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国内外机构纷纷下调对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预测,世界银行从4月份的8.2%下调到7.7%,IMF从7月份的8%下调到7.8%,中国社科院更是从春天的8.7%下调到7.7%。如果预测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这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同比首次回落到8%以下。而且从预测看,明年的情况也不甚乐观,世界银行预测是8.1%,IMF和中国社科院也都只有8.2%。 从预测就可以看出,当前稳增长压力仍存,有必要进一步出台措施。短期政策的着力点现在看也很明确,就是扩大投资,毕竟出口取决于世界经济的情况,扩大消费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已成为重中之重。5月份以前,由于资金压力,部分基建项目曾经停工,但此后政策面和资金面均有所放松,项目施工得到恢复,投资增速也明显回升。9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提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发展基础。要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性资金支持。随后水利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进度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快重点水利项目建设。铁道部也将2012年的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增至4700亿元,增幅为16%。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机构预测从9月份开始,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累计增速将告别之前的持续回落态势,开启新的一轮上行周期。 不过,从机构预测也可以看出,新的一轮投资扩大可能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将较为温和。这是因为当前的投资增长面临多方面制约因素,中长期看包括产能持续过剩、资源环境压力增大、资本回报率下降等,短期看最主要的可能是资金问题。一个明显的例子是,7月份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了规模庞大的投资计划,简单加总,一个月内出台的投资计划就超过7万亿元。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些项目,大部分属于地方“十二五”规划范畴。新增项目不但很少,而且很大一部分属于招商引资,需要先找到资金才能启动。 财政收入的恶化可能进一步加剧对投资的制约。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4.2%,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增速约6%,低于7月8.2%的增速水平。其中中央本级财政收入增速下降6.7%,扣除不可比因素后下降约1%。受财政收入减速制约,8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1.8%,增速同样出现回落。各主要支出领域累计增速普遍回落,其中交通运输支出累计同比增速为21%,远低于年初80%以上的增速水平。 9月份,国家发改委集中公布了此前几个月批复的一批项目,包括25个城轨规划、13个公路建设、10个市政类项目和7个港口、航道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万亿元。然而,项目审批获得通过并不是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得到资金支持,才能真正转化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从国家发改委审批的投资项目本身观察,资金的25%至50%靠地方政府自筹,其它则主要依靠银行信贷、企业债、公司债、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社会融资形式。以地方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铁项目为例,据国家发改委公开披露的信息,4月份以来共计26个地方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铁项目获批,其中地方政府拟投资额占比不到40%,近5000亿元需依赖其它融资渠道。因此,投资回升快慢还将取决于融资渠道的落实情况。
|