然成为拉动内需,推动我国发展的“经济推动机”。
山西:保障房建设暖风频吹
  “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这是过去太原市西山地区很多煤矿工人居住环境的真实写照。现如今,随着西山煤电集团建设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的葡萄苑小区的建成,过去棚户区的居民告别了低矮简陋的“破房子”,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