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广义货币增长14.8%达年内新高
|
分析认为,紧张的市场流动性状况正在改善
|
|
2012-10-15 作者:记者 刘振冬/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8%,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7.3%,均高于市场预期,并创出年内新高。不过,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低于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7000亿元中值。 分析师表示,贷款投放仍在央行年初预期的范围之内,预计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2万亿-8.5万亿。支持货币供应回暖的动力在于债券融资的发力,前三季度企业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7186亿元。信托融资也明显恢复,前三季度增加7015亿元,同比多增6176亿元。 统计显示,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11.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9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5343亿元,同比多增573亿元;委托贷款增加8600亿元,同比少增207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7015亿元,同比多增617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7631亿元,同比少增2202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56万亿元,同比多71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177亿元,同比少1338亿元。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9月份M2和M1同比增速均较8月份有所加速,表明曾经紧张的市场流动性状况正在改善,可见货币政策加大微调力度的效果已在显现。而结合社会融资总量来看,目前整体流动性相对宽松,社会需求面已有所企稳。 统计显示,9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65.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61.5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2和0.5个百分点。 央行的数据显示,贷款结构也有一定改善。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9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96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9662亿元;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37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9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313亿元。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同比多增1539亿元。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232亿元,较上月少增807亿元,但同比多增1532亿元。在季末存款大幅增加、银行存贷比压力缓解的情况下,9月贷款少增主要是受监管调控的影响,这从当月票据融资下降、银行通过压票据来腾挪一般贷款规模可以看出。”交行金研中心研究员鄂永健博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若以剔除票据的一般性贷款来衡量,9月一般性贷款增加8401亿元,较上月多增2676亿元。事实上,若按全年新增贷款8万多亿元、按二季度新增贷款占比20%来计算,9月新增贷款属平稳,并不低。 “尽管信贷增加不多,但信托贷款增加2024亿元,较上月多增近1000亿元;企业债券融资也维持在2000亿元以上的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受项目审批速度加快、投资企稳回升的带动。”鄂永健说。 交行预期,政策预调微调背景下银行信贷供应能力也较强,但政策不会大幅放松和高杠杆率限制企业借贷能力也制约信贷增速过快。未来信贷增量会较为平稳,同时企业中长期贷款有望恢复增长,信贷结构趋于改善,预计全年新增贷款8.2万亿元至8.5万亿元。 交行预计,年内货币政策仍会维持稳健基调,操作上以保持流动性合理适度、避免市场利率过高为主要目标,进一步放松则较为谨慎。鉴于9月M2增速已在目标之上,且在外围流动性宽松格局下,资本可能加大流入力度、外汇占款可能有一定程度回升,降准的必要性已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外汇占款增量难有大幅度回升、市场流动性仍处在“紧平衡”的状态,年内也不排除小幅下调1次的可能。若今年不下调,考虑到年初贷款需求较大,明年初也有适时小幅下调的可能。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