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高烧”未退 传导效应恐现
专家呼吁,加快构建粮食“安全网”
2012-10-16   作者:记者 白田田/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6月份以来,全球粮价一度暴涨,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今年世界粮食日备受关注的热点。
  数据显示,粮价及农产品价格国内外、上下游联动的风险仍然存在,当前关于粮食问题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专家认为,国际粮价的联动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和复杂,除了供需基本面之外,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市场投机等因素都可能打开价格传导的通道。专家建议,构建粮食保障的“安全网络”。

  “高烧” 国际粮价仍居高位

  随着美国天气炒作的结束和中国秋粮有望“九连增”,粮价上涨的动能明显减弱。近期,国际粮价震荡回落,但仍然维持在历史高位。
  “现在的国际粮食形势非常令人担忧,但还没有到危机。”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要避免限制出口、盲目补贴和进口,导致进一步的恐慌和危机的发生。
  樊胜根认为,美国干旱是导致这次国际粮价上涨的原因,长期因素则包括美国的生物能源政策、人口的持续增长、发展中国家需求增长和饮食结构转变。粮价上涨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更大,将导致贫困人口食品消费减少和饮食质量下降。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发布的《2012年世界粮食不安全状况》报告称,即使高粮价不一定直接导致人口的热量总摄入量出现下降,但高粮价仍可能带来其它负面影响,如膳食质量下降,医疗和教育等其它基本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
  根据上述报告的数据,2010至2012年间,全球长期营养不足人口接近8.7亿,其中多数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估计共有约8.5亿人,也就是人口中近15%的人处于营养不足状态。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引发了各国关切。据了解,俄罗斯将从10月23日起实施粮食干预措施,政府要求在实施粮食干预政策的过程中,决不允许出现投机行为,严禁将国家储备粮用于出口。
  对于中国所受的影响,记者采访到的专家普遍用“有限”来形容。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秦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际粮价的上涨对国内小麦、水稻等品种“影响有限”,主要是国内自给率比较高,同时有大量的储备进行调控,基本供给是有保障的;只有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70%至80%,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
  “中国近十年来粮食连年增产,国家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但在高成本推动下粮价不断上涨,中低收入“脆弱人群”面临的问题突出,特别是中国农民的平均蛋白摄入量不及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因此今后更应重视“全民粮食安全”。

  警惕 粮价传导效应或发酵

  今年中国的CPI水平有望保持在2.7%左右,今后需密切关注农业和农产品价格以及输入型通胀对CPI的影响——这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日前表达的观点。
  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数据显示,9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9%,处于2010年以来的低位。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猪肉价格持续回落的情况下,7至9月份粮油价格持续上涨,其中9月粮食价格上涨3.7%,油脂价格上涨4.1%,成为推动CPI的重要因素。
  另据生意社近日发布的大宗商品经济数据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农副产品的上涨面超过80%,其中豆粕价格涨幅达到23%,小麦、大豆、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早籼稻也均出现上涨。
  虽然近期国内外粮油价格有所回落,但随着四季度农产品消费旺季的到来,粮价传导的可能性增大。以食用油为例,新华社经济分析师谭谟晓认为,后市来看,一方面国内大豆、花生等原料价格上涨预期较强,食用油加工企业生产成本压力依然较大;另一方面,目前正处食用油消费旺季,近年来食用油市场需求一直稳中有增,后续“元旦”“春节”等节日因素也将大幅提高食用油需求量,食用油价格仍有涨价可能。
  此外,联合国粮农组织月初发布的报告显示,在经历了两个月的平稳之后,9月食品价格指数较8月份水平小幅上涨1.4%,其中谷物价格增势较缓,而肉类价格强劲上涨。用粮耗型饲料的养猪业和养禽业的价格比8月份分别增长了6%和2%,显示粮价上涨对下游肉类产品的影响逐步显现。
  不过,由于国内需求低迷,中国的肉类价格迟迟未见起色。数据显示猪肉价格10月份以来仍在持续下跌,明显低于2011年同期水平。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记者,由于当前供大于求,养殖户很难转移原料成本。7月中旬以来,饲料价格累计上涨了15%,而猪肉价格只上涨了5%,上涨的成本主要由饲料厂和养殖企业承担。
  与去年的行情不同,去年5至9月国内饲料价格也出现上涨,而猪肉价格同样大幅上涨。冯永辉说,如果粮食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养殖户持续亏损并且开始淘汰母猪,使供需关系发生转变,猪肉价格就有可能真正反弹。
  樊胜根认为,大豆、玉米价格上涨肯定会传导到中国,导致中国猪肉价格的上涨,但这不见得是坏事,涨价有利于提高国内的生产积极性。

  保障 构建粮食“安全网络”

  国际粮价的联动关系变得日益多元和复杂,除了供需基本面之外,美元指数、国际石油价格、市场投机等因素都可能打开价格传导的通道。专家建议,应该构建粮食和农产品的“安全网络”,削弱粮价上涨的传导效应,降低粮价上涨对于消费者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冲击。
  “粮价和石油价格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石油价格波动就会影响粮价,而价格波动对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樊胜根说,必须找出办法切断生物能源生产和粮价之间的关系。
  樊胜根认为,应该考虑使用第二代纤维素技术,不直接用粮食来生产生物能源,取消对生物能源的补贴政策和规定燃油里必须含有多少生物能源的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要减少国际粮价上涨的冲击,最为根本的举措还是立足国内粮食生产。秦富建议,要提高国内粮食供给水平,保障耕地的面积和质量,建设更多的高产稳产农田,加强科技对于提高单产的支撑,调动农民、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农业生产积极性。
  与此同时,提高畜牧业经营水平是减弱粮价传导效应的重要措施。据中国社科院的研究,由于畜牧业发展落后,不能有效消化粮食价格的上涨,2003年以来,中国肉类产品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往往明显超过粮食,生猪生产价格上涨幅度一般都超过玉米。
  专家认为,小农户在面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的能力较低,通过提高畜产品生产经营效率和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将有效消化粮食价格的上涨。
  改善肉类生产和消费结构也有助于降低“猪粮”之间的关联度。博亚和讯农牧技术公司合伙人马闯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由于家禽消耗粮食的效率更高,如果限制猪牛羊肉的生产而增加禽肉,对于粮食的消耗可以大为减少。禽肉是未来猪肉和牛羊肉的替代产品,有利于缓解粮食的需求压力。
  此外,樊胜根还建议,建立“社会保障网”,在粮价上涨过程中提高对于弱势群体的针对性保护,同时建立用于应对危机的战略性库存。
  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表示,解决饥饿问题需要更加广泛地使用社会“安全网络”保护脆弱人群,“安全网络”是旨在确保贫困人群获得充足营养食物的项目,包括学校营养餐、粮食代金券、现金转换和母婴营养计划。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国内外粮市关联度加大 粮价传导值得警惕 2012-09-21
· 产粮区农户“零存粮” 粮食安全隐忧初现 2012-09-21
· 警惕粮价高位引发输入型通胀 2012-09-09
· APEC关注绿色成长 担忧粮食安全 2012-09-04
· 聚焦严重旱情下的全球粮食安全 2012-08-14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